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種感觀:看、聽、聞、嚐、觸。當另一人在電話里說話的時候,這邊的人只能靠‘聽’來瞭解對方的意思。聽:聽內容來理解對方要說的訊息和重點,聽語氣來識別對方的心情、感受。
語言,不論是在見面時、電話里,或是電腦上,都是最重要的。兩人若是擁有共同的語言,為何還是無法避免誤會,產生傷害呢?語言能力與程度,再加上各人的文化背景差異,都有可能是使到雙方無法達到相同的理解的原因。
不管你有多少學問,不管你有多少人生歷練,只要你是運用語言來表達心裡想要說的,就可能因為自己話語的結構、鋪陳、詞彙或語氣有不足之處而讓雙方在溝通上出現問題,因為想的和說出來或寫出來的,未必是一致的。我也常常有這方面的問題。常常會因為我話語的結構沒有預先想好,會在兜了一大圈後,才講得出重點。稍微沒有耐心聽我說話的,恐怕還沒聽完就已經暴跳如雷。
再來,聽者也可能因為自身的語言能力與程度,或文化背景和對方有差異,而無法具體地拼湊出對方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然而,這些自身的不足,和語言、文化的差異是無法避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嘗試、嘗試、再嘗試,聆聽,思考,瞭解,確認。
在電腦上,我們只能根據對方的簡短或冗長的文字來解讀對方要表達的涵義,還有她/他的心情和感受。在看不到、聽不到的MSN、Email 和 Facebook 世界里溝通,其實是很冒險的:誤解的風險。然而,即使是與人面對面,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和表情來輔助溝通,還是有另一個比較不明顯的原因讓我在與人溝通的時候覺得困難。
我們在表達自己,或是理解對方的時候,往往可能被自己的思想模式所影響。在長期和對方接觸後,通常都會對對方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是把過去的溝通、互動經驗串聯起來後做了一個結論,並用這個結論來幫助自己更快地理解現在對方說的話的涵義。
可是,這也可能變成一個框架,框住自己或是框住對方。我們不難發現自己在談天的時候,會想去猜測對方說的重點,或是在對方還沒說完時以為自己已經理解對方要說的是甚麼了。在對方說話時,下意識地把對方的話語壓縮到自己構想的框架裡面,或是只用這個預設框架來解讀對方的話語,都是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我不知道別人是否曾經這樣。可是我很肯定自己曾經這麼做過,而錯過了好好地聆聽對方的話語的機會。
要改善和別人溝通的情況,聆聽是理解的第一扇門;而謹言慎行,並精進自己的表達能力又是何等重要啊!
“有知識的約束自己的言語;聰明人心平氣和。
愚妄人默不作聲,也算是智慧;閉口不言,也算是聰明”(箴言17章27-28節)
“不先聆聽就回答的,這就是他的愚妄和羞辱。” (箴言18章13節)
“智慧人的心教導自己的口,使自己口中的話增加說服力。
恩慈的話好像蜂巢中的蜂蜜,使人心裡甘甜,骨頭健壯。” (箴言16章23-24節)
我當謹守自己的思想和口,讓自己多聆聽。我也要突破自己的思想框架,盡我所能去瞭解對方,並在自己的言語上下工夫,讓自己在表達意思的時候,用溫和、可以理解和有益的言語來表達。
我還要求主開啓我的眼,我的耳,我的心,求智慧和理解;這樣我就有信心可以在溝通上做到最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