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1 18:33:30| 人氣3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同性戀熱點問題解答:別把同志當「病人」(圖)。(2012/06/2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日,黃耀明等多位香港明星大膽「出櫃」,向社會公佈自己同性戀的性傾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同性戀總是離自己很遙遠,其實不然,資料顯示,同性戀者占總人口的3%至5%。

  如果你身邊,一位相識多年的好友、兄弟姐妹,甚至就是你的子女突然「出櫃」,你該如何面對?特別是為人父母者,當得知孩子是同性戀後,經常會有震驚、牴觸和憤怒的反應,好似經歷了一場暴風驟雨。某公益機構日前編製、印刷宣傳冊《當子女出櫃時》。記者從中摘錄了一些熱點問題及解答。如果你身邊有同性戀的朋友,也不妨讀讀本文,或許可以幫助你消除對他們的許多誤解。

  他(她)是不是受了刺激才變成同性戀?

  你可能認為孩子是被別人誤導才成為同性戀的,實際上,「同性戀是學來的」這種說法儘管廣為流傳,卻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概念。其實,並沒有人把您的孩子「變成」同性戀。你的孩子也許很早就知道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了,沒有什麼人能夠「改變」你的孩子。

  你可能認為孩子是此前沒遇到好女人(好男人)或者與異X交往受挫才變成同性戀的,你也許會懷疑小時候的一次性侵害讓孩子變成同性戀的。其實,你所猜測的這些與性傾向沒有因果關係。

  跟同性戀做朋友看相關的書,會不會變成同性戀?

  很多人看到同性戀的相關訊息時,都會有這樣的疑慮。其實,感情與性傾向,都是自然而然的,勉強不來的。而且,同性戀者從小就是在以異性戀為主流的社會價值觀中成長,被異性戀父母撫養、看異性戀的書與電影,身旁也多半是異性戀的朋友,他們怎麼就不會「變成異性戀」呢?如果真的有人因為看了同性戀的書籍而變成同性戀,那也只能說,這個人天生就有喜歡同性的傾向。

  同性戀需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根據權威的醫學理論,企圖通過治療來改變孩子的性傾向是沒有意義的,同性戀並不是一種需要被「治療」的疾病。同性戀是一種自然的存在,不是選擇的結果,所以你不可能「轉變孩子的想法」。《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已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此舉被認為是社會文明的進步。但是很多心理醫生以往在受專業訓練的時候,還將同性戀作為性變態來對待,即使同性戀非病理化多年後,仍然無法轉變觀念。一些同性戀者接受了這些醫生的治療,採取所謂的「厭惡」療法或服用藥物後,非但無法改變性傾向,反而極大地傷害了身心。

  他(她)為何告訴我這些?

  接受和瞭解孩子的性傾向非常重要,因為同性戀不僅僅是一個詞。決定「出櫃」時,一般來講,他(她)往往對自己的性傾向已經有了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思索,「出櫃」需要克服許多困難,要鼓起勇氣走出始終籠罩他(她)的陰影,甚至還要承擔極大的風險,因此,任何人都不會草率行事。事實上,孩子對您出櫃意味著他(她)對你的深愛,需要你的支持和理解。

  如果你的孩子自願向您表明身份,你可以自豪地相信在理解孩子這方面,你做得非常出色。同性戀現在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排斥,如果孩子向你坦誠公開自己,這就意味著他(她)對你懷有深切的愛與信任。在震驚之後,為人父母者應拿出勇氣,同樣給予孩子信任與理解。

  知道孩子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當孩子表明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時,他(她)在昨天和今天其實是同一個人。你所失去的僅僅是孩子原來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你自以為對孩子的瞭解。對於年輕的同性戀者來說,父母的理解尤為重要。受到父母排斥的同性戀者很有可能走向自閉、自甘墮落甚至自殺的道路。一些青少年為了保護自己,則盡量和父母保持疏遠的距離。

  你沒有必要因為孩子出櫃而感到孤獨、無助。交流是非常有益的。你可以通過一些相關的網站和幫助電話和他人交談、分享經驗。如果你願意,你不但可以從茫然中走出來,而且可以和你的孩子建立起比原來更親密的關係。(整理/記者陳輝)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