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尋找人生的答案(2之1)◎歐宗智
刊載日期:2008-09-28
(一)近代敘事史詩
羅曼‧羅蘭稱讚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一八二八│一九一0)百萬餘字的大河小說《戰爭與和平》(寫作時間:一八六五│一八六九)是「我們的時代底最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里亞特》」(《伊里亞特》為古希臘荷馬史詩)。此書主要以一八一二年法俄戰爭為時代背景,作者譴責拿破崙發動侵略,表現俄國人民反抗強權的勇氣,讚揚其愛國激情和戰鬥精神,肯定了保衛家國的正義性。在龐大的敘事結構中,以三個俄羅斯貴族安德烈、皮埃爾和娜塔莎為核心,敘述他們在戰爭與和平的年代裡,經歷生活中無數苦痛之後,終於體悟人生真諦的故事,同時隨著主角的命運軌跡,展露十九世紀初期俄國社會與政治的變遷,探索俄國貴族的命運和前途,替歐洲近代歷史最動盪的時期留下真實的記錄,整體架構宏偉,人物超過五百名,線索眾多,氣勢磅礡,是難得一見的大河小說。
在作品風格上,《戰爭與和平》既有平緩的記敘,又有昂揚的抒情,是寫實與浪漫的結合;既有細致的心理刻劃,也有激烈的辯論和層次分明的說理,堪稱多元藝術手法的呈現。此一鉅著問世以來,無論從量或質來看,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二)大時代的人生
十九世紀初葉,法國拿破崙旋風橫掃歐洲,俄國很多充滿理想抱負的年輕人,他們愛拿破崙一介平民卻攀上歷史巔峰的勇氣與才華,欣賞拿破崙標舉「自由、平等、博愛」的干雲豪氣,卻也痛恨拿破崙斲傷民族自尊地征服其他國家。《戰爭與和平》寫的正是這樣的大時代,已婚的俄國貴族安德烈,厭倦社交生活,感到不幸福快樂,乃拋下懷有身孕的妻子麗沙,從軍作戰。安德烈的好友皮埃爾,是伯爵的私生子,備受寵愛,伯爵去世後,繼承龐大家產,生活則欠缺目標,毫無主見地娶公爵之女海倫為妻,然海倫不守婦道,令皮埃爾莫可奈何。在前線作戰的安德烈身受重傷,死裏逃生,回到家,妻子麗沙難產,生下兒子之後不幸死亡,這一生一死使得安德烈厭倦於人生的奮鬥,不肯回到軍中。相反的,皮埃爾疑心妻子不貞,怒而與人決鬥,決意與妻分居,這期間,皮埃爾因緣際會,認識到上帝的存在,加入「共濟會」,不再空言理想,他變成了為別人奉獻的實踐者。
三十一歲的安德烈原本過著平靜無爭的生活,無意間認識天真可愛的羅斯德伯爵之女娜塔莎,內心重燃青春熱情,希望與娜塔莎結婚,走出黯淡的生活,但遭安德烈老父非理性的反對,結果互讓一步,同意一年後再結婚,安德烈隨即重回軍中。只是娜塔莎才十六歲,心性未定,不知道什麼是真愛?經皮埃爾妻子海倫兄長寇楠通的勾引,娜塔莎竟要求安德烈同意退婚,並打算跟寇楠通私奔。詎料寇楠通早已結婚,受騙的娜塔莎因而病倒。皮埃爾勸安德烈寬恕娜塔莎,再次求婚,遭安德烈拒絕。娜塔莎心情低落,服毒自殺獲救,直到信仰上帝,才慢慢恢復正常生活。另一方面,皮埃爾像抓住浮木般將自己埋進宗教事務中,像要透過這些事情幫助自己脫離人世間的苦難。但他察覺現實的醜惡,巨邸、漂亮虛榮的太太、社會地位、宗教界地位……等,這一切只讓他徹底厭惡,於是狂歡、酗酒、徵逐女色,過著逃避、墮落的日子。
俄法戰事慘烈,安德烈再度身受重傷,沒想到令他痛恨的寇楠通亦從軍且受傷截肢,同時接受醫療的安德烈起憐憫之心,選擇了饒恕和愛。莫斯科大撤離時,娜塔莎眼見亂局,突然湧出熱情,認真投入工作,放棄財產,換取士兵生命,也因此與安德烈在鄉間重逢,得以看護安德烈,讓安德烈了無遺憾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留在莫斯科的皮埃爾一度計畫暗殺拿破崙,但弗悗咻芋C後來皮埃爾被法軍所囚,幾次目睹槍決與屠殺,徹底摧毀他對人性的信念。所幸認識主張「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的囚友卡普能,讓他重新對生活恢復信心。終於,皮埃爾獲救了,娜塔莎的弟弟彼雅卻死於這次的營救戰役。
戰爭結束,皮埃爾回到莫斯科,聽說妻子海倫死於感情生活過度複雜導致的疾病,他反而有著獲得自由的快感。皮埃爾拜訪娜塔莎,談起安德烈以及彼此生活的點點滴滴,深入認識對方善良的心靈,兩人最後結婚了,這一對歷經生命波折的大時代兒女,懂得真愛並珍惜一生。
(三)重視主題內涵
托爾斯泰曾說:「為了作品的美好,就必須喜歡其中主要的基本思想。」可見托爾斯泰對小說主題內涵之重視,深具人道主義精神的他甚至把反映全人類的利益,以及揭示人民彌足珍貴的內在意識,做為他文學創作的追求目標。
生命究竟有無意義?有無價值?人生的目的究竟為何?古今中外,多少哲學家思索著此一系列問題,卻始終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解答,人們因此而苦悶不已。當然,有思想的作家總是不斷在思考人生,探索生命,誠如文藝批評家姚一葦所言,一個好的小說家,必定是「廣義的哲學家」,而且對人生有所體認、有所闡揚。讀者藉由其作品發現人生的真諦,作家於是乎發揮了指導人生的弁遄C小說的表現,實際就是作者的整體內涵;由作者的思想人格即可知其作品,由作品亦可窺作者的人格。《戰爭與和平》可貴之處,在於托爾斯泰藉由安德烈、皮埃爾和娜塔莎的際遇,引領讀者一起尋找人生的答案。(2之1)※
來源:更生日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