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凱利尼 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
義大利的大提琴家與作曲家,他生於義大利盧卡,5歲就跟著低音提琴家的父親學習大提琴,14歲左右便和父親一起受聘為維也納劇院管弦樂團工作。
本來他也有機會可以到維也納宮廷任職,但他希望可以回到家鄉,做些推廣的工作,不過也沒有受到當地的重用,於是他便轉到米蘭,因為當時米蘭是很多傑出音樂家聚集的地方。
24歲那年起他就離開義大利,到法國及西班牙,他是最早在大提琴上使用姆指把位(thumb position)以及雙音(double stop)技術的人,他對於18世紀後半期的大提琴演奏影響非常深遠,而且在海頓(J. Haydn)之前就寫下引起轟動的弦樂四重奏曲。
很可惜地,他待在義大利時間不長,不然對於義大利的大提琴的貢獻應跟柯賴里(Corelli)、塔替尼(Tartini)對小提琴的影響一般。
++++++++++++++++++++++++++++++++++++++++++
柯普蘭 Aaron Copland (1900-1990)
1900年11月14日出生於紐約,他在家中排行第五,17歲才與Goldmark開始學習對位、和聲學與奏鳴曲式。
4年後遠渡法國巴黎向布蘭沙女士(Nadia Boulanger)學習現代音樂一直到1924年,當他回到紐約,幸運的他受到當地許多財團的贊助,因此他極力推廣他在國外所學,熱心參與當地的作曲聯盟(Composition League),並常常發表文章在聯盟的刊物上,提供許多新資訊給同儕,在1926,1927及1929他再度回歐洲吸取並學習當時更新、更多的資訊。
之後他曾在紐約辦了他一系列的作品發表,並在1937-1945年之間擔任美國作曲家聯盟(American Composition Alliance)的總監,並在哈佛大學任教。
他曾於1945年獲得普立茲獎、紐約評論獎、奧斯卡金像獎(他本身也創作許多電影音樂)、耶魯大學Howland獎章…等等,並獲得多所大學 榮譽 博士學位,包括:普林斯頓(Princeton)、哈佛大學、布蘭黛斯(Brandeis)。他是第一位聞名於世的美國作曲家。
他的作品相當有美國風格,有許多好聽的作品包括:阿帕拉契的春天(Appalachian Spring)、林肯畫像(Lincoln Portrait)、比利小孩(Billy the Kid) …等等。
他另外也改編了一些美國民謠相當動聽,包括:Simple Gifts、Long Time Ago、Ching-a-ring-Chaw、Zion's Wall、At the River、I bought me a cat …等等。
++++++++++++++++++++++++++++++++++++++++++++++
塞瓦 Adrien Francois Servais (1807-1866)
來自比利時,被白遼士稱為大提琴中的帕格尼尼,他最值得一提的事就是發明了大提琴的琴腳(end-pin),讓之後的大提琴演奏者可以不用把琴放在兩膝中,而是用個可伸縮的琴腳來定在地上。
他本身是拉一把1701年的Stradivarius,當時為12000元法郎,是一個俄國的公主送他的。
另外,他有一位傑出的學生叫F. Hermann(1852-1927)是個荷蘭人,聖桑的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就是獻給他的。
+++++++++++++++++++++++++++++++++++++
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1803年出生。他的父親本身就是醫生,因此非常希望小Hector可以當醫生為職志,強迫他進醫學院就讀,但由於他真的對音樂非常熱愛,所以他就私下自作主張從醫學院退學,以便能進去巴黎音樂院唸書。
這時他氣急敗壞的父親,便拒絕給他經濟支援,Hector只好半工半讀地完成音樂院的學業,1830年完成了他最有名的作品,也就是「幻想交響曲」,曲子本身還有個副標題叫做「一個藝術家生涯中的插曲(Episode in an Artist's Life)」。
這首曲子在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史中占有相當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它的「藝術價值」還有就是他採用了許多「新」素材。(我記得我當時在音樂院上「交響曲史」時,光這首曲子就上了兩個禮拜,可見份量之重。)而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idee fixe」。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固定樂思、固定樂想」,以前的主題是在陳述作品的一開始,通常奏鳴曲(Sonata)為兩個主題(或兩組),復格(Fugue)為一個主題,但「idee fixe」是整首曲子的每一樂章中都會不定處地出現這個主題用來改變樂曲的情緒與內容,這個長且富有感情的主題表示著作曲者那因心儀一位女子而受到困擾的心。那說到關於這首曲子的這個部份,當然不免要說說其中的一段「逸事」囉!
