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0 15:19:27 | 人氣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掠過窗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掠過窗外
【聯合報╱黃光男】
2008.04.10 03:18 am
 

北京過於躁進時,雪來探春,是個冷豔尋詩的時刻,要不,腳程可就跟不上了。在等待雪的京城,我如此的尋思……

腳步是越來越沉重了。蹣跚的身影,在冬季裡搖晃行進,顯得有些頭重腳輕,不諧調的步履在北京城垣內,似乎有些茫然。

我要看什麼?在尚能踽踽獨行時,北京的現代建築,還是紫禁城?有些是必然的改變,有的也坐落了數百年,從書上或現場,我的思緒隨著視覺移動,習慣了,也疲散了,好的是我又來了,沒感應的是生命風沙的吹拂。

看著碧瓦紅牆,是北海的牌坊,矗立在歷史中。這個景象已老,若沒有個亮麗的生命色彩,就像失去豔紅的玫瑰,儘管懸掛的人造花也能點綴著平淡的廳堂,畢竟會失去自然生機的招展。

哦!我明白了,在一片灰濛的天地裡,浮躁的心緒,如何能靜觀自得,如何能掌握四時佳興,需要冷卻的心思,如北京城的寒冬,期待「雪花」紛飛,希望積雪覆蓋,在胡同枯林、在宮牆飛簷上。尤其被雪漫淹的水塘,尚有幾隻寒鴉探頭,或是連串的紅燈籠,被雪畫成燈眼,紅白相映,莫非也點亮歷史與文化的光點,熠熠溫暖了寂寂長夜,似為蟄伏十年、百年文明的重現。

雪,竟然是一種思念,思念它的冷豔、清靜,也期待它覆蓋著大地彩光的晶瑩、透明。它的韻味,是詩的啟發,是仙人點化的吟唱:四林皆雪、無風閃玉、一池鋪銀,有雨落片。

北京過於躁進時,雪來探春,是個冷豔尋詩的時刻,要不,腳程可就跟不上了。在等待雪的京城,我如此的尋思。

清晨,該是明亮的時刻,但有些朦朧。

天色灰濛濛的,莫非是北京城的沙塵暴?依窗觀景,發覺應該是大霧吧!隔個時辰往外看看,證實是冬霧凝滯眼前。除了行動的車身發光外,能見度約僅百來公尺,城燈就在晨霧中乍隱乍現,像極透明渲染的水彩畫,帶有一點玄暗的水墨色澤。整座城籠罩在一種隔離幔紗的視覺中,婆娑而幽深。

這倒是個明確的景致,提供了模糊的空間,使距離成為美感的要素,因霧氣流動,活化了不動的建築體,有些已近千年,至少數百年的故宮與天壇,在大霧裡有了澄淨的機會,不論宮廷爭權,或是自然流逝,「霧」的間距,使人有了警示標的,也受到了啟發,不再唯名利激烈爭奪,而是同理心的謙讓。同時因「霧」的出現,使人想起生命的更替與循環。因為霧是輕軟的氣流,是否與迷糊一樣的使人無力,而不去計較因它的出現阻礙了進行的方向。

好比高速行駛在霧的路途上,除了減低速度外,又能罵它幾句嗎?在不對應的外表上,白茫茫飛揚在大地間,豈不是很修長的線條,或是仙女的彩帶飄揚引心動婀娜姿容,因「霧」悠然,因「霧」空明。

北京城似乎正在動手術,割除一些多的、不對稱的舊物,也移植了不少高樓大廈。天氣晴朗的城貌,一目了然。確實需要選擇可觀景點,但因霧的來臨,使眼睛有了隨意的機會。煙霧窗扉彩布,嵐氣黛色赭石,壁岩的動能,不必費神,不必煩躁,城景是那麼的莊嚴自在。

因「霧」,我看清了長安大街的人車流動量,是那麼豐富而熱鬧;也看到了紫禁城的歷史喧嘩,仍然有不解的疑問,但人世間的對錯又如何解答,是否因「霧」的出現,提供些許的提示時,才能尋找疏影暗香的興味。

