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24 01:53:35| 人氣2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通貨緊縮 -----東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說日本通貨緊縮很嚴重,感覺很抽象,究竟哪裡最能具體讓人『看到』日本的通貨緊縮呢?」到了日本,看到東京都會區上班族依舊熙來攘往、腳步匆促,百貨商場整潔明亮,逛街的人也帶著「元氣」的笑容,許多人可能會疑惑︰十二年經濟不振,四年通貨緊縮?在哪裡?

若用這個問題問住在東京的人,十之八九都會告訴你一個答案︰去銀座看看!

‧ 極致文化出現裂縫
平價商品入侵銀座

銀座是日本極致文化的代表;極致昂貴、極致精細的商品或服務都集中在那裡,也是五○年代日本評論家松田次二筆下最能象徵「拒絕雜質」的日本精神的地區。然而這幾年,銀座不一樣了,經過老東京人的指點,你會看到各種「雜質」正在入侵銀座,原因是日本的經濟已經讓這裡原本極致的文化保護層出現了裂縫。

搭銀座線地鐵,從四號出口一出來,你的左手邊幾步路遠,就是一棟九層樓高,外觀全是半透明格狀玻璃的Hermes旗艦店。在黑夜的銀座,整棟樓折射出金色鑽石般的光芒。就在你心底的讚嘆尚未停止,把頭往右轉,卻發現,右邊也是幾步路遠的地方,一間被日光燈照得亮晃晃的店面,各色貨品一直堆到了門口,全店張貼滿了大大小小的商品折價訊息。這是銀座藥粧店,也是銀座過去幾年開的第四家藥粧店。

高檔的銀座不只被平價藥粧店入侵,也被平價燒肉店、一碗牛丼一百八十日圓的速食店、一件女裝外套三千日圓的連鎖服飾店入侵。

穿著合身剪裁西裝,在銀座上班的中階經理人,現在中午走進一家裝潢高雅的餐廳,坐下來點的卻可能是不到一千日圓的套餐。這樣價格的午餐,是近兩年才在銀座出現的。以往銀座餐廳主要的客層都是所謂「會社帳」客人─日本大商社編列的餐飲交際費,在日本泡沫經濟到達頂峰時,甚至一個月超過一億日圓,在銀座高級料亭一次消費數百萬圓,也不是什麼大新聞。但如今在諸如富士通、東芝,以及數家日本銀行去年共裁員了十四萬人的時候,會社帳自然也大幅削減,為了吸引自掏腰包的客人,千圓日幣有找的套餐如今端上了銀座餐廳的檯面。

價格降低了,應酬交際的人少了,銀座媽媽桑的小費收入,據《銀座通》一書作者島田玲香(暫譯)指出,也銳減了四分之三。不僅日本男人減少在外逗留,日本人外食支出下跌了三成二,連日本產經新聞的專欄都指出︰「再怎麼努力也難有成就感,何必下班後還要應酬?還是早點回家,喝兩杯小酒,就是最大幸福。」下班直接回家開始變成一種被欣賞的事。

日本Trendy雜誌二○○二年底點出日本幾大熱門商品概念中,「回家」就是其中之一。儘管許多行業蕭條,日本啤酒與威士忌的銷售過去五年都維持每年超過三○%的成長,DIY商品也以一年兩成的速度穩定上升,都被認為是「回家」概念的受惠者。

而從銀座貌變到回家潮流,更可以發現日本在表面的經濟、消費不振陰影下,更深層的社會、人際關係,甚至價值觀已經產生質變。

‧ 對「好東西」的新思維
百圓商店變成新的百貨公司

百圓商店一向被視為是日本通貨緊縮下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幾家著名的連鎖百圓店如大創、唐吉珂德店面越開越大,幾層樓高,數千坪的賣場中,商品項可以高達八萬種。「百圓店已經變成日本人新的百貨公司,吃、穿、用在裡面一應俱全。」中國時報駐日記者劉黎兒指出。

不過若在百圓店隨手拿起一大包巧克力餅乾或泡麵,仔細注意上頭標示的有效期限,卻可能發現不到三個月內就會過期了。若在以前,日本挑剔的消費者對這類即將淘汰的商品絕對不屑一顧。但現在「經濟不振改變了大家對於品質的感覺。」Trendy雜誌指出。或者如一位年輕百圓族所言︰「還有兩個月才過期的商品,其實完全沒有安全顧慮,價錢又便宜三分之二,為何不用呢?以前大家反而是太神經質。」

