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歌劇的印象就是:很華麗、很高級、唱聲樂、聽不懂,卻也從來沒機會親自去體會一下。來英國這麼久,總算有機會到倫敦去看一場歌劇。到倫敦看歌劇是要有經驗和耐力,才能找到便宜又不錯的位置,這裡的賣票制度很特別,都是由一家一家的小售票亭來售票,每家價位不同,分配到的位置也不一樣,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去那兒可以買到便宜的票。像我們這種外地客,就只能憑運氣和耐力一家一家地去比價。通常,店家會把最低價碼列出來,而我們也會選隊伍最長的那家售票亭。
一般來說,歌劇的價位都不低,又不分學生之類的優待票,想要有好一點的視野,就得要有飽滿的荷包,像我們這種窮學生,只能挑便宜的票,坐在很差的位置看戲。那天和同學排了好久的隊伍才買到位置不差又很慘的票。不差,是因為那一區是40鎊的票區(合台幣2200左右),我們只花了26.5鎊;很慘,你想,只花26.5就能坐在40的位置,一定事出有因.....因為劇場裝潢設計,觀看台有兩根直徑約20公分的柱子,我們的位置就正好在柱子後方....。
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想辦法閃掉這一點點障礙,沒想到.....這根柱子正好把視覺畫面從中間切成兩半,完全沒法兒閃掉它。如果只有一個角兒在演出那就算了,專注看著他就好了,問題根本不可能從頭到尾唱獨角戲,當有兩個角兒來個對手戲時,就只能二選一了。每到精采片段時,這礙眼的柱子,瞬間變成直徑一百公分似的,怎麼看怎麼氣!當下,真有個衝動,想拿把鋸子鋸掉它。而為了閃柱子,不斷地移動身體反到老是影響到隔壁40鎊的朋友,也破壞了人家看戲的情緒.....,真的是自己難受別人也難過啊!
我們選了一部舉世聞名,不看不可的大戲:韋伯的歌劇魅影。因為劇場裡不能拍照,所以只好用文字來說說我的感覺囉!
聽說第一次看歌劇,就是要看歌劇魅影,因為場景特殊,又有許多特效,精采得讓人捨不得移開目光,而它也的確是相當地精采且富有巧思。看過這個故事的人一定知道,這是一個發生在歌劇院裡的故事,場景穿插了公園,劇院舞台,後台、觀看台、化妝室、地下室,尤其是地下室,有橋、有湖、,還有艾瑞克詭異的生存空間,這麼多地場景,必須匯集在小小的舞台上,甚至同時出現。更重要的,還得讓所有不同視點的觀眾都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空間感,這實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連”劇院水晶吊燈掉落”這麼龐大的工程,也不缺席地在劇中呈現,不得不深深地佩服起場景設計人員及所有的道具佈置人員,沒有他們,這些站在舞台上演員都失去了光彩......。
在服裝上,就如我們所知的歌劇一樣,華麗而隆重,不過更具有戲劇效果些。尤其這是一部以劇院故事為背景的戲碼,總是免不了穿插些劇中劇在裡頭,這些劇中劇的裝扮,有些甚至丑化到讓人忍不住噗嗤而笑起來。雖是如此,講究與精緻依然是他們最終的原則。
而”歌劇”,就是隨時要拉個喉嚨唱首歌,姑且不論聽不聽得懂內容,光是享受”聽”的感覺,就很值回票價。聽過這音樂的人,一定有印象裡頭的一首女主角如上階梯似的愈唱愈高的曲子,就好像老殘遊記裡的白妞,嗓音像是在黃山頂尖上轉了幾圈一樣,依然清脆明亮。說真的,當時還真怕她一不小心就岔開了嗓子呢!而我們的艾瑞克男主角,雖然沒有克利絲汀極致的高調子,可是他與劇中人融為一體,發自肺胕的吶喊,字字句句都唱進了觀眾心裡,叫人感動不已。到現在我都還能感受到他那一股抑鬱深邃的憂傷,直化不開來。音樂,真的沒有國界,光是聲音,就能充分傳達情感,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從來沒親臨現場看歌劇,卻仍沉迷在音樂中而無法自拔。
你可能會很好奇,究竟我聽不聽得懂?其實這是一個我早已曾經在幻想中看過的故事,依據著已知的情節,加上破得可以的英語,半聽半猜的,也是跟得上演出的。同時,打破了我以前認為:”歌劇=聽不懂”的認知。
這大體就是我第一次看歌劇的經驗,精采而讓人深深愛上它。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去看一場歌劇,無論是在倫敦在紐約在雪梨在維也納,最重要的,別吝惜花多點兒錢,買個好位子,當那是人生唯一一次看歌劇的機會,好好享受,把這場歌劇最精采的部分全部看進去。
PS.韋伯的其他著名作品:艾薇塔、貓、星光列車、歌與舞、安魂曲、愛的觀點、日落大道、微風輕哨、愛的觀點。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