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1-09 15:27:50| 人氣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球碳交易熱 台灣還在搞自閉 最有效減碳法就是排碳者付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全球碳交易熱 台灣還在搞自閉
最有效減碳法就是排碳者付費

不讓歐美專美於前,中國和南韓積極布建碳交易平台減碳;反觀台灣向國際做出自主減碳承諾後,平台機制仍付諸缺如,連本土開發的碳權都要拿到國際上才能交易,不禁令人汗顏。

2016/04/29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501 作者:洪綾襄

《巴黎協議》後,世界各國恨不得趕快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下來,但最有效的減碳方法是什麼?種樹造林?興建再生能源?比照所得稅對碳排放課稅?

以上皆非!「答案是,碳交易。」全球最大碳排放源中國如是回答。

二○一一年,中國在十二五規畫中設置碳排放交易中心,希望藉由市場交易達到更積極減碳作為。當時指定二省五市作為試點,在北京、天津、湖北、深圳、廣東、重慶、上海陸續建置交易平台。

「大陸很敢,什麼都沒有,一聲令下就做了。」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堅明觀察,台灣碳交易研究起步很早,但延宕至今仍未成形;但中國政府連廠商的排放量資料都沒有,僅用推估就啟動交易。

截至三月底止,中國7個市場累計成交6000萬噸二氧化碳,交易方式類似債券,可透過協議轉讓、大宗成交及協商議價,又以協商議價的方式為大宗,占比7成。其中,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為中國境內最大碳交易市場,交易總量占全國近6成交易量,吸引了6482名投資者開戶,現在還要研議碳期貨、選擇權與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

中國一聲令下先做再說
碳排量停止攀升 繼續擴大辦理

要種將近170棵大樹,才能吸收一個人日常生活所產生的碳排放,為什麼買賣無形的碳交易可以這麼快遏止碳排放增長?李堅明指出,相較於碳稅和碳價,碳交易有兩種有效性,讓大幅度減碳成為可能:一種是成本有效性,也就是讓國家或企業在總量管制之下,就算無法達成目標,也有彈性可以去買碳權來抵減;其次是環境有效性,相較於碳稅,有明確總量要求的碳交易,更能確保管制目標的達成。

而且也不須擔心中國排碳數據做假,只要一根探針就能確定中國二氧化碳濃度是否真的減少。數據顯示,中國一手推動碳交易,一手取締非法礦坑,終於在一四年起碳排放量停止攀升,而一五年總排放量則估計減少3%以上。

因此,一七年中國將加碼建置國家級的碳交易平台,身兼湖北碳排放權交易所外部顧問的李堅明說,雖然是趕鴨子上架,但也因此掌握所有廠商的碳排放資料,增進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大陸不缺錢,只缺好的作法。只要是正確的作法,錢就會源源不絕地來。」他說。

台灣起步很早卻……
政府動作慢吞吞 企業向外找出路

不過,全世界最重要的氣候交易所仍在歐洲,分別為市占率超過八成的英國倫敦歐洲氣候交易所(ECX),以及德國來比錫歐洲能源交易所(EEX)。

台長: 太陽能安裝詢問 0980505868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