日本人對於品質的另一項觀念改變,則是對於「日本製」不再堅持。

除了百圓店的商品多數來自中國製造外,Uniqulo之類典型的海外製造、日本販售商品,已經成為通貨緊縮日本之下的成功企業代表,Uniqulo二○○二年銷售額雖然因為競爭者太多而業績轉盈為虧,但其模式卻成為日本後泡沫時代的代表。日本二○○二年也進口了四億一千多萬多雙鞋子,換算下來,每個日本人平均腳底下有四雙「台灣製」、「中國製」或「越南製」的鞋子。

「便宜的價格加上實用,是日本人對所謂『好東西』的新思維。在這樣的思考下,日本人發現他們反而有更多選擇。」觀察家橋本新一在日本經濟週刊一篇「通縮之下的好生活」專文中,特別點出日本社會「受益」於經濟不景氣,不僅因價值觀改變而多了選擇,大家從自身實用考量來選擇商品,從眾現象也減少了,社會變得更多元。

‧ 首度購屋年齡在七年內降了五歲
女人自己置產,不靠男人找安全感

通貨緊縮對於日本社會的確並非全然都是壞處。例如,日本人的首度購屋年齡在過去七年反而下降了五歲!一九九五年時,日本人第一次購屋的平均年齡是四十四歲,二○○二年卻變成三十九歲。事實上,三十出頭年輕人買房子的人數,逐年增加。過去日本年輕人根本買不起房子,但是十年來單單大東京外圍房價下跌幅度就將近七成,買得起房子的年輕人反而增加了。

不僅青年置產不是夢,女生購屋也不奇怪了。以前日本女性購屋人口很少,都是等著靠老公買房子。但是,十二年經濟不振瓦解了日本女性過去依靠男性而得的安全感。據日本通產省的估計,目前大約只有四○%的企業維持終身雇用制度;二○○二年底,日本的失業人口達三百六十二萬人,其中有九十八萬人是中年失業的男性人口。「長期飯票不再可靠了!」這種直接的感受,讓更多日本女性不再打算婚後放棄工作,還有不少是根本不打算結婚,於是買了房子做為自己真正的安全感。

也因為女性外出工作比例增加了,建築於對男性依賴感上的敬重減少了,日本男女關係也逐漸產生質變。

日本男性不僅比較喜歡「回家」,回到家後幫忙家務的美德也開始建立。從日本幾家大百貨公司這幾年開始在男廁設尿布檯,讓日漸增多的日本奶爸能盡忠職守,也可以看到男女關係的改變。

而當日本社會產生質變時,能夠抓住這波新思維、創造新思維的人,依然可以賺大錢。

‧ 價格破壞創造新富豪
連鎖百圓商店老闆成了繳稅大戶

過去三年日本因為通貨緊縮,反而產生了一批所謂的「價格破壞富豪」。例如,平價電器專業銷售公司「小島」的社長小島勝平一年光是繳稅就高達一億七千多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四千九百一十一萬元),因為由他獨資經營的「小島」,靠著大量批發低價電器(尤其是大陸製電器商品),過去兩年每年獲利都超過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兩億八千八百八十六元)。另外Uniqulo社長柳井正年收入將近十億日圓;百圓店「大創」和「唐吉珂德」的老闆矢野與安田隆夫,納稅金額也都超過三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八百六十六萬元),都是在通貨緊縮時還能大賺其錢的代表人物。

他們之所以能贏,重點不在低價,而在於他們都是比別人更早抓到了消費者在價格與品質之間觀念的改變。

「即便是通貨緊縮,大家依然想要享受購物的滿足感,這種心理上的需要不會受經濟影響。只要把購物的疼痛感消除,快樂感提高,生意依然會滾滾而來。」首創百圓店大創的矢野這樣表示。大創平均每天都要進貨二十到三十種新品項,讓消費者每次來都感覺新鮮,能夠有「逛」的樂趣。「而且因為單價低,所以任何生活上的小需要消費者都不吝於用一百圓來滿足。這樣也創造了很好的生意。」

如果要到日本百圓店尋找通貨緊縮下痛苦的日本人,可能得到相反的結果,平均月薪三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八萬六千元)的日本人,在不景氣中毫無痛苦的購買百圓商品,去年為大創帶來了兩千四百二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六百九十四億元)的營業額。

通貨緊縮帶給日本人的,與其說是「苦」,倒不如說是「變」。「過去十年所挪去日本社會各種秩序關係的基石,比任何年代都多,停滯的經濟卻帶來了社會面貌巨大的改變,這是大家原先都沒想到的。

台長: flo
人氣(2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