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30 22:13:01 | 人氣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運動 服藥 飲食控制 可穩血糖長期疲倦 腹痛要注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活健康你我他】運動 服藥 飲食控制 可穩血糖長期疲倦 腹痛要注意

許多糖尿病患在獲知病情的那一刻,自己和家人都無法打從心裡接受。糖尿病分成兩型,第一型又稱胰島素依賴型,需終生施打胰島素,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多跟遺傳有關;第二型則是非胰島素依賴型,多半是「吃出來的」。無論是哪一型,透過飲食控制、運動、打胰島素針等都可獲得控制。
報導╱余孟芬 攝影╱施偉平、李友欽

個案一
60歲,女性,第二型糖尿病 罹病後少肉多吃菜
張阿嬤有糖尿病家族史,爸爸、媽媽也同時患有糖尿病。過去張阿嬤有喝酒、熬夜和吃消夜的習慣,肉類也吃很多。12年前突然感覺疲倦、嗜睡,整個人沒有精神,到醫院檢查時被診斷出糖尿病。現在張阿嬤很努力做飲食控制,肉類吃的很少,每餐都以蔬菜為主,青菜也都是自己種的,烹調也以水煮的方式處理,沒有多餘的調味料。此外,她作息也很規律,每天早晚外出散步、晚上9點上床睡覺,若半夜肚子餓就喝水或麥片,不吃消夜。

1.張阿嬤(後方站立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父親(左)血糖控制較差,還因此而截肢。

2.張阿嬤過去有飲酒、熬夜和吃消夜習慣,12年前突然感覺疲倦、嗜睡,整個人無精打采,檢查後才知道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3.現在張阿嬤很努力做飲食控制,每餐都以青菜為主,且都以水煮的方式烹調,不會加油和調味料。
 
4.現在家裡吃的蔬菜水果,如地瓜葉和木瓜等,都是張阿嬤自己親手種的。
 
5.晚上如果肚子真的很餓,張阿嬤不會外出買消夜吃,改泡糙米粉來喝。
 
6.現在張阿嬤血糖控制良好,只需每2天量1次血糖,每天打1次胰島素針,每月回診即可。
 

罹病後
消夜以糙米粉代替
張阿嬤過去常飲酒、熬夜、吃消夜,也相當喜歡吃肉。現在張阿嬤努力控制飲食,降低肉類攝取,餐餐都以蔬菜為主,還自己種菜,烹調也多用水煮,不添加調味料。肚子餓就喝水或喝麥片,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醫師說
定期做腹部超音波
若有第二型糖尿病家族史,或飯後或空腹血糖超過正常值,除了定期抽血檢查之外,在40歲之前可做腹部斷層掃描。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王治元


個案二
13歲,男性,第一型糖尿病 體重突減輕需當心
葉小弟是第一型糖尿病,沒有家族病史,但愛喝飲料和汽水。去年9月時,葉小弟的體重突然在1個月內狂掉10公斤,出現食欲不佳、昏睡、全身無力和腹痛等徵兆,先帶到醫院照腹部超音波,但因為沒做抽血檢查,所以未驗出血糖值異常。由於情況一直沒有改善,家人還發現葉小弟的尿液爬滿螞蟻,再次到醫院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值已飆升到500mg/dl,並合併酮酸毒血症。葉小弟戒掉飲料和零食,並勤運動;葉媽媽也將炒菜用的油改為橄欖油,並常煮苦瓜湯給葉小弟喝,不僅做便當給葉小弟當午餐,更準備葉小弟專用的代糖和營養補充飲料。

1.就讀國一的葉小弟,短短1個月內,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同時出現食欲不佳、昏睡、全身無力和腹痛等徵兆。

2.抽血檢查驗出糖尿病後,葉小弟就必須學著在學校自己驗血糖和打胰島素針。

3.葉小弟人緣好,同學都很樂意幫忙,提醒他該補充熱量,至今幾乎沒有發生過低血糖的情況。

4.葉小弟(中)常打籃球,他說懂得控制血糖,就能像一般人一樣運動。

5.只要了解自身的狀況,也能自己騎腳踏車去學校上課。

6.葉小弟在吃東西前,會參考熱量代換表,以維持血糖平穩,避免血糖過高。
 
罹病後
提醒要做血糖檢查
葉小弟第一次就醫時只做腹部超音波,因未抽血檢查,沒有驗出血糖值異常。等第二次就醫到另一間醫院做抽血檢查時,才發現罹患糖尿病。家長若發現孩子頭昏、疲倦、體重狂掉等類似徵兆時,可提醒醫師做血糖值的檢查。


