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上)】平等共尊才能和平共存
2008/3/15 | 作者:星雲大師
關於平等的主張,自古有之,但終未能究竟切中時弊,解決問題。今以佛法的「生佛平等」、「性相平等」、「自他平等」、「事理平等」、「空有平等」的原則,謹提出四點意見來說明對平等的看法:
第一、平等必需要人我共尊:
先賢曾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平等不是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對方就範,而應該顧及對方的尊嚴,唯有人我共尊才能達到彼此平等的境地。像東西德過去的隔離、現在南北韓、巴爾幹的分裂,彼此劍拔弩張,一直無法達成和平相處。但到一九九○年,西德對東德的尊重包容,柏林圍牆倒塌以後,人民心中那道無形的圍牆隨之冰消瓦解,從此大家在人我平等共尊的理念下,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南北韓、台海兩岸、以阿之間,如果彼此尊重,人我無間,則和平又那會遙遙無期?
在佛教教義裡,對於不同國家、種族、階級、性別、年齡的人們,也最能賦予尊重,平等對待。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陀喊出:「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主張。正因為佛教擁有「人我共尊」的平等特性,心物一體的平等主張,因此在僧信兩眾攜手合作之下,佛法得以迅速風行印度,乃至流傳世界,也都能與當地文化相互融和,相互尊重,在歷史上唯有佛教在流傳的過程中未曾發生過戰爭流血的衝突。可見人我共尊是平等互惠的基石,也是和平進步的良方。
佛陀當初在證悟真理時,第一句宣言就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由於因果業報的千差萬別,在智愚美醜、貧富貴賤上有所不同,但論及全眾生的本體自性,並無二致。這就好比三獸渡河,足有深淺,但水無深淺;三鳥飛空,跡有遠近,但空無遠近。我們應該以悲愍的胸懷來看待眾生的苦難,以人我共尊的平等角度來包容彼此的差異,這才能促進和平!
第二、平等要彼此立場互易:
佛陀告訴吾人,必須要視人如己,一切眾生皆如羅←羅,必定能愛人如己。經典上也一再提醒我們,見到別人苦難,要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設想,假如他是我,或假如我是他,如此立場互易才能建立自他平等的相處。能平等相待,世界怎會不能和平?
我們見到一個身體殘缺的人,有我優你劣的心態,怎能達到平等的尊重?必須要想殘障的是我,立場互易以後,自然心境就會不同。
將社會上的醜陋缺失,看成與自己有關,自然不會排斥,自然會以慈悲胸懷,以平等觀念去對待。所以唯有人我互易,異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和平共存。
在《法華經‧譬喻品》的火宅喻故事中,瞎子、跛子各有殘缺,卻各展所長互助合作,所以能一起逃出火窟,倖免亡身之難,但同為一蛇之身首尾之間卻由於互有排斥,不能相容,所以同歸於盡。眾生與我名雖有殊而體不殊,惟有互易立場,彼此成就,才能發揚平等的真諦,自利利他,這都在我人心念一轉,平等現前,尊嚴必見,有何不能息爭和平!
第三、平等因為是萬法緣生:
宇宙萬有不過是個因緣和合的假相,離開因緣,了無所得。一朵小花,必須要陽光、空氣、水份、土壤等因緣和合而開;一棟房子,也要有鋼筋、木材、水泥、磚瓦、工程師的構思等有形無形的因緣條件才能建成;工商企業則要先籌集資本、調查市場、改良品質、研究促銷,生意才能順利開展。在我們生活境遇中,無處不是因緣:父母生養我們是血親因緣;師長教育我們是學問因緣;農工商賈供養我們生活物品是社會因緣;出門乘坐交通工具是行路因緣;觀賞娛樂節目是視聽因緣珥珥人們若離開因緣,任誰也無法生活下去。
佛教的因緣果報,正是說明宇宙人生真理的關係。例如:說到時間,必定是有過去到現在才有未來;說到空間,有了東西南北方向才有中心;說到人間,有了你我他,人才能建立共存的生命。這說明:人我彼此相依,互生互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緣生緣滅,彼此互為相等。能明白萬法緣生的道理,才能從差別中求取平等,才能從矛盾中求取統一,發現一如的真相。
世間諸法雖有相狀力用上的差別,但究其法性,則是一味平等。懂得因緣法,認識自他存在離不開因緣,則處處種好因,時時結好緣,人生必能有好因緣凡事無往不利。所以即使是一人一物,一草一木,即使天涯海角的點滴事物看似與我無關,卻都是我們生活上的恩惠,重要的助緣,我們也要心懷感激,時思報答。人人能平等對待萬物,廣結善緣,則世界焉有不能和平之理?
第四、平等真義乃一多不異:
一般人喜多厭少,以致比較、計較,起惑造業,這個世間也因而紛擾不斷。其實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異,性相圓融。因為萬法一如,同體共生。隨舉一法,都與全體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小國盧森堡或新加坡的總統到歐美訪問,大國如美法總統,也一樣要親臨機場迎接,以表尊重。因為不管國家大小,人民多寡,在一個同盟之下,價值是一樣的,此即是一多不異的平等真義。
南美的巴西,擁有一片廣大森林資源,具有調節地球上氣溫的作用,聯合國曾明文規定,要巴西保護這片森林,不得任意砍伐。這雖只是在巴西國內的一個定點,但卻可以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環保存亡。
我們常看到世界各地有著幾十萬人或幾百萬人的示威遊行,過程都非常激烈,但只要為首的領導人,登高一呼,立即可以解散;一個獨裁暴君,萬千群眾亦可推翻;可見其中一多的關係並沒有分別。
一棵尼拘陀樹的種子埋在土裡,經過灌溉施肥,可以結出萬千果實;道家也說:「道生一,一生二,二能生三,三生萬物。」一句話、一件事、一個人、一本書,甚至一個念頭,都可以決定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的命運,因為「一」具有眾多的背景,因為「一」可能是眾多的起因。
平等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強尊重弱,以有尊重無,以上尊重下。平等是當然的習慣觀念,世界在平等的觀念之下,必定能獲致和平。
現在我們能夠昧著良心,把眼耳關閉,任世間沒有光明只有黑暗?沒有善美只有罪惡?沒有和平只有仇恨?所以我們不得不以「平等共尊」呼籲世界要和平共存!
(第五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地點:法國巴黎)摘錄自《當代人心思潮》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