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06 22:50:23| 人氣1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友順‧燃料價格調漲挑動政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政府宣佈調漲汽油價格40%至每公升2.70令吉及柴油價格調漲67%至每公升2.50令吉的第二天,在以往上下班尖峰時段必定塞車的聯邦大道,交通情況出奇的順暢。我不曉得這是否是汽油大幅度漲價後民眾的第一反應,減少駕車、減少出門,還是那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與汽油漲價無關。不過在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竟是1997年金融風暴襲擊我國時,鬧市一片沉寂,公路車稀人少的深刻景象。

此次政府下重藥取消燃料補貼,雖然普羅大眾皆有心理準備,不過其調漲幅度之大,還是讓民眾驚愕、茫然及憤怒,有關決策對我國、民生及政情衝擊有多大,7月12日由多個在野黨及非政府組織組成的反漲價聯盟(Protes)號召的10萬人大示威是否成功,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在汽油漲價後的第二天,各電台扣應節目充滿民眾發洩的不滿聲音;在吉隆坡、怡保及古晉也分別出現小規模由在野黨主導的示威行動,這是自然的現象,當局顯然正密切觀察民意走向,並積極進行風險管理,以期把負面的衝擊控制在一個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對大部分人而言,人們會同意汽油漲價,而汽油漲價基本上有兩種學派的看法,一種認為應多次小幅度調漲,讓人們無法感受到痛;另一種則堅持一次過大幅度調漲,讓人民真正感受到痛,迫使人民自覺地改變生活形態,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此次人民的確感受到痛,而且是痛得跳起來。

許多人也同意燃料補貼政策不健全,應讓市場決定價格的浮動。事實上,燃料補貼最大的受益者是富裕的一群,他們消耗能源遠比低收入層高;人為的壓制燃料價格也鼓勵走私,造成人民的稅收補貼外國人,同時鼓勵人民浪費、無助企業提高生產力。然而,社會的弱勢群體畢竟需要政府扶助,撤銷燃料價格所節省的逾百億令吉是否能夠真正幫助低收入層,那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2006年政府一口氣調漲汽油價格每公升30仙時,曾信誓旦旦表示將以這筆錢發展公共交通系統。今天,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怎樣了?我們看到的是萬撓至怡保的雙軌火車鐵道建好後,因沒有火車廂而無法提供服務,政府每年付出的鐵道維修費卻是一筆龐大的數目。此次,每年節省逾百億令吉又會流到什麼地方呢?一些人認為,政府應該把取消燃料補貼所節省下來的錢用以收購南北大道公司,然後降低過路費,以讓廣大人民受惠。

當局呼籲人民改變生活形態應對高通膨時代,然而這只是節流的方法,對鄉村人民及城市上班族而言,無論他們過著怎樣的簡單生活,所能節省的也只是一筆小數目,遠遠無法抵消通膨所帶來的壓力。增加人民的收入是開源的方法,調整薪金將讓大部份的家庭受惠。

由於外勞氾濫,導致人民的薪金受到壓制;外勞氾濫也造成企業沒有正視自動化及提高生產力的問題。當外勞人數因政府的限制大幅度減少後,企業將被迫以更高的薪金僱傭本地員工;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企業也將會更認真看待自動化及提高生產力的老問題。

此次政府大幅度調漲燃料價格,顯示政府趨向取消補貼機制的思維;既然政府已經下了決心,也許也應該考慮取消保護國產車的高汽車進口稅政策,從而讓人民得以購買廉宜汽車,減輕高油價的衝擊。

值得關注的是,首相阿都拉在當前內憂外患的時刻果敢的大幅度調漲燃料價格,顯然需要面對很大的政治風險,這在一方面反映出他決心讓我國的經濟體制走向健康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並不戀棧官職,只要有關決策是對國家有利,他準備面對一切後果。

台長: 记忆*天书
人氣(1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