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0 14:32:57| 人氣3,43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未知死,焉知生?——《禮儀師之奏鳴曲》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死亡,眼前沒有人親身完全地又絕對地體驗過,除了親友離世,對此,我們不多說,多少有些諱言避忌。子路問死是怎麼一回事,孔夫子對曰——「未知生,焉知死?」

 

因此,《禮儀師之奏鳴曲》以葬禮禮儀師大悟(本木雅弘飾)為主角,注定了有一點點破格。

 

電影中的死亡太多了,但大多只是工具,只是手段,離開本質和要旨甚遠。然而也有例外,《禮儀師之奏鳴曲》率先令我想起《死亡預告》(2008),一部探討國家權力意志與個體生存意志的寓言式作品,相較而言,前者情勝於理,後者則理多於情,以死亡為題材又真正能夠達致情理兼備相融的境界,還是黑澤明,對,是《流芳頌》(又譯《生之欲》,1952),一部充滿人文精神且令人感動的經典電影,片中觸及死亡及其意義。

 

《禮儀師之奏鳴曲》的導演瀧田洋二郎跟黑澤明當然路數不同。在我眼中,瀧田洋二郎實在是反諷的高手也。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瀧田洋二郎深諳其道,電影一開始,禮儀師大悟替屍體抹身,初時以為是一名女子而已,及其私處,恍然發現是男兒之身,遂低聲向上司報告他的發現,上司只好低聲詢問死者家屬要化女妝還是男妝,電影開篇先令觀眾肅穆噤聲,及此,則已忍俊不禁了。先以哀景寫樂,很快就接樂景寫哀。場面轉變,交響樂團正在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快樂頌一段,滿有躍然氣勢,但隨之鏡頭向台下一轉,卻是冷冷清清,氣氛其實不佳。然後,樂團的贊助人在後台向眾樂手宣佈解散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大悟因此失業,但丟了工作卻讓大悟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和事業,於是他變賣大提琴手,攜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搬離東京到故鄉山形。過程中,大悟沒有怨憤,沒有擲碎樂器,也沒有說髒話,而是回歸童年舊地,重新找回自己。

 

《禮儀師之奏鳴曲》的內容確實離不開日本電影中常見的成長題材,以及專業精神。大悟進入一份名副其實的「夕陽行業」,成為一名葬禮禮儀師,起初為妻子及朋友所不諒解,甚至感到可恥。然而,大悟的專業的態度,對死者的尊重,再加上日漸嫻熟的技藝,終於令人感到可敬,行行果然出狀元。這多少不離日本人的執著國民性還有對細節、技巧、專業的重視。

 

既說大悟是葬禮禮儀師,電影內容總離不開葬禮儀式。中國為禮義之邦,但葬禮的儀式已早趨於簡便,所謂禮失求諸野,從鏡頭所見,在日本倒有十分仔細的納棺葬禮過程,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又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禮節為可見的踐行,背後的支萦是合宜的基質、謙遜的語言及誠實的態度。從電影的葬禮儀式,我們可見人的內心及人倫關係,有人際關係,就有故事,電影創作人當然明白這一點。

 

而我願意相信,瀧田洋二郎是豁達的。死生大事也,葬禮過程不乏笑料,但又不致於太失莊重,導演的態度拒絕了煽情濫調,也帶出喜劇幽默感,解除了令人惶惑的神秘感。雖然,瀧田洋二郎對死亡的思考還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號。不過我相信瀧田洋二郎跟孔夫子一樣更重視生,更重視人間,然而,瀧田洋二郎畢竟是反諷的高手,他彷彿問道——未知死,焉知生?——因此,他要通過死去講生的道理,電影中有三場令人動容的葬禮,從人的死亡映照生人的轉變感悟。

 

第一次是一位陌生人之死,一位母親的葬禮,大悟旁觀葬禮服務社社長替她進行納棺儀式,大悟發現到禮儀令死者家屬感到安慰的意義,以及過程中力臻完美的追求,個人由此找到事業的新方向。第二次是朋友鄰人之死,澡堂女主人的葬禮,大悟負責進行納棺儀式,他的專業令身邊的妻子、朋友對他諒解,也令澡堂女主人的兒子更加痛惜自己母親離世。第三次是父親之死,父親的葬禮,大悟在納棺儀式中得知父親一直記掛自己,由此大悟與父親和解。三次葬禮,層層遞進,生者的大徹大悟正是從死者的葬儀而來。

 

《禮儀師之奏鳴曲》確實是佳作,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實在不足為奇。全片我尤愛其中一段——社長、大悟和葬禮服務社打雜三人慶祝聖誕,大悟拉大提琴,先以名曲《Ave Maria(J.S. BachGounod)應節,接著自然轉入久石讓的電影主題音樂,畫面所見為大悟在低矮的山坡上拉奏,另一方面他的葬儀技藝也日漸熟練。冬去春來,又過一年,萬物似從死寂中重生,復向生榮,一連串詩意和現實的鏡頭在無言之中平衡呈示,寄寓了上文提及的許多主題,對生命力一再頌揚,也為大悟和妻子之間的關係解凍,以及妻子懷有下一代留下了毫不張揚的暗示和伏筆。

(刊於《信報》2009.3.20)

台長: 香港形象
人氣(3,432)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不打自己人:《機動部隊——同袍》
此分類上一篇:我們的時代——《夏菲米克的時代》

di
首先,我也認同禮儀師是佳作。不過,稍嫌父子生死相隔葬禮相遇而達至諒解的安排過於日劇化,雖然一開始講父親離棄妻小、撿石為信等等,觀眾已經知道導演在埋設伏線。而且後兩場葬禮的眼涙也多了些。

印象深刻有一幕是,大悟第一次真正接觸死屍(而且還是恐怖屍體)的震懾教育後,回到家裡如溺水的人般瘋狂地嗅索妻子身體裡真實的存活氣息,死與生的對立就立即被表現出來,那種隔離的效果真讓人感到驚悚。

還有,飾演父親的是峰岸徹,他的電影我沒怎麼看過,所以在看的時候沒有認出來,出字幕表的時候把我嚇一跳,唉,真有點那個......
2009-03-29 16:50:36
matthew
我曾對另一個朋友說:已有不少人說,本片好,唯獨尾段煽情。也許\\\,情與理之平衡,本片稍偏前者。又也許\\\,我關注的是大悟如何學儀且學禮,就是在人倫差序中,一步一步走向中心,形成父(己逝)-子(在生)-孫(尚未誕生)的關係,在一個人倫世界中,沒有比生死更大的事了。
至於峰岸徹,也在新宿事件出現...
2009-03-30 10:04: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