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寫散文,純粹是為了紀錄自己的感想,總覺得把心裡想的寫下來,能幫自己把思緒理清楚,或是把美好的事物封存在文字裡。但我曾經問過自己:若寫作只是為了紀錄自己的生活點滴,給自己一個抒發心情與分享遊記或閱讀心得的平台,那麼除了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以外,究竟還給了讀者些甚麼呢?
我相信,寫作必然有著一個更深的意義。
閱讀他人的散文時,我仿佛和作者作了一次隔空的交流,我會想像並且嘗試理解作者寫下散文時的感想與心情。細讀作者敘述生活中的點滴似讓我有了參與感。就如同朋友們在彼此敘述著自己專研的事,或是分享著自己被哪本書或哪個展覽感動時,宛如參與了彼此的生活,也分享了對方的喜怒哀樂。能在他人傷心時分擔了傷心,在他人快樂時分享了快樂,這樣的參與感有一種使人不孤單的力量。
某日,我帶著《叛逆柏林》外出,方便在通勤的時候閱讀。人頭攢動的午餐時間,我在一間餐廳找到了位子,點了午餐和一壺肉桂茶。我想在那熱鬧的環境中藉著閱讀讓我得到片刻內心的清靜。吃過飯,我以肉桂茶搭配《叛逆柏林》當飯後甜點,怎知道我嘗到的是鹹淚的滋味。那是一篇關於柏林街頭露宿者的文章。作者為了寫這篇文章(《街頭的慈悲》),和攝影記者在街上走訪他們。一位與愛犬相依為命的先生正在販賣專門為流浪漢而發行的《掃街人》刊物
。街頭露宿人可以低價買下刊物後在街上或捷運上賣給有心人士,賺取當日的零用錢。作者得到了他的同意讓攝影記者為他與愛犬拍照,道別時作者掏出了十歐元作為謝禮。然而那位露宿者卻又將五歐元遞回給作者,說:「幫我捐給日本的地震災民。」我看到這裡,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眼淚流成了小溪。那位街頭露宿者比很多不必露宿街頭、可以在餐廳吃飯的人們,包括我,還擁有一顆更熾熱的愛心;他是如此願意將他僅有的與更需要的人分享。《街頭的慈悲》這篇文精實細膩。文看完了,眼淚擦乾了,茶也喝完了,心中卻還纏繞著宛如肉桂茶留下的溫暖、苦與甘。在那個時候,我想我明瞭了,作者為何而寫。
這個看似繁華卻淒冷的城市,這個發展澎湃卻加速死亡的地球,還有擁有很多很多無奈的人生...因為有人願意寫作,分享這些、那些真情流露的剎那,讓我們感受到人間還有愛,也讓我們懂了自己也還想去愛,即使這城市是淒冷的。
我,也好想要寫出這樣的感動,也好想要用微弱但堅定的力量去分享愛。
文章定位:
人氣(227) | 回應(0)| 推薦 (
1)| 收藏 (
1)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想 |
此分類下一篇:
含羞草花開此分類上一篇:
愚人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