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20 00:00:00| 人氣2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育心.教養情】禮貌的意義 ◎郭玉霞

如果學生是因為外在的因素而有禮貌、有道德,那麼,當外在的因素改變時,他們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老師也是一樣,如果老師是為了戀棧別人的讚美,而去教導學生時,老師本身也會像史金納的鴿子(註)一樣,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

在學校中,有時會遇到少數非常要求學生禮貌的老師,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就曾遇到過一位。

小由老師是一位國中老師兼導師,教導學生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宜、有禮貌、說話得體、衣著適宜,是她最重視的事。因此,把這樣的學生帶出去,能受到別人的讚美,成為她最大的滿足。

小由老師經常問其他教過她班級的老師:「我班上的學生怎麼樣?」當對方的回答是:「很好啊!很有禮貌,講話有分寸。」她就很高興。

據她的學生說,老師在課堂上花很多的時間講解、演練這些事,有時反而上正課的時間都不夠了。

我問這位學生:「老師有沒有告訴過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學生說:「有啊!老師說,這樣的話,別人就會喜歡我們,說老師教得很好。」

我不禁思考,小由老師這樣做,對學生的幫助是什麼?不可否認的,對學生的待人處世是有幫助,但是禮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小時候,父母帶我們到親友家作客,事前一定再三叮嚀:「見到叔叔、阿姨一定要開口叫人家喔!」「在別人家一定要怎樣、怎樣等等。」

當時我覺得做這些事很不自在,很彆扭,不知道父母為什麼這樣要求。等到當了別人的母親,我對孩子也做相同的要求,理由不外乎讓別人覺得孩子的家教很好。

直到這些年,我才慢慢了解,要求學生或孩子要有禮貌等等,不應該是為了大人的緣故,而要明白的告訴他們,這些事本身就是值得做的,是為了展現自己尊重別人的態度。

就像教導學生一些道德行為,有些老師用外在獎懲的方式,讓學生在他的教導期間不犯錯,這樣老師比較好管理。但是離開了學校,學生沒有了外在的獎懲,他們就容易為所欲為了。道德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學生並不知道。

在我們的想法中,全美最佳的老師應該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但是《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一書的作者雷夫老師(Rafe Esquith),在他的前一本書《全美最好的老師》(There are no shortcuts)中提到,他剛開始教學時,最掛心的是「學生喜不喜歡我」,而不是「學生學了多少」。

同事問他為什麼教學這麼熱心,他的回答是:「希望有朝一日,路人當面誇讚『雷夫老師來了,這是史上最偉大的老師』。」他迷戀別人對他的稱讚。到後來經由同事忠言逆耳的提醒:「原來你這麼認真教書,只是為了你自己嘛!」他才恍然大悟,老師的任務不是要為自己帶來好的名聲,而是要問自己,學生在教室中學到什麼,可以帶走什麼?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

如果學生是因為外在的因素而有禮貌、有道德,那麼,當外在的因素改變時,他們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老師也是一樣,如果老師是為了方便管理或戀棧別人的讚美,而去教導學生時,老師本身也會像史金納的鴿子一樣,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

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誇讚,這是人之常情,老師也不例外。但是在教學工作中,老師們應該把學生們的學習需求,放在第一位。


註:史金納的鴿子:心理學家史金納著名的鴿子實驗,藉由只要按鈕就有食物的模式,使鴿子養成啄鈕的習慣。

 

作者:郭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

2012/12/07人間福報.家庭版】

 

台長: 閱寫協會
人氣(2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親子‧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教育心.教養情】 學習幽默 ◎郭玉霞
此分類上一篇:【悅讀人生】我和我的兒子們 ◎袁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