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喀布爾】-電影簡介
集感動酸楚多重滋味《幸福招呼站》促人性發光發熱!
《幸福招呼站》(Kabuli Kid)是近來最溫馨動人的阿富汗電影,也是繼暢銷名著「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後,對現今阿富汗小人物的再次精采描繪。全片故事背景就發生在現今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一個歷經了25年的戰亂,四處斷垣殘壁、民生凋敝的「都市」。劇情則藉由一個計程車司機在兩天之內發生的離奇遭遇,來帶出一段讓人感動萬分卻又隱藏酸楚等多重滋味的故事;而人性卻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益見發光發熱!
《幸福招呼站》劇情描述一個膝下無子的計程車司機卡勒德,有天在他的車上,意外撿到了一個六個月大的男孩,由於經濟拮据、實在養不起,他只得盡力找到小孩的生母,好趕快脫手這個「燙手山芋」…。有趣的是,這個原本對生活憤憤不平的計程車司機,竟因此意外當了48小時的「臨時奶爸」,也使他協尋小孩的母親之餘,偷偷滿足了他擁有一個兒子的幸福願望…。
《幸福招呼站》是阿富汗新銳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Barmak Akram)的首部電影,他試著以旅行的筆觸,來反映現今阿富汗社會的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就像男主角被迫娶了他死去哥哥的太太(他的大嫂)的秘密,其實就顯示了女人和小孩在這裡絕對弱勢的窘況。這部溫馨可愛、卻又發人深思的《幸福招呼站》,去年一拍完即入選為「威尼斯影展」的觀摩電影,由於佳評如潮,接連又獲得了「多倫多」、「舊金山」以及「斯德哥爾摩」等20多個國際影展的熱情邀展及大力推薦,今年更獲邀為「宜蘭國際兒童電影節」的開幕片,是您今夏最不能錯過的好看電影!
【幸福招呼站】-劇情大綱
他偷偷滿足了「擁有一個兒子」的幸福願望…
卡勒德是個喀布爾的計程車司機,他和妻子雖已育有三女,卻總盼望能多個兒子…。有天,他在人潮洶湧的車站載客時,一名抱著嬰孩的女子上了他的車。當目的地到了,女子付錢下了車…,卻在另位乘客上車時,才赫然發現:後座竟多了一個六個月大的男孩、正睜大著眼睛望著他…。
慌張的卡勒德於是四處尋找,卻再也見不到女子的蹤影。眼見天色已漸暗,他只好將男孩暫時帶回家。卡勒德的妻子看到了男孩,簡直欣喜若狂,一心想將他留下。但無奈家徒四壁,夫妻倆縱使心中不捨,還是決定將男孩送回去…。
掙扎了一夜,第二天,卡勒德把男孩送到了警局,但警察卻表示無能為力;他只好再將男孩改送到孤兒院,院方卻說5歲以下的孩子不能收…。空忙了一整天,束手無策的卡勒德,這時突然靈機一動…,他於是抱著男孩上了另一輛計程車…。卡勒德真的捨得送走男孩嗎?男孩的母親會回來找他嗎?這一連串的意外,又會改變他的想法和人生嗎?一場充滿驚奇和感動的旅程,自此展開…。(法國/阿富汗,97min)
【幸福運轉手】-導演簡介
流亡法國轉拍片《幸福招呼站》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笑看困境
暢銷小說《追風箏的孩子》故事催淚感人,而書中主角因故逃離阿富汗而旅居他國的情節,儼然就是《幸福招呼站》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Barmak Akram)早年的生涯寫照。
巴爾馬克阿卡姆於1966年出生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15歲時因戰亂而隨家人遠赴巴黎尋求政治庇護,並因此成為法國知名的藝術家及樂手。他畢業於法國公認最好的電影學院La Femis,主攻視覺與電影藝術,但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則又使他成為法國知名樂手及作曲人,曾接連為法國新音樂浪潮歌手馬修謝迪(Mathieu Chedid)與印度裔歌手蘇席拉雷蔓(Susheela Raman)填詞。巴爾馬克阿卡姆的作品向來以具有阿富汗傳統的波斯風格著稱,不論詞曲詩文、抑或視覺繪畫,皆流露出他對故土的思念。他同時也身兼紀錄片編導,異於主流的阿富汗觀點,使他作品在法國影壇獨樹一格,而《幸福招呼站》則是他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
《幸福招呼站》是巴爾馬克阿卡姆與學院恩師尚克勞德卡里耶(Jean-Claude Carriere,為《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哥雅畫作下的女孩》的編劇)共同譜寫的劇本,靈感來自當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瓦解後,每個人逢他就問:「阿富汗現今狀況如何?」的處境。巴爾馬克阿卡姆於是決定以電影《幸福招呼站》裡的計程車司機主角,引領觀眾一探歷經了25年戰亂後的喀布爾社會現況;而劇中藉由一名小孩所串起全片故事的概念,則源自他向喜劇大師卓別林經典《孤兒流浪記》致敬的初衷。
歷經20多年的異鄉漂泊,巴爾馬克阿卡姆相對更能客觀看待喀布爾這個悠久古城,特別是在21世紀所面臨的窘境裡。不過就如電影《幸福招呼站》裡的一貫幽默基調,巴爾馬克阿卡姆也始終相信「笑聲」是帶領眾人度過困境的最好方法。《幸福招呼站》雖是巴爾馬克阿卡姆首度執導的電影作品,但溫馨感人的劇情與剖析精闢的眼光,卻獲得國際影展的一致肯定,並且使他隨電影造訪全球影展而聲名大開,有電影界的「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孩子》作者)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