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整年,台灣人幾乎被各式各樣風暴席捲的體無完膚,開始有人對台灣人常常放在嘴邊的"小確幸"發出不滿,
但記得嗎? 是社會把這個詞濫用了呀!!
村上春樹和西安水丸在1996年合著出版的插畫散文集「尋找漩渦貓的方法(うずまき猫のみつけかた)」裡,對「小確幸」的解釋,「小さいけれども、確かな幸福(小而確實的幸福感)」
這個解釋"小確幸",生活裡感受的小小幸福,
我們因為生活裡的小事而感受到美好和幸福,一杯茶、一個笑臉、一道陽光、一碗熱湯,
這個詞,溫暖而動人。宛如飄過心頭的暖洋,在生活的微小事件裡,提醒人們生活中的美好。
從什麼時候開始,是人們或是媒體,把這個詞變成了一種對生活、工作、品味的隨便,
好似只要接受一點點小小的施捨,就會感受到滿足。
然後,小確幸彷彿又成了墮落、慵懶、敷淺的代名詞,
去年底商周的一篇 “台灣人,窮得只剩下小確幸” 裡寫到:
我們的輿論越來越人格分裂。看到果農辛苦栽種的水果不得不便宜出售,就喊著我們的政府是要讓這些果農怎麼活!但真要拓展海外市場好提高產品價格,卻又說我們以後蔬菜水果會是三倍價格,是要人民怎麼活!留在台灣的低階製造業被抗議產值過低、汙染過高、薪資水平不符標準;移往海外經營又被說是產業外移居然不根留台灣。新聞媒體整天汲汲營營於追逐各地便當店是否漲了五塊錢,卻又抱怨餐飲業工資過低工時過長、食材用得不夠好或者店面維護不夠乾淨。
我們放棄了用更高的標準自我督促並追尋遠大夢想,只想著維持既有的優勢,安於小確幸。然而,我們選擇了小確幸的同時也放棄了把能量聚集於建立進入障礙更高的優勢,最後結果必然是失去我們原本有的優勢。
可能這說來很老套,且拋開政治立場,讓自己跳出來從客觀角度審視,金融海嘯後王如玄(關方)提出22K方案,此後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的起薪節節衰退,
物價上漲à薪資衰退à房價漲不停à薪資停滯à消費者消費力下降,期待物品價格低廉à為求價格低廉,銷售方cost downà cost down壓低成本,原物料來源成本必須更低。
好了,到這裡我們應該怪誰? 政府?!
如果到這裡,所歸納出來的結論是,怪政府,那我會說~活該! 我們就是活該,台灣今天走到這一步。吃沒有保障、用沒有安全、生活如此乏力。
我們為自己的生活真正努力過了嗎? 當年22K的政策的過渡期度過之後,你們為自己努力過什麼?
開始,有工作的人領著少少的薪水,因為擔心失業,開始不斷接受勞力壓榨,卻不敢反應。
開始,有一群人一起抱怨,但是沒有人想過要團結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永遠在 “等”, “等”別人,“等”別人爭取權益,然後跟著享受;如果那個別人不幸失敗,轉身事不關己,慶幸自己不會失業,喜孜孜的把這當成小確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