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15 15:14:47| 人氣3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印度寶萊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外引進電影器材
印度電影開天闢地

一八九六年七月七日星期二,孟買下著雨。

印度電影史上第一批電影觀眾小心翼翼走在繁忙的卡拉哥達區 (Kala Ghoda) 街道上。黃昏細雨適時掩蝕了這批即期待又怕受傷害、大部份是印度上層階級電影觀眾的內心掙扎。



沒有儀式、激情,印度這塊次大陸上出現的首部電影,就這樣在故作平靜,內心卻忐忑不安的在華特生酒店印度電影觀眾面前,拉開序幕。

對于舞台劇早已發達的印度來說,無聲電影就跟其它巡迴各地表演的雜技團沒有什么不同,也不值得驚嘆,倒是銀幕上流動的人物街景,燃起他們心中對「科技」的好奇心。

當天早上,印度時報 (The Time Of India) 介紹了印度史上第一台電影攝影機及放映機,伴隨這則刊登在娛樂版創舉新聞的,全都是一如往常的劇院,以及各類表演時間表和廣告。

回到華德生酒店印度第一部電影現場,賽夫達達 (Save Dada, 本名Harishchandra S Bhatvadekar) 就坐在四排八號。

跟其它觀眾不同的是,賽夫達達超越了當時的民粹主義自尊心,對於這種印度境內罕有的科技新玩意兒,狂喜不已的心情表露無余。

◎靜 默 到 有 聲…………

打破民粹主義下的靜默,是賽夫達達及希拉拉聖 (Hirala Sen) 對印度電影的第一項貢獻,后者和弟弟莫迪拉聖 (Motilal Sen) 從英國倫敦買回了電影放映機,跟著還進口了電影,于一八九八年四月四日在古典劇院 (Classic Theatre) 放映,打開了印度人自己打理印度境內電影的風氣。

賽夫達達更進一步,不但進口電影放映器材,還於一八九九年在孟買放映了自己攝製、關于印度摔角選手的兩部黑白無劇情無聲紀錄片。風氣一開,爾后更引來了例如像加爾各答丹那華拉 (FB Thanawalla) 等許許多多印度電影先鋒的參與。

印度劇情電影始祖是達達薩亥帕爾奇 (Dada Saheb Phalke,又名Dhundiraj Govind Phalke)。

一九一三年五月三日,達達薩亥推出了他攝製的「哈里什昌德拉國王」(Raja Harishchandra),印度電影工業從此正式誕生,達達薩亥帕爾奇也被爾后的印度電影界尊稱為「印度電影工業之父」。

從靜默到有聲,印度電影走了卅多個年頭,終于在一九三一年出現第一部有聲電影。

這一年的三月十四日,帝國電影公司在孟買的帝國電影院推出了名為 Alam Ara ,由阿爾德賽爾伊拉尼 (Ardeshir Irani) 執導的第一部印度有聲電影。

同年,東北部的孟加拉 (當時仍屬英屬印度一部份),以及南印度陸續推出了孟加拉語、特拉克語以及淡米爾語電影。

◎電 影 的 啟 蒙…………

卅年代不但是印度電影聲色俱全的聲色年代,也是印度人透過電影控訴社會不公的動盪年代。甘地不與英政府合作運動多少也受到印度電影的支援,印度電影觀眾也受到不少優秀電影的啟蒙。

另一方面,阿爾德賽繼續推出有聲電影后,再接再厲于一九三七年嘗試推出第一部彩色電影,但卻以失敗告終;結果,卅年后的一九七三年,印度觀眾才盼得第一部彩色電影的出現。

二戰結束后的五零年,印度爭取到了實質獨立,印度電影工業也于第二年舉辦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國際電影節,當然,地點就選在印度電影發源地:孟買。

回首印度電影于五十年代的開展,印度電影圈會一致推崇薩耶哲雷 (Satyajit Ray) 的出現。

薩雅吉雷于五零年代的整個十年內,發表了憾動人心的《大路之歌》(Song Of The Little Road)、《大河之歌》(The Unvanquished)、以及《大樹之歌》(The World Of Apu)的「阿普三部曲」。

這些電影不但奠定了他在印度電影發展史中的崇高藝術地位,也讓印度電影獨立于世界電影舞台之上,自成一格。六零年這把「時代手術刀」在印度電影工業發展史節骨眼上,劃開了一道區隔印度新寫實電影與票房電影深深鴻溝。

后者保證了日后寶萊塢的成功,不斷誇大電影場景情節及製造無數票房紅星;前者則如苦行僧般掀起印度電影新浪潮,繼續深入人性與社會玄妙的孤獨探索之旅,直到今天。


電影城媲美好萊塢.氣勢磅礡人氣興旺


許多人只知道美國有個好萊塢,卻鮮少人知道印度也有一個電影城,名叫「寶萊塢」。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建于一九七七年九月、佔地二百多公頃的電影拍攝基地「孟買電影城」位于該市市郊,為大量印度國產片的製作提供了一流的外景地。

皆因孟買的英文名字是「Bumbai」,其電影城就被叫成了「寶萊塢」(Bollywood),這樣的做法不知是印度人拾人牙慧,還是想與美國人爭一高低?

實際上,這兩個地方有部份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依山而建,不過,孟買的山比洛杉磯更蔥綠;好萊塢山坡上別墅成片,其中比利華山莊最具知名度,但,寶萊塢山腳下卻是貧民窟連綿。

還有,好萊塢是由一座座攝影棚構成小鎮,並由全美十大製片公司瓜分其地盤。

寶萊塢方圓幾十公里的山頭,全由它一家獨佔。那一座座裝飾富麗堂皇的一次性建築,綠樹叢中那一處處車水馬龍、人氣興旺的外景地,讓人對它的規模與氣魄刮目相看。

除了年產八百部電影外,印度電影院里每天二千萬人次已讓好萊塢羨慕不已。

因此,面對寶萊塢走向世界的強勁勢頭,好萊塢恐怕要擔心了!


營業額逾億零吉.每天產量2.19部


就連好萊塢也汗顏的寶萊塢年產量(平均每天二點一九部),每年不曉得養活了多少人(當然,也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根據一項去年一月份的非正式統計,寶萊塢電影工業每年營業額高達六百億盧比(折約四十九億四千萬零吉)。

這項統計還指出,受雇于寶萊塢電影工業的員工人數多達六百萬人,但大部份皆屬契約性員工,而非一般想像的編制內員工。

統計特別強調說,這等數據不能用來衡量寶萊塢電影工業在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及印度全國就業人口所佔的比例。

用來解釋印度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學理論,可以完全合理的解釋寶萊塢財富分配結構。

寶萊塢電影最高預算可高達一億一千四百萬零吉,最低可達二百八十五萬零吉,平均是六百六十五萬零吉,其中最大支出項目是紅星片酬。

例如像紅星沙魯汗(Shah Rukh Khan)和沙爾曼汗(Salman Khan),每部片片酬平均就高達一百六十七萬二千零吉。相反的,寶萊塢電影圈內的電影編輯就只有比窮的份。

寶萊塢歷經卅年不敗的超級巨星阿米達柏占(Amitabh Bachchan)某次受訪時,就指出:「那是因為寶萊塢電影編輯寫不出動人的電影情節!」

台長: flo
人氣(3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