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1 17:06:09 | 人氣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環境/民俗】淡水區古蹟介紹滬尾砲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的歷史背景

滬尾砲台現址位於臺北縣淡水鎮中正路一段634號。位於五虎崗的第一崗,視野良好,可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可惜今為樹木所遮。砲台西側為淡水忠烈祠,東側為台灣高爾夫球場,北側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現定為二級古蹟。
  西元一八八四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西元 一八八四年八月一日 ,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就此展開「中法戰役」,此戰役亦稱「西仔反」。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發現淡水的重要性,因為法軍可以利用淡水河直接進入台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台,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這三座炮台幾乎被法軍摧毀。
  劉銘傳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砲台。 十月八日 時,滬尾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而淡水居民為了憑弔在中法兩軍交戰中陣亡的將士,所以定 農曆八月二十日 為「中崙白刃戰紀念日」,居民們都會以「拜門口」的方式,供奉祭品及上香焚紙錢的方式來祭祀,此祭祀至此仍未間斷,延續百餘年。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劉銘傳知道中國砲船、科技、訓練方式,皆遠遜於外國的船堅炮利,所以就採取「師夷之長以制夷」,希望能學習到外國先進的技術,所以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一八八六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劉銘傳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並全數安裝於這十座新砲台上。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而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現今仍遍尋不著,懷疑當初為日軍所熔),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精省後轉歸臺北縣政府管理,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

  滬尾砲台的建築特色

滬尾砲台因位於高處,加上四周土垣及樹林的遮蔽,讓人不易發現它的位置,易守難攻,十分利於防禦,故又稱為「暗砲台」。砲台呈矩形,由外而內分別為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造層次分明。
土垣: 又稱為母牆。砲台外圍以土堆成與砲台約略等高之土垣,高約 6.5公尺 ,具有掩蔽之功效,以增加砲台的防禦性。
壕溝: 環繞砲台四周,區隔土垣與子牆以利砲台防衛,有點類似城堡的護城河。
營門: 整座砲台只有一座門,主要是便於防禦。砲台由於是一座軍營,而不是一座城堡,所以其名稱該稱為「營門」,而不是叫「城門」。另外在門額上有劉銘傳親題的「北門鎖鑰」四字。
子牆: 以鐵水泥修築,是砲台的主要壁體,子牆最大厚度達 4.2公尺 ,最高達 7公尺 ,砲台附近的子牆成弧形且下凹,是為因應彈道的淨空。
主砲座: 以鐵水泥修築,設 12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弧形護牆上設有置彈孔,中間用360度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方位涵蓋整個淡水河口。旁邊另設有8吋徑克魯伯後膛砲一尊。
副砲座: 副砲座設 10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及8吋徑克魯伯後膛砲各一尊。砲座集中於面海的兩面,最大的砲設置於轉角,其餘三座砲用半圓磨心砲架,方位角較窄。
被覆: 是指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有吸彈效果,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甬道: 子牆內設有甬道,分隔成彈藥室及兵房。甬道亦可供士兵聯繫往來,彼此相通。
廣場: 原為操兵場。在台北縣政府收回整修後,發現地表挖掘出以前所遺留的地基,現在仍在考證及歷史價值,所以廣場暫不開放。

滬尾砲台: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一段六巷34

 

人物特寫

〈設計砲台的德國技師 -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

  淡水外僑墓園中第17號墓,墓碑上刻著﹝大清欽賜雙龍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這座墓的發現具有相當的意義,因為這就是多年來台灣史及學者們遍尋不著的台灣海防砲台監造專家-巴恩士。

  西元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北洋武備學堂創立,巴恩士與數位德國軍官被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也因為這個機緣,被推派來台灣協助劉銘傳治理台灣防禦工事。而在外僑墓園中,第16號墓也寫著巴恩士的名字,一個人怎會有兩座墓呢?後來經過墓碑碑文以及文獻史料的判斷,第16號墓是他的朋友幫他建造的,而第17號墓則是在獲得清朝褒獎後再建造的。



〈孫開華〉

  孫開華,字賡堂,湖南澧州直隸慈利縣人,生於 1840(清道光20)年,1893(光緒19)年病故,享年54

  孫開華17歲即參加霆軍成為湖南勇,後因治軍得法,紀律嚴明,遂被推薦擔任漳州總兵。到了西元1866(同治13)年,日本藉口琉球人民漂流至台灣南部,被牡丹社原住民所殺,而出兵台灣。孫開華被任命駐守與臺澎對峙的廈門,處理海務,同時招募鄉勇組成擢勝營,而牡丹社事件後到台北蘇澳開山撫番。

  而後,西元1884(光緒10)年的清法戰爭,法軍進攻淡水,孫開華率領擢勝營與地方士勇,對抗法軍。傳言,因為孫開華帶兵向來以嚴厲,當初有一士兵,在開戰前想逃跑,孫開華遂把這個士兵斬頭示眾,把頭掛在蘇府王爺廟後方的樹上,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最後在奮勇抗法軍之下,終獲得清法戰役中,清朝唯一的一場勝利。

 

 

 

自然生態

滬尾砲台有豐富的動物與植物資源。砲台的土垣、被覆及廣場有著極為多樣化的自然植被,如:苦楝、樟樹、構樹、相思樹、蓮霧樹、蒲公英、酢醬草、海綠、裂葉月見草等。因為植物種類的繁多,加上少有人為干擾,這裡吸引各種不同的動物來此覓食與棲息,如:鳥類、松鼠、蟬、昆蟲、蝙蝠等。參訪砲台除了緬懷歷史、觀賞建築外,也能享受大自然的氣氛。

  此外,在四季不同的時間造訪砲台,它也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緻,如:苦楝樹是一種四季分明的植物,春天會開著淡紫色的小花還會有淡淡清香;夏天,樹上一片綠意盎然,樹葉繁密;秋天,樹葉漸漸轉黃,種子也由綠轉黃;到了冬天,樹上會只剩下枯黃的果實,樹葉全數掉落。讓不同時間來參訪砲台的人們,在不同的季節中,感受春天的生氣、夏天的活力、秋天的詩意、冬天的神祕,會有著不同的感動。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