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杜姊家有兩寶,因為她跟七十多歲的老媽和八十多歲的老爸同住。
我家奶奶不信邪 說細菌拿給她看
有一天,她在浴室洗頭,兩老正準備吃晚餐。她隱約中似乎感覺他們正在吃「好料的」,一會兒聽到老爸說:「拿那個老虎鉗來開。」敲了幾聲又說:「不對不對,要用尖嘴鉗才對。」折騰了半天,陸續拿出扁鑽、小扳手,甚至大扳手都出來了。
杜姊一聽,不得了,心想會不會出了什麼大事,趕快用毛巾包了頭髮走出浴室,一看桌上擺著一個罐頭,所有道具出籠,就為了要打開那個罐頭食品。杜姊拿出開罐器,輕鬆的幫兩老解決了難題。
我們家也曾有兩個「老寶貝」,也有很多趣事可說,尤其是我家的老奶奶,生性固執又強橫,頗有「無知者的傲慢」架式,故事的衝突性就更高了。
最經典的故事就是「細菌」事件。老奶奶常常一邊切菜一邊咳嗽,我告訴她不要這樣,會有細菌,咳嗽要向旁邊或後面咳,不然會傳染疾病,老奶奶一聽有「細菌」就火大了。
她生氣的說:「細菌,細菌,你們一天到晚都說有細菌,你們以為你們有讀過書,想騙我沒讀過書的人,細菌在哪裡?拿出來給我看看。」我們確實一時拿不出細菌來證明給她看,只有語塞。
隔了不久,她餵食感冒的孫子,又用同一支湯匙餵孫女,結果第二天孫女也感冒,扁桃腺發炎。
這時候她才感覺到「細菌」這個東西似乎確實存在,但她還是很疑惑,「細菌」到底長什麼樣子?怎麼長出來的?
右邊插孔要讓她 說插來煮飯最香
另一件是「插座」事件。廚房的插座有兩個插孔,夏天天氣熱,我準備煮綠豆湯消暑,當我要把插頭插上右邊插孔時,她趕緊來指示我,不准插右邊,要插左邊的插孔。我說左邊右邊不是都一樣嗎?她說:「才不一樣,右邊插孔煮飯比較好吃,等一下我煮飯要用。」哈!還有這種事,真是服了她。
更勁爆的是「遙控器」事件。有一天,老奶奶躺在客廳看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我想換頻道看,卻找不到遙控器,這時,她醒了,我說:「遙控器呢?」她從她外套的腋下拿出遙控器。我說:「幹嘛放在那裡?要用找不到。」
她說:「它轉不動,我給它取暖一下,等一下就好轉了。」我說:「那是電池沒電了,要換新電池了。」她說:「胡說,那是天氣冷,它怕冷,所以不想動。」
第二天,我又找不到遙控器,問她遙控器呢?她說:「天氣冷,我怕它又不想動,拿去後院曬太陽了。」碰到這樣的「天才老奶奶」,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還有,黃昏時候蚊子多,老奶奶在紗門門把掛上毛巾,規定家裡每個人進門時,一定要用那條毛巾,由上而下揮三下趕跑蚊子,才可以進門。
起初,我們都照辦,後來一研究,才發現原來奶奶年老動作慢,「呀」一聲拉開紗門,要半天才進得了門,當然蚊子也跟進來了。她「將心比心」,以為每個人都跟她一樣老、一樣慢。
她感嘆交通事故 說幹嘛外出冒險
我們家的生活節奏,都是老奶奶在掌控,當然快節奏、高效率,那是一定要的啦!大人下了班、孩子放了學,回到家,全家立刻總動員,進入另一個戰場。只聽見她老人家一會兒吆喝:「你還不趕快去給我洗澡!」接著呼喊另一個:「你還不趕快去收衣服!」「你還不快點寫功課!」「你還不快點……」全家因此「雞飛狗跳」,也因此,我們全家都是「第一」。
不管何時何地,在左右鄰居中,我們家永遠是第一個煮好飯和吃完飯的、第一個全家洗完澡、第一個全家看完電視睡覺的。
過年時,我們家也是第一個辦完年貨、第一個祭拜祖先,連除夕夜第一聲鞭炮,也是我們家先放的。總之,愛拚才會贏啦。
如此高效率的中央控管、高品質的生活保證,可見老奶奶的智力也是高人一等的。相較於別人的老年癡呆症,我們家的老奶奶應該可算是「老人精明症」。她雖然目不識丁,但凡事只要進入她的「電腦」,那就萬事OK了。
比如家中收到紅白帖,只要告訴她時間、地點、何人、何事,她都會幫你牢牢的記住,並且隨時隨地提醒你,絕不會讓你錯失任何重要日子。
大概曾飽受戰亂之苦,老奶奶超沒有安全感的,跟「杞人」可以結拜兄妹了。只要家人出門遠行,她就每天從早到晚碎碎念,直念到人平安回家為止。而對交通事故,她總是感嘆:「唉!那些人為什麼不好好待在家裡,非要跑到外面去『冒險』呢?」
我們家的老寶貝勤勞又節儉,認真又「雜念」。衛生紙一次用半張,衣服愈破舊她愈喜歡,說是輕薄透風,家裡用的東西因此都是「骨董」,她捨不得丟,讓人不知道要愛她好,還是怕她好。
不知別人家的「老寶貝」,是否也像我們家的「老寶貝」一樣活得精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