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仁:
前文提及那些陷入強迫性重複的人,若不經醫治,很少有人能自己從不斷重蹈覆轍的惡性循環中脫身,而他們潛伏心底的心理創傷,也會影響到他們婚姻的幸福。那麽,這些心靈受創的人要如何才能得醫治呢﹖
對心理受創較重的個案而言,他們可能需要較深度的心理治療。舉上文中這位男主角爲例,他需要經過一段「Grieving」(哀傷)的過程,換句話說,他需要去面對潛意識中最傷痛的部份,不但去檢視自己傷在何處,還要從新的角度與正性的情緒經驗中,去了解、整理與醫治過去的創傷。
相愛容易相處難?
這個過程雖然辛苦,然而他所學到的功課卻是無價的,也是無人能奪去的,同時他付上心血所換得的心靈醫治與人格整全,也將爲他將來的婚姻幸福奠下美好的基礎。
從以上對「強迫性重複」這個深度心理現象的探討,我們應能清楚看到「婚姻關系」與「親子關系」是息息相關,絲絲相扣的。父母婚姻的不幸,造成家庭病態,影響了子女人格難以健全成長。子女的心理創傷,又使他們成長後,在擇偶與愛情的路上,要比常人遭遇更多的痛苦坎坷,使婚姻與家庭之病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那麽,我們該如何終止這樣的惡性循環呢﹖我們必須要全盤了解現代婚姻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我們必須去檢視我們自己目前親密關系的狀態,我們更要去學習活在愛中的秘訣。讓我們來詳細探討。
首先,我們來看現代婚姻所面臨的挑戰。哈佛大學經濟教授Juliet Schor研究美國家庭經濟的變遷時發現,當前美國家庭每年平均工作時數,要比一九七零年代多出了一萬個小時以上,同時,每人每周可以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至少減掉了十個小時。有個全球性的趨勢,工作主管爲了生存競爭,要求每人更加賣力,提升效率。然而因著物價的膨脹,每個家庭的淨收入相對減低。一個家庭如果要維持過去的生活水平,變成夫妻兩人都必須出去工作。
當丈夫不再是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時,男女間的角色期望,兩性之權力結構都受到巨大的沖擊。隨著現代人角色的多元化,人際關系無言的規律也變得極其錯綜複雜。近三十年來兩性關系的變化,很可能大于過去三百年的總和。現代人對婚姻品質的要求直線上升,但夫妻彼此相愛的能力與技術卻未能相對提高。在講求功利速成的社會中,我們都想品嘗甜美愛情的果實,然而在婚姻家庭這麽重要的事情上,卻沒多少人肯像上駕駛學校學開車考駕照,或像進研究所拿MBA文憑一樣,真正付代價去學習愛的功課。在繁忙緊張的生活中,現代人較不願下功夫參與過去傳統中有益于維護婚姻家庭的教會與社區活動。加上現代夫妻平日沒時間溝通,唯有在心理毫無防備,爲一點小事突然間起爭執,雙方怒氣填膺,面紅耳赤時,才來作徒傷感情,卻不能解決問題的「強烈溝通」。
貌合神離成怨偶?
于是,中外皆然,不但離婚率劇增,勉強留在婚姻中,情感上卻早已離異的怨偶更是隨處可見。據上海市徐安琪教授所做的一個六千人樣本的統計,你侬我侬婚姻甜蜜的夫妻只占百分之三,在水深火熱之中,處于離婚邊緣的超過百分之二十二,其余的都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婚姻狀態之中。
根據美國最受尊敬的婚姻心理學家約翰.葛特蒙(Dr. Gottman)的研究,在預期四十年的婚齡中,美國人第一次婚姻以離婚收場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七。離婚者中,大約有一半是在結婚後七年之間離婚的。所以美國人戲稱「七年之癢」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離婚後大約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男人與百分之七十二的女人會再婚,但是第二次婚姻再次破裂的機率,是百分之七十七。
在華人中間的離婚率又如何呢﹖如果用同一年中結婚與離婚對數之比來做統計,目前台灣已超過三比一,就是三對新人步上紅毯之時,就有另一對怨偶在法院裏辦離婚。新加坡的離婚率緊隨其後,而北京與上海的離婚率早就超過百分之二十五。這種離婚率有增無減的現象,真是令人觸目驚心。離婚對社會經濟、雙方親友與家人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對于子女身心的發展,更會帶來不可忽視的傷害。
據美國人口普查,每年至少有一百萬名兒童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沒有與生父同住,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的兒童從未見過自己的生父。據統計,離婚一年之後,大多數的父親都漸漸與親生子女疏遠,有人把這個世代稱爲「沒有父親的世代」。我們很難想象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子女,身心會不受其影響。
爸爸不再梳我頭?
在美國對離婚子女長期追蹤的實證(Empirical Studies)研究中,被公認爲最具有權威的,大概要算心理學家華勒絲汀(Judith Wallerstein)博士至今已持續了三十年以上的長期追蹤研究。
華博士自一九七一年就開始針對上百位離婚子女做詳盡而深入的心理訪談。她看著這群孩子長大成人,對他們每人的身心發展有極爲深入的觀察與了解。三十年來,華博士累積了極爲豐富寶貴的臨床資料,大約每過七年,她就整理出一份綜合報告,讓學術界、治療者,甚至整個社會對離婚子女的心態、掙紮或需求有多一些了解。
華博士發現,不管離婚在北美是多麽「正常」的現象,周圍有多少同學的父母也離了婚,這些受離婚涉及的子女都難免自問﹕「爲什麽父母離婚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父母爲什麽要分開﹖爲什麽連我也不要了﹖」「父母想要離婚,爲什麽一點也不考慮到我的痛苦﹖」「爲什麽爸爸在梳另一個小女孩的頭,卻再也不能替我梳頭了﹖」……
這些父母離異的孩子們,比其它小孩要來得寂寞,甚至感到絕望,覺得缺乏父母的愛與保護,他們心中憤怒,卻怕惹父母傷心或生氣,而努力把這些傷痛的感覺隱藏起來,但他們成長之後卻變成心中滿懷憤怒的年輕人。
這些接受華博士長期追蹤研究的離婚子女,呈現兩個共同的心理特征﹕
(1) 對親密關系的愛情,又渴慕又害怕,對人容易敏感,特別怕 被人拒斥、背叛或拋棄。
(2) 較缺乏承受失落(loss)的能力,在事業上或人際上受挫時,特別容易受傷。
其它的心理影響包括缺乏自信,擔心自己不夠男(女)性化。而許多才能出衆、父母離婚的女性,竟然因低落的自我形像而「下嫁」條件比她們差很多的配偶,而她們婚後的生活也相當不理想。此外,她發現離婚子女也較缺乏成就動機,有較高的酗酒、吸毒與犯罪率,也有不少人不敢結婚,或婚後不敢生小孩,唯恐將來子女會遭受像自己一樣痛苦的命運。
強留婚姻爭議多?
離婚子女對沖突特別敏感,「心裏怕人」的現象也在其它實證中得到證實。例如,Amato與Keith兩位學者,對曆年來九十二個有關離婚子女心理適應的研究報告做綜合分析後,發現離婚子女平均在社會與心理的適應上,的確比常人有更多的掙紮。
然而,父母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爲子女的緣故而留在婚姻之中,這樣做對子女是否真有好處,至今仍是個充滿爭議的問題。請待下回分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