當他還是巴黎音樂院的學生時,因他本身對文學就非常喜愛,他看過莎士比亞劇團到巴黎的公演,更加令他激動不已。同時,他還對劇中飾演當女主角的Smithson小姐唸唸不忘,而且他自己還非常執意地要「娶她為太太」。
但那時他還是個窮學生(還記得嗎?他爸不給他錢呀!),所以一個在當時紅得發紫的明星怎麼可能會喜歡上他呢?但他當然是不死心囉!屢次邀請Smithson小姐都沒回音,他真是快發瘋了,後來他投注這股「激情」花了三年,在1830年完成了這首「幻想交響曲」。
隔年,他獲得「羅馬大獎」到義大利留學,也結識了孟德爾頌。自羅馬回法國之後,他開始組織樂團,並與李斯特、華格納、蕭邦都成為朋友,但他的音樂在當時還不是很被接受。一直到晚年才在法國得到成功。他在1869年於巴黎過世。
除了「幻想交響曲」,他受歡迎的作品還包括:「哈洛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這首曲子當時是要獻給當時最紅炸子雞Paganini,但竟被帕先生嫌曲子太容易而不幫他演奏,作曲家有時真的挺難為的。)、羅密歐與茱莉葉《Romeo et Juliette》。
可能你這時候還在關心白遼士與Smithson小姐兩人後來有沒有結果,白遼士從羅馬回來後聲名大噪,Smithson小姐真的被這位「有心人」在1833年給娶回家了,然而,當時後Smithson小姐已經寥倒,背了一些債,白遼士也努力幫忙她還錢,大概是「貧賤夫妻百日哀」,因此「幸福快樂的日子」在七年後就宣告終結了。
+++++++++++++++++++++++++++++++++++++++
羅得 Pierre Rode (1774-1830)
法國小提琴家,21歲便擔任巴黎音 樂院的 教授。一邊教琴也常常巡迴演出。
19世紀初,法國小提琴影響到俄國,就是因為羅得當時擔任沙皇的獨奏小提琴家。而他最讓現代人所記得的莫過於他寫下的一本小提琴教材及多首小提琴協奏曲,都是每位小提琴學習者必須練習演奏的。
++++++++++++++++++++++++++++++++++++
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德布西是一位劃時代舉足輕重的音樂家。最初他一度希望成為鋼琴演奏家,後來才將精神投入作曲上。
他曾獲得羅馬大獎(Prix de Rome)而前往羅馬進修,但似乎並不是很愉快的經驗。反倒是之後親赴拜魯特(Bayreuth)聆賞到華格納(Wagner)音樂卻帶給他許多啟發。
隨著接觸逐漸廣泛,如世界博覽會的東方音樂與黑人的爵士樂,以及與當時的音樂家、文人與畫家之間的交往…等,都影響到他的音樂創作。
他不認為創作需要墨守成規,傾聽及愉悅才是最重要的法則。並表示色彩及隱含的節奏為構成音樂的要素。因此努力實驗各種新的音階、調式及和聲等效果,並試圖打破樂曲型式的限制,而為「印象樂派」開啟了一扇大門。
++++++++++++++++++++++++++++++++++++++
來源:印象三重奏團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