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利菁的腦瘤疾病 認識動脈瘤
正確來說,
它是在血管分叉處長出來的「囊泡」,
這個「瘤」非「癌」,卻比癌更難應付。
文/李振培
日前演藝圈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購物天后兼知名主持人利菁罹患腦瘤的消息,讓製作人、影迷與家屬難以接受,而從專業醫療判斷,利菁的腦部的確有「瘤」。這個「瘤」不是「癌」,但卻比癌更令人難以應付。
從報章雜誌上所得的消息研判,她的腦部長的是動脈瘤,與一般的腦瘤不同,並不是真正的異常細胞增生,所以並沒有良性、惡性之分,其實不應該叫做瘤,正確來說,它僅是在血管分叉處長出來的「囊泡」,只不過這種囊泡有點複雜。
◎到底腦動脈瘤是怎麼形成的?
動脈瘤形成的原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血管壁的缺損,正常的血管壁有3層結構,而動脈瘤形成之處,其管壁缺少中層結構,僅剩下內層及外層而已;第二︰必須再加上長期的血流衝擊,才會在血管分叉處爆出囊泡,這樣的過程常發生於年紀較長的成年人,或是曾經單邊腦血管阻塞者,以及腦動靜脈血管畸形者的同側血管。
◎動脈瘤有好壞之別?還是有惡性、良性之分?
正確應該說是:動脈瘤的「處理上」有難易之分。因為人體腦部裡有兩大血管系統,一為頸動脈系統,包括:前大腦、中大腦動脈及內頸動脈;一為椎體基底動脈系統,包括:後大腦動脈、上小腦動脈及後下小腦動脈。
一般來說,頸動脈系統源出的動脈瘤因靠近前大腦,處理起來風險較低,而椎體基底動脈系統,源出的動脈瘤位置較深,處理起來較困難,風險較高。簡單的說,動脈瘤產生的位置,確實影響處理的風險性。
◎動脈瘤有疾病或是身體異常的徵兆嗎?
在動脈瘤未破裂之前,是沒有任何徵兆的,除了少數巨大動脈瘤(大於2.5公分 ),會壓迫大腦組織,造成局部神經組織壞死,或是更少部分的病人因血流在動脈瘤內產生湍流,而在動脈瘤管壁發生栓塞,而這些栓塞血塊漂流出來,造成局部缺血現象,會出現類似中風症狀。
除上述情況外,其餘極大多數的病人在動脈瘤破裂之前是沒有任何徵兆的。而動脈瘤破裂時,通常會有突發性劇烈疼痛、嘔吐、頸部僵硬,甚至意識昏迷,因此常會聽見病患描述此種劇烈的疼痛,如同炸彈在腦子爆炸一樣,是前所未有的疼痛。
◎動脈瘤為何會破裂?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腦部的血管好比喻是河流,河水(血液)在正常的河道(血管)流動一切安然無事,突然有一天下起大雨(外力的刺激)超過河床(血管)可以承受的負荷時,水流量(血液)突然增多,爆出的河水(血液)就會在河道(血管)脆弱處崩塌(破裂),使得河水(血液)從此缺口溢出,造成災情(中風)。
◎如何檢測動脈瘤?
通常醫師會經由電腦斷層檢查腦部有無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同時,也可透過注射顯影劑,利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來評估,必要時,則須靠腦部的血管攝影來診斷,目前也有64切電腦斷層儀可提供精確評估。
◎動脈瘤破裂有多危險?會危及生命嗎?
一般來說:第一次動脈瘤破裂後,約有40%至50%的死亡率,第二次破裂則有70%左右的死亡率,第三次破裂高達90%以上的死亡率。
動脈瘤破裂一次後,必定會破裂第二次、第三次,也就是說萬一發生動脈瘤破裂問題時,一定要即時送醫處理。
◎萬一動脈瘤沒有破裂,需要處理嗎?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動脈瘤破裂的機率在罹患動脈瘤患者中,約每年有3%左右的機率,也就是說,若50歲的病人平均壽命為80歲,則這位50歲的病人約有3%×30年,等於有90%的機率動脈瘤會破裂,所以必定要重視這樣的問題。
但若是70歲才發現血管瘤,其破裂機率降為30%,綜合上述數據,年輕時發現有罹患動脈瘤問題時,一定要積極處理,若年紀大後才發現,則可與醫師審慎評估後處理。
◎動脈瘤的治療原則
動脈瘤屬於頸動脈系統時,風險性較低,建議以開刀方式夾取;若動脈瘤為椎體基底動脈系統時,因風險性較高,必須即時處理,建議處理的方式為金屬環栓塞處理。
由於人人皆有罹患動脈瘤的可能性,偏偏動脈瘤又沒有明顯的徵兆或與遺傳的相關性可研判,往往都要等到動脈瘤破裂後,才知道自己罹患了血管瘤。因此,民眾可以藉由顯影劑電腦斷層或血管攝影檢查發現,但仍建議民眾必須好好與醫師討論後進行。(本文作者為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副院長)
自由時報-970214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