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是傳統文化還是迷信? 評論家:需尊重風水學
2009年03月17日 08:02 來源:華商報 發表評論
大學叫停“建築與風水”選修課
風水是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封建迷信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城建學院的馬威老師最近很鬱悶,他開了一個學期的“建築與風水”選修課,日前被學校叫停了。因為這門課引起了廣泛爭議。
對此,著名學者、中國易學院院長、西北大學教授費秉勳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風水學說有科學的一面,也有其迷信的一面。大學不是不能開“風水課”,只是一定要選對時機,選好內容和老師。這樣才能真正傳承、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而評論家韓浩月則認為,風水學說是需要尊重的。
馬威
我的教學有科學依據
“我教的內容和迷信沒有任何關係,是有科學依據的,我也是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我不理解學校的做法。”馬威無奈地說道。
據馬威介紹,這門課是去年10月開的,當時吸引了一百多名學生來聽。但這學期一開始,他就接到學校教務處停課通知。教務處給出的解釋是,這門課存在爭議,並有迷信的成分在內。
馬威告訴記者,這門課剛開時就引來爭議,上級部門甚至專門來學校調查。當時學校就感到壓力很大,要求將課名改為“建築與環境”,“我認為這樣就失去了課的本意,年底申報時,做了變通,改名為‘建築與堪輿’。但當時已擔心不會被批准,果不其然。”
馬威說,他講授內容主要是地形、陰陽調和、光照等等,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和迷信沒有任何關係。在該校學生論壇裏,許多學生都表達了對馬威的支援。一名學生認為,他們懂得分辨迷信與科學,取消該課小題大做了。還有學生認為,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即可。也有一些學生認為,風水之說太過玄幻,迷信成分濃,不可信。
易學專家
開課時機有些不對
開設“風水課”是迷信還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在費秉勳看來,“風水”屬於中國傳統文化,其表現出來的對人體健康、人居環境和諧等方面的關注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一個“風水課”會引來這麼大的爭議?費秉勳認為,學術界和民間看法不一致是主要原因。學術界認為,風水的許多內容是有科學依據的,而民間主要認為風水就等同於迷信。而政府對此則更多持謹慎態度。大學為什麼會開設“風水課”?是因為市場有這個需要。從這點來說,學校開這種課沒錯。但在自上而下的思想還基本沒統一的時候開,時機有些不對。而且,風水很複雜,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中國的高校這种老師很缺,“許多號稱‘風水權威’的大多都是江湖術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幾乎不了解。”
建築專家
“風水”營造環境的重要理念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劉克成教授介紹,其實關於建築與風水的討論至少持續了20年。“目前,學術圈內的態度很明確,風水是中國人營造環境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築領域,自古以來,中國從城市、村莊、居所甚至陵墓的選址,無不體現了風水理論。”劉克成說:“當然,我們不排除風水理論記憶體在有迷信內容,但並不代表,風水就是迷信。這是兩碼事。”
畢業于同濟大學建築系的工程師李淩從業後,涉獵了許多有關風水的內容。“並不是為某人找個風水寶地,讓其子孫後代從此飛黃騰達,而是考慮怎麼讓人住得更舒服。”他說,懂風水不是迎合,是服務。
評論家
風水學說是需要尊重的
在青年評論家韓浩月看來,風水學其實就是心理學的體現。人們相信風水,就是希望得到心裏暗示。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存在著力量巨大的文化暗示。
在韓浩月看來,風水學說經過數千年的傳承,得到如此的推崇,是有依據的,應該採用尊重的態度去看它,尊重它,就是尊重中國傳統文化,“沒必要苛刻地用科學的眼光來要求它。”
著名文化批評家何三坡則認為,風水學問在古代備受尊崇,但在現代被許多人歸為迷信,並淪為騙子行騙的工具,是有著歷史原因的。目前,中國國人缺乏足夠強大的文化信心,所以才有爭議之說。他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風水”將重新獲得人們的認可。 本報記者 吳成貴
-小字典
風水
中國古人把風水稱為堪輿,也叫地理:堪(觀察天)、輿(勘察地)、風(空氣空間)、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地形地質的研究分析理論)。古代人所說的風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質,風水學就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微觀物質(空氣、水和土)和宏觀環境(天地)的學說。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地理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認為風水好壞可以影響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兇。
在日常生活中,風水一詞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比較廣義的意義,泛指附近的空間、山、水、樹木等自然環境。一種是比較狹義的意義,專指陰宅(祖墳)和陽宅(住房)。
“風水”課無關大學精神
“風水”流傳數千年,一度被當作迷信,與跳神算命為伍。民間時常把風水與天災人禍、事業興旺扯上關係,尤其是同墳地與陰宅類放在一起,著實有些故弄玄虛。
在此爭論風水的科學與迷信似乎顯得多餘,而真正引起人們興趣的是:風水作為一個未知學問,該不該在大學課堂出現?換句話說,風水進課堂,是否在科學的神壇宣揚迷信的東西,在毒害大學精神?如此的質疑,必然又會回到風水的科學與迷信的爭辯中。因為現在的大學精神,唯科學而論。每種學問都要有嚴密的論證方能登得大雅之堂,而風水的研究終究離不開陰陽五行八卦的輔佐。
如果大學以包羅萬象的心態把風水引進課堂,而風水本身的未知需要學生帶著許多問號的興趣,可在現有的教育體制和思維模式之下,一切知識只能由老師一錘定音,因此也不具備可操作性。可無論如何都需承認的是,大學本身就是一個提出問題和研究未知的地方。儘管現實操作條件不具備,但說它毒害大學精神卻顯得有些魯莽。不論是從現實出發,還是純科學與迷信之爭,都似乎很難完全解釋風水進課堂的原因。那麼該拿出什麼理由來解釋呢?
其實我們總喜歡把一個微小的事情戴上神聖的帽子去討論。在討論風水該不該進大學之前,我們應該看一下風水進的是什麼樣的大學?從報道中看出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從校名我們就看出,這是一所獨立學院。獨立學院,是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
風水課只是一門選修課,完全憑藉學生的興趣。滿足一下部分學生的好奇心,這並不與大學精神相悖。至少到現在,公辦大學沒有把風水引進必修課的行列。因此,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的風水課,只是在市場的作用下引進的個案而已,不必與大學精神強扯關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