「霧」的降臨,使人迷惘,也使人清靜,它是個隔離劑,在真實與虛妄之間,有「霧」的飄忽,人也該澹泊些、優雅些。霧該是神靈兼詩情的化身吧。

霧起霧散,瀰漫著京城很多的故事,何須來計較它的濃度與飄忽。

昨天的霧已飄散,帶來明亮亮的水氣,但是今早的塵煙卻顯得有些沉重。

曾在北京遇過一次沙塵暴,街上行人有的蒙著薄紗,有的緩慢張望,白天似暗夜,只有人影幢幢的蠕動,情境有些恐怖,也頓感自然力量的不可輕忽。

抖不掉滿身的沙粒,不,是沙泥,直到夜晚沐浴時,水沖出黃橙橙的黃泥,被嚇一跳,還以為身上怎地洗出膿血來。

真的!人間不安好心保護生態,大自然就不客氣地回敬了令人驚奇的怪事來。這「塵」的飄散與分離,在沙霧的源頭,細得像煙,卻可層層相疊,成為揮不散的塵埃,或塵粒。它飛流到有細縫的地方,或有毛細現象的樹葉,包括人體的肌膚,有些稱為黃沙,有些成為毛球,「塵」的體態因物而變易,說是物或是事,並沒有一定的準則。

當塵是物時,它從飛揚流動到積塵成岩的過程,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說服了它是煙的外象,而放棄了閑淡以求真的態度;當「塵」入心時,便會產生久入鮑魚之肆不知其臭,也無從了解「惆悵舊人如夢,覺來無處追尋」的依依。此時寧願「塵」封人事,也清不掉那厚厚的塵埃若憂。

北京的晚冬,街樹枯乾,黃葉盡落,是塵積為土之重呢,還是葉莖乾烈,不願沙塵著身而飄零?只覺得一排排的街樹在「塵」沙的傍晚、在枯黃枝椏上,聽到四季更替的蠕動聲,也不曾停息在視覺的觀感上。拍拍眼前的塵埃,仍然被附著一片灰灰的暈記。

塵沙不染明哲客,不知道身心欲靜,卻塵土飛揚,看著櫛比鱗次的街樓,在寒林躍雀的陪伴下,是個亮麗的新景觀,在不太有個性的建築藝術上,很期待有個明亮的色彩,卻因為塵霧的浸染,竟然都成為灰灰的暗赭深黃,此時還能朝向繁華市容趕集嗎?

有的說是為了奧運,有人卻說都市更新的必然。沒時間多想,合十期待,只求不要連飛機都受阻的沙塵暴再起,那麼「塵」的積壓或抖落,不正是人生喜樂與憂愁的寫照嗎?

「塵」像「霧」嗎?在北京作客,有時候是分不清的。

六點時刻,天色烏黑一片,在半睡半醒當兒,還以為要入睡的傍晚,隨手開著桌燈,才發覺時針已過了一轉。

北京的冬季,除了日短夜長外,寒天的景色總是烏濛濛的。此時聯想到黑幔掛在天窗的沉重,為何不來個東風掀布簾,即使是洩露一片餘光,仍然可投射在黝黑的一角,凝聚早起者視覺點,讓他有個行動的方向。

枯林待春,喜鵲躍庭,一隻或一群地上下嬉戲,莫非有喜事在前,才如此連連躍動。使人心情愉快的是投射在地面的光耀鵲舞,聲色和鳴。看著光的身段移步,在這嚴冬草枯的園林,更顯得它的堅毅。

並不是溫度的提昇,仍然處在冰點的抖動光影中,而此熱鬧場景的出現,總有個希望,也是早春前可以消受的圖影。此時心情暖和多了。

應是人們的愛心,沿街掃視可能被凍壞的幼林,以麻布裹包起來,也注意到一尊銅雕被塑膠布套住,都是禦寒的措施吧!此時無端地期待「光熱」能加深些,至少讓物我皆受關懷。

友人說,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冬季的北京,真是灰濛濛的,只要太陽露臉,光便直射大地,並且點點儲備春訊的能量,看看枯枝梢末的苔痕,不就是二月迎春的逗點嗎?春天是沒有句點的,當是受到光的引領、光的拖曳吧!

光是無私的,也是積極的,北京城的百年千年,光照時間越長,則城貌越明淨。恰似今晨天青無雲,天壇、紫禁城、頤和園都光亮起來了。如春的寶島,該有個燦爛的光照時刻吧!我不禁想起家鄉四季。

【2008/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小手力道,她舒服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夜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