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星期一我跟老師討論實驗時老師要我把這一句話貼在桌前『是這樣嗎?』我用這一句話送給我千里迢迢趕回高雄參加謝師宴的班級。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在中國有一個「白馬寺」寺中走一位和尚叫「佛海」一位高僧,道行高,學識豐富,所以在佛海在寺中的歲月裡,白馬寺香火鼎盛,除了寺廟靈驗以外,當然許多信眾是衝著佛海而來。有一個晚上,佛海正入睡,被幾名大漢闖入房中,將其矇眼並帶上馬到一個地方,感覺進入了一個廳堂,眼罩被拿下,見著上面坐著一對老夫妻,身旁跪著一位女子,女子哭泣著說,就是他,肚裡的孩子就是他的。佛海一臉錯愕,嘴中只說著『是這樣嗎?』『是這樣嗎?』他又被矇上眼,送回他的寺廟中。過了一陣子,幾名大漢再來到他的房間,這一次大漢二話不說的交給他一個在襁褓中的小嬰孩,立刻離去。佛海把孩子留在身邊,每日餵食米湯,照顧孩子。但是寺中的閒言閒語就逕自傳開,寺中的香火也因此事件慢慢減弱,後來寺中的和尚們決定將佛海趕出白馬寺;佛海離開白馬寺後,仍沒有離開縣城,他帶著孩子在縣城裡化緣、乞討,孩子漸漸長大,他仍帶著孩子繼續在縣城挨家挨戶的化緣著。有一天,他帶著孩子來到一大戶人家,家丁拼命的想趕他們走,不願意給他們食物,佛海不願意離開,後來家中主人請家丁將佛海請入大廳堂,當佛海帶著孩子進入廳中時,只見一對中年夫妻跪在他面前。原來跪在眼前的婦人是以前指認她是孩子的爹的女子,而男主人則是當時女子家中長工的兒子,佛海將小男孩交給他們夫妻從此就消失在縣城中了。
『是這樣嗎?』是老師在我前一陣子交的報告裡批示的一句話,老師問我上一回看到這句話之後,回家是否仔細思考過呢?我記得當時看到這一句話時,我第一個動的念頭是『不是這樣嗎?』那應該是怎樣呢?這一回再去討論實驗時,老師更直接了當的告訴我:「我是一個反應機靈的人,但是一下子就把一件事就下了結論,對研究是傷害很大的,因為對於問題想的不是很深入,下了一個判斷,很可能一耽誤就是一兩年,甚至一輩子都做不出任何結果」聽到這一番話,腦子裡馬上浮現前一年做的實驗,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將實驗步驟打×,把實驗步驟一個一個更新,但卻無所幫助。
這又讓我想起我以前的網球教練問我一個問題:「妳看這一個柱子,妳看到幾面?」我回答兩面,教練問我那柱子到底有幾面呢?妳只看到兩面而已喔!想來跟「是這樣嗎?」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跟學生分享這一個故事,是因為這個導生班我無法全程帶完五年,當他們一、二年級還小時,我常常希望他們能明辨是非,所有的事情都一定有一個是非公道,但是隨著他們的年齡增加,我發現他們的是非公道變的「理直氣壯」
,我想是我沒有延續把他們「是非公道」的觀念延伸所導致的。所以講這個故事跟他們分享。「是這樣嗎?」留下一個轉圜的空間,或許機會就在裡面,不是嗎?
「是這樣嗎?」這是這幾天,天天問自己的題目。
文章定位:
人氣(5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