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08 08:00:00| 人氣2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育心.教養情】關於 品味這件事 ◎郭玉霞

好友柏如有一個二十歲的兒子小松,正在就讀大學。最近他們打包家當準備搬家,卻發生一件和衣服品味有關的事,讓她很難過。

打從小松就讀高中起,柏如每次逛街,看到好看的男裝時,總會忍不住替小松買一件,奇怪的是從沒看小松穿過這些衣服。小松有時候會告訴媽媽,不要再替他買衣服了,他會自己買。可是當柏如看到自認為好看的衣服時,還是忍不住會買。

這次在打包家當,整理小松的衣服時,柏如發現自己替兒子買的衣服不下數十件,可是他竟然一件都沒穿過。問他為什麼不穿時,小松直接告訴媽媽:「這些衣服我是不可能穿的,因為不合我的品味。」媽媽聽了有些難過,但有更多的生氣,「這些都是我精心挑選的衣服,不合你的品味?告訴我你的品味是什麼?」

小松沉默不說話,媽媽繼續說:「我們以前根本沒有這些衣服可以穿。現在買給你穿,你卻不穿,那你說,這些衣服要怎麼處理?」小松小聲的說:「可以送給別人穿。」媽媽聽了這些話不只難過,還有更多的心痛。

潛在教育過程下的產物

在龍應台和安德烈合寫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也談到品味的主題。安德烈說媽媽的穿著,「就是披上一個裝馬鈴薯的麻布袋,美學效果也差不多……妳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而安德烈本身在出門前,會花三十分鐘打理自己,其中二十分鐘是花在衣服的考量上。

龍應台的回應是,以前生活在威權的時代,加上生活貧困,品味很難有空間。我和龍應台的年歲相近,很能理解她這番話。小時候,大環境拮据,新年的新衣是新的制服,這樣才不會浪費;小學和中學都是穿制服,高中還要穿軍訓服,到了大學可以穿便服時,卻為沒有便服可穿而傷神。在那個年代,有得穿就滿足了,「品味」是「奢侈品」。

很幸運的是現在年輕的一代,因為生活條件比較好,且社會較開放,開始了解品味這件事。對他們來說,穿衣服不是有就好,還要對味,否則寧願放著新衣不穿。

品味,表現在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層面,可以說是生活美學。法國知名的社會學家布迪厄(Bourdieu)對此有深入的研究,他發現品味不完全是個人化的行為,而是一種潛在教育過程下的產物。

品味受到個人所屬社會團體的影響,不同的社會團體間有所區隔,區隔進一步造成差異,凸顯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層面,即形成不同的品味。從這個觀點來看,品味也是某種「從眾」的行為。

尊重個人不同的品味


這些社會團體,可能是不同世代的、不同社會階級的、或不同文化的。換句話說,世代、社會階級、文化都會造成品味的不同。

我記得一位聲樂家曾告訴我她所經歷的一件事:「有一年在中部縣市舉辦文化活動,主辦單位為了滿足大眾多元的口味,特地請來了歌仔戲團、布袋戲團、聲樂家來表演。他們安排一個空曠的廣場,把這些團體放在不同的角落,同時表演,妳可以想像會發生什麼事。這些團體把自己麥克風的聲量都開到最大,相互干擾,結果聲樂家最先走人,因為噪音太大,完全沒有心情來表演,而其他的團體則不受影響。這些人的品味怎麼差這麼多?」

以在地人的立場來看,這樣才是「做熱鬧」;從聲樂家的觀點來看,這樣是沒有品味的。誰的觀點比較重要?

品味,融入了世代的生活史、社會團體的社會化、以及文化的脈絡。父母無需為子女決定品味,因為不同世代對於時尚、美學的觀點不同,我們能做的是尊重他們的品味。

相對的,子女也不必質疑父母的品味,因為在父母「沒有品味」的品味中,承載著過去無法磨滅的生活史。

 

作者:郭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

2012/06/15人間福報.家庭版】

 

台長: 閱寫協會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親子‧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教育心.教養情】返鄉的陌生人 ◎郭玉霞
此分類上一篇:【教育心.教養情】好老師的條件 ◎郭玉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