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並不支持荀子的性惡說。
如果人性本惡,那麼做壞事的人都是依照本性,
他是「順是」而行,我們又怎麼可以判他的罪呢?
但是,性本無善惡,但若此性將導致惡的結果,就是惡。
我好利,所以我努力賺錢,但是因為好利而搶錢就不對;
我好逸,所以我追求生活的舒適,但是因好逸而偷懶就是惡;
從這個角度來看,性惡說並非指稱人的本質惡,
而是強調後天改造的重要性。
有些人太過於我行我素,以為自己高興怎樣別人都管不著,
這是犯了縱慾的行為,
與人相處而必須發生牽連,就必須依照禮法而行,自我約束,
沒有辦法做到的,我們要勸戒他,
勸戒而不成的,我們要處罰他,
處罰而本性不改的,就是下下者,是低等人類,
學習力與自我約束都無法達到上而美的境界,
我們對這種人又何需浪費太多時間呢?
人要進化,要從內心開始做自我建立,
本性不好,可以改,能夠學會自我約束的人才是上等,
那些縱情縱慾的人,只會把自己的錯誤合理化,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也只能搖頭嘆氣,他們不過是自取毀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