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想朗誦此詩?
“因為…我愛中國…”
語畢,羞紅了臉。
我到底為自己所愛的作過什麼?
“沒有…”
那我憑什麼說這番話呢!?
-----------------------------------------------------------------------
三年後,我重拾 ‘中國語文第三冊’,雨說這首詩真的深觸我心。(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是的,我也愛我的國家、我的民族。但這話也像極謊言。
突然,我察覺到自己的不自量力。我觸摸不到愁予高尚的情操,他成詩的原由…那是何等 --‘高水準’。而我—這不入流的誦者—又將如何展示文章的真善美?
“新詩的感情一向難以觸摸,何況是鄭愁予的詩呢?…”
“想朗新詩一定要有突出的表現,你能辦到嗎?…”
“你是很能運用聲音的變化,可是代入不到詩中,就會讓人有… ‘作狀’的感覺喔…”
一篇叫我心動、讓我哭泣的詩品,卻只換來 ‘作狀’的評價。我真的不想褻瀆了愁予,貶低了雨說的存在性。老師的提醒是對的,如何面對也都是自己選擇。
要我放棄雨說作為誦材?不,我不願意。朗誦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表達作者的感情,讓人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就是一個傳遞者。
對,我就是為成為一個更好的傳遞者而奮鬥呀﹗我的文筆很差,表達能力也不好,所以,我就更想為文章成為另一個傳播出口,為作者的信息用一個更深刻的方法傳遞開去。這也許是我唯一能做到的吧﹗又或者,是為了我的不自量力而尋找一個更美的藉口。
我思,我夢。有一天,我能站到台上,讓雨說的信息從我口傳到別人的心中,去提醒人們,並為自己的所愛負上一份責任的時候,我想,我贏了。我勝過自己的怯懦,更勝過自己的 ‘心意’。
-------------------------------------------------------------------------
感謝老師和同學(包括學妹)的鼓勵,我知道你們會為我找到更多愁予的資料,你們的支持一直是我最大的幫助。面對老師的質問,我的確很錯愕,然而,面對自己的回答,我更是感到詫異。最後一句﹕更勝過自己的 ‘心意’。不知道你們能否明白 ‘心意’—是指什麼而言?又或許,我自己也不太明白吧!? 哈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