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9 20:06:01 | 人氣1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家在何方?請往思念之城!◎克蘭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家在何方?請往思念之城!◎克蘭泰
 
 刊載日期:2008-09-19  
 

 十年前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她與她的生活│女性生活紀錄片影展」,我第一次接觸李靖惠導演的作品《家在何方》,那是一個討論「家庭照顧」議題的代表作品。導演拍攝的對象是最親近的家人,讓自己老邁的外公和外婆入鏡,清楚交代自己舅媽如何從負擔侍候公婆的傳統媳婦角色掙脫,一番天人交戰後決定將公婆送往安養院的過程。
影片內容鎖定大家都很熟悉的場景,是釵h家庭或女人終將碰到的難題。沒有自我的期頂P夢想,可以專心專職相夫教子侍候公婆的婦女其實已越來越少,釵h結了婚的女性得奔波於職場與家庭,淪為蠟燭兩頭燒。《家》片推出的時候,這樣的女性困境已經討論了好幾年。這期間,台灣歷經了高度都市化、一波接一波的婦女運動,以及照顧工作資本化。結果,原來的照顧者抽離之後,小孩托育是個問題,老人照顧也是一個問題。《家》片最後一個鏡頭,就是導演的外公與外婆因為「可自理」與「不可自理」的因素被送到兩個不同的安養機構,輪椅上的外公向臥床的外婆告別剎那,輕輕吻了她的臉頰,兩人痊y滿面……。
而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再度有機會欣賞到李導演的作品《思念之城》,片中描述一群安養院老太太們最後的生命歷程。該片的場景雖不是開發大片山坡地的豪華安養中心,也不是很差的那種地下室監牢。然而,在這一座市區安養院裡,我們看到不分本省阿媽或外省婆婆,揪扯著心熬過最後的人生階段,口渴叫破喉嚨沒人奉茶,日光燈照得夜裡無法睡覺,耳際迴盪的不是病痛呻吟就是夢中囈語;一個老太太想清靜,卻連廁所邊的潮濕空間都搶不到;屋子內的看護操著來自東南亞或中國內陸婦女的口音,如此陌生,又如此遙遠,……。
其中一位主角小張奶奶原本是活潑開朗的個性,喜歡交朋友和跳舞,住進安養院後的心中鬱卒可想而知。剛開始拍片的時候,小張奶奶就抱怨安養院裡「沒有談得來的,……,悶死了,……,相不相信有一天我會從五樓跳下去……。」片子拍到了一半,一聽說小兒子要舉家搬到加拿大,小張奶奶對著鏡頭頻頻探問:「靖惠,我該怎麼辦?妳說我該怎麼辦?」
片末,鏡頭帶到了透著微光五樓窗口前的一把四角拐,這把觀眾已經很熟悉的助行器,自此永遠地失去了它的主人。
台灣在一九九三年因為老人人口突破百分之七,進入了所謂高齡化社會。原預估二○一○年達百分之十的老人人口比例於去年提早到來,老人化的速度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沒錢的老人一個月領三千,或淪為遊民;有錢的老人也不見得能掌握經濟自主權,就算花大錢,……還是有可能連「一杯茶都不可得」!
從《家在何方》到《思念之城》整整十年了,一個政權上台又下台,原來的政權重新執政,又一批中年人晉升為老年人。台灣社會的家庭照顧工作重擔如果說在這期間有什麼改變或進展,那就是逐漸交付到了瑪麗亞和娃蒂的手中。
於是,台北電影節之後,我經常在夜裡打開家裡客廳的音響播放六十六歲才出第一張個人專輯的林承光《昨夜青春》,選定重複播送著小張奶奶最喜歡的一首「恨不相逢未嫁時」,悵然地一遍遍聽著,再聽著,……。
那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畫面,拄著四角拐的張奶奶站在李導演手中的攝影機前,宣洩情緒般啞著嗓忘情唱著,「……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苦痛,盡在不言中。」※
 

 


來源:更生日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詩主義》另一種反傳統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內心世界 ◎沙靈

(悄悄話)
2012-01-21 01:20: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