醫師說
吃飯前後量血糖
青少年正值發育期,荷爾蒙分泌旺盛,會和胰島素對抗,須注意胰島素多寡,吃飯前後各量1次血糖。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王治元


個案三
17歲,男性,第一型糖尿病 體育健兒控血糖
陳同學在國小一年級時家人發現他體重減輕、尿液呈白色,且上完廁所後馬桶附近爬滿螞蟻,至醫院進行血液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一開始父親每天到校幫陳同學打胰島素針和量血糖,直到國小三年級參加糖尿病協會活動,他才學會自己打針。
目前就讀體育班的陳同學,每天固定游泳2到3小時,假日還會做重量訓練,他在運動前會先吃點麵包、餅乾,防止血糖過低,所以血糖值控制良好,幾乎沒有發生低血糖情形。剛發病時,奶奶特地為他準備低鈉少油的便當,現在陳同學自己也會節制和代換熱量,一般餐點都能吃,但不碰油炸、太甜、過鹹的食物。除了每天固定4次記錄血糖值和打胰島素針,陳同學每2個月也會定期回診,檢查血糖值和胰臟情況。陳同學更透過繪畫來表達自我想法,他認為,糖尿病患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做任何想做的事。
 
1.陳同學在國小一年級時被家人發現體重減輕、尿液呈現白色,且馬桶爬滿螞蟻,帶到醫院做血液檢查發現是糖尿病。
 
2.從小到大,量血糖已成為他每日必做的功課。每天驗完血糖會仔細記錄,給醫師當參考。
 
3.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學會自己打胰島素針,不曾有一天懈怠,也不假手他人,現在技術已很熟練。
 
4.熱愛繪畫的陳同學,常透過畫作表達內心想法。圖為陳同學拿下羅氏繪畫比賽全球冠軍作品-我最喜歡吃的食物,表達對美食的渴望。
 
5.就讀體育班的陳同學,會在運動前先吃麵包或餅乾,預防運動過程中血糖過低。
 
6.目前是游泳選手的陳同學,每天固定游5000公尺,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身體受到外傷。
 
罹病後
早睡早起勿熬夜
每天固定11點上床睡覺、6點起床的陳同學,沒有熬夜的習慣,有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若每天睡不到6個小時,危險機率是睡滿7、8小時者的2倍,所以要有規律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睡眠不足。

醫師說
自己算熱量運動量
運動是控制血糖的因素之一,每天運動30分鐘可幫助血糖控制,運動類型的選擇可依個人健康狀況而定,運動強度的計算是(200-年齡)×0.7,可以自己算算看。
和信醫院營養師 王麗民

 

個案四
19歲,女性,第一型糖尿病 胰島素幫浦較省事
曾同學是第一型糖尿病,9歲時突然出現體重下降、無力和嗜睡等情況,到了晚上卻睡不著覺,還一直想要喝水和甜飲,家人帶到小兒科檢查,當時卻沒有診斷出糖尿病。直到有一次外出戲水時,感覺到腹部絞痛,突然呈現半昏迷狀態,送醫急救後,才發現是糖尿病併發酮酸毒血症。
曾同學每天必須施打4次胰島素針,也固定做血糖監測,現在她改為使用胰島素幫浦,只需把偵測儀器帶在身上,3到4天更換1次藥劑即可,減少許多困擾。而同時也在飲食上做控制的曾同學,已經把食物代換表記在腦海中,但難免會嘴饞,若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曾同學也懂得代換熱量,避免讓自己的血糖過高。曾同學表示,只要血糖值控制平穩,糖尿病患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運動、逛街、出遊,生活上不會受到什麼限制。

1.曾同學在9歲時突然出現體重下降、無力和嗜睡等情況,常趴著寫作業,但家人當時帶到小兒科檢查時,卻沒有被診斷出糖尿病。
 
2.有一次外出戲水時,突然呈現半昏迷狀態,送醫急救才發現是糖尿病。自此之後她每天須施打4次胰島素針,也固定做血糖監測。
 
3.曾同學改用胰島素幫浦後,只需把偵測儀器帶在身上,3到4天更換1次胰島素藥劑即可,減少許多困擾。
 
罹病後
應建立正確心態
曾同學到現在仍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曾經在學校裡躲在廁所打胰島素針,被同學發現時取笑是在施打毒品,讓她非常害怕告訴別人自己的病情。曾同學認為大家應多認識糖尿病,明白這並不是什麼重病,給予病友幫助,讓患者有把病情勇敢說出來的一天。


 醫師說
飲食調配有方法
若這一餐的碳水化合物超過200卡,那麼下一餐就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可一次攝取過量,容易使血糖飆高。
和信醫院營養師 王麗民


蘋果日報-970430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