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電視上偶然看到一個節目,那是天下雜誌對於教改所作的記錄片,片名叫“教改十年”,背景是天下雜誌在十年前,找了五名背景、居住地點、想法各異的中小學生,拍下他們那時的生活環境、教育狀況,以及對未來的夢想。經過十年後,工作人員再次把長大成人的五人尋找出來,看看他們之後的發展。
第一位是小時候興致滿滿的希望將來成為棒球選手的小男生,十年前喜歡棒球、熱愛棒球的他,十年後,二十三歲的他,並沒有成為棒球選手,甚至不再接觸棒球手套。他說道因為國三時愛玩,漸漸荒廢了棒球及學業,之後出了社會,很快的便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曾經為了找工作而苦,而如今在紡織廠工作,只希望生活能平順。
第二位是生長在鄉下地區的小女生,夢想是當藝人,樂觀開朗的她,為了改變自己的環境,當時就知道必須靠著讀書來改變一切,在國中的時候,家裡即使不甚有錢,卻也額外讓她在外面補習。十年後的她,當藝人的夢早已看破了,但她卻如她十年前所說的一樣,不斷地藉著讀書往上爬,目前就讀研究所的她,找到自已的興趣,也希望再往上走下去。
第三位是當時和那位小女生就讀同一所學校的男生,當年的他,雖然希望自己將來當個畫家,卻更加重視家人的話,任何事都交由家人為他決定。十年後的他,果真還是由家人幫他決定方向,就讀和他興趣不一的科系,並且就這麼唸到了研究所。他說他是唸了那一科之後才漸漸喜歡上那個科系,而往後,他希望先成家後立業,平凡的過日子就好了。
第四位是就讀教改實驗班的小女生,當時教育上希望能讓國中生能在沒有考試、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快樂的學習,於是開設了一個實驗班,她便是那一班的學生之一。那時的她希望自己從事記者、導遊之類的行業,十年後的她,勉強的畢業後,正在尋找工作中。那個實驗班到了國二的時候,就在懷疑的聲浪下宣佈解散,她說道,國三時為了升學,她必須在那一年學習前兩年的東西,而自己又沒有很用功,所以之後的學業,也就勉勉強強的混過,她說有時候,大人的建議真的要聽。而在當時的實驗班中,還是有人考上北一女的。
第五位,是個從小到大都是好學生的小女生。國中時唸集中班的她,課業壓力一向就很繁重,加上自己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她的期盼,使她壓力大到連思考未來夢想的時間都沒有。雖然她說到如果真的有夢想的話,或許會想當個醫生。不過十年後,她並沒有走上醫生這條路。現在的她,正在美國攻雙碩士學位,即將畢業的她,已成為美國企業爭相聘僱的對象。
這是五個天壤地別的故事,並沒有說誰走的路是對的、誰的路又是錯的,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一條路,十年中,每一節都會成為改變自己思想及道路的引線。
但是,在這個節目中,我看到了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十年前的我,又是什麼樣子呢?
十年後的我,又是什麼樣子呢?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一個很特定的夢想或目標,當我畫的圖被稱讚的時候,我覺得我或許可以當個畫家,但是每當我再試著做下去,發現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才能不過是個皮毛罷了,很快的這不再是我的夢想;當我寫的文章被人表揚的時候,我覺得我或許可以當個作家,但當我發現自己的國文能力怎麼樣也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時,我很快的便放棄了。當我討厭、厭惡大人們給我的壓力,不斷地把我拉離我原先所要的未來時,我卻忽略了原來自己一點目標也沒有,而現在所走的道路,即使是眾人期盼下建造而成的,但只要我知道現在的我想要的是什麼,這又何嘗不是我的踏腳路。
重要的不是眼前所走的路是誰建造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了解到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夢想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願不願意努力去做。想很簡單,但是忘了去實行,依然什麼也得不到。
以前的我很討厭凡事都看一張文憑、只講究讀書的社會,讀再多的書,自己仍是感到雙手抓不到任何事物。但是,現在的我卻覺得海闊天空,以前的教育是失敗的,但不是枉費的,它雖然搶走我的快樂和思想,但是在上了大學之後,我發覺它也能創造許多可能性。你曾經活用過你所學的嗎,每當我開始接觸社會,發覺自己所學的竟真的能實驗在社會上,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但也因此,你會漸漸覺得自己學的不夠深、不夠多,甚至後悔自己當初怎麼不多學一點。
我不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也不是個嚮往高層的人,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普普通通的過日子就行了,曾經想過,我或許就當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領過的去的薪水,過過的去的日子,等到賺到一定的錢再去國外玩玩。
但是,現在我的夢想開始浮現,我想開一間有自己風格的店。
我知道現在的自己做不來,但是我所讀的科系能夠幫助我,它不再只是一個名詞,一個家人認可下我被逼迫推上的舞台。我的個性軟弱,那麼就開始學習怎麼樣堅定;我沒有領導能力,那麼就開始學習怎麼成為女強人;我不夠細心,那麼就開始學習怎麼樣將錯誤力減到最低。現在的我,是為了我的夢想而學習,我讀的東西,是一個個通往夢想的踏腳石。
教育不過是一個憑藉,夢想或許隨時會改變,但是現在下定決心,就試著去做,不管十年後如何,都曾經為了自己的夢而向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