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要我和他一起做PAPAS英文菜單的關西學長有一天和佐藤助手爭論了起來。我正半懂不懂地猜他們大概是在說有關壽喜燒(SUKIYAKI)的事,助手就問我『妳在台灣吃不吃得到壽喜燒啊?』『吃啊,日本料理店都吃得到,我媽也做過幾次給我們吃ㄋㄟ…』『那有沒有加醬油和糖?』『有啊,壽喜燒不都甜甜的嗎…』『那是把醬油和糖先調好嗎?』『是啊…』此時關西學長暴跳如雷,抓著頭說『不對!不對!應該要先加糖,再加醬油的!』『啊…那不是很怪嗎?』其實我並不確定我媽媽做的時後是不是先把醬油調好,可是我實在無法想像灑上糖的肉片會是怎樣一幅光景,於是就被關西學長看成是和助手同一國人了。他說『你們關東人都不懂得吃壽喜燒啦…下次我做給你們吃!』
我被分配去買肉。他們說『要買好的肉哦!』我瞧了百貨公司生鮮超市肉櫃裡各種名堂的牛肉,正不知該如何下手,赫然看到【神戶牛】。那是學長故鄉的牛嘛,用這個牛肉做關西風壽喜燒一定沒錯!薄薄幾片牛肉,350克就化了我台幣約500元。走的時候瞧瞧隔壁的松阪牛,嚇!那才貴得嚇人呢…
除了牛肉還要準備
白菜1/4棵 蔥兩隻 金針菇一包 春菊(茼蒿)一包
豆腐兩盒 蒟蒻絲一包 烏龍麵兩包
料酒和三溫糖(黃砂糖)
以上可以煮兩鍋
先把油放入平底鍋加熱。我們用的是肉店給的兩小塊白色固體油
↓
油熱了鋪下肉片
↓
此時撒上糖。大約有兩大匙那麼多
↓(我問學長為何要叫三溫糖,他說他也不知道)
加醬油
↓
加白菜金針菇和蔥
↓(記錄至此我不禁要問學長酒何時才要放)
啊!我忘了放!那…現在放吧!
↓
接著是豆腐和蒟蒻絲
↓
不蓋鍋蓋等快煮好才放茼蒿
↓
開 動 !
還不錯吃啦,就是有點太甜了。學長不是愛吃甜ㄉ人啊…
『關西風的壽喜燒就是比關東的甜,在加醬油和酒之前放糖讓糖稍微燒焦,才會有迷人的香味哦!』
『喔原來是這樣啊!』
第一鍋快吃完前學長又快手快腳放肉放菜
『啊!忘了放糖那現在放吧!』
看鍋子快乾了就加料酒
『不能加水哦!壽喜鍋是不加水的!』
全部吃完以後把烏龍麵一股腦兒倒進鍋中攪拌
再把烏龍麵吃光光
真是非常豪爽的吃法
和我們吃火鍋最後加冬粉有異曲同工之妙哩…
學長說盎斯今後也要加油
自己做做看
盎斯ㄉ感想是
第一次的壽喜燒比較好吃
到第二次味道就有點變了
不曉得是不是學長沒有先放糖的關係
還有啊
肉有點不夠,我沒搶到幾片…
問他們一人份該要準備多少肉
他們說『有多少吃多少!沒錢的時候吃豬肉雞肉的壽喜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