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17 22:51:04 |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水滸人物圖譜】呼延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水滸人物圖譜】呼延灼 
 
  2008/11/17 | 作者:吳桃源/文 陳洪綬/圖
 
  宋江在高唐州殺了高廉(高俅兄弟)後,高俅派出呼延灼前往梁山圍剿宋家軍。這「呼延灼」按《水滸》第五十四回的介紹是「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和柴進上場時介紹他為「後周柴世宗嫡派子孫」(第九回)是如出一轍的。

但也因此很多《水滸》專家據此研究呼延贊的後代,其結果當然是找不到呼延灼這個人,就像柴進果真是柴世宗的後人,其丹書鐵券怎麼到後來全然不管用了呢?

小說畢竟是小說,即使在呼延贊的子孫中能找到呼延灼,這呼延灼後來投了梁山又受招安,怕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不過在小說中,這「呼延灼」卻是個起承轉合的角色,沒有他,宋江還一時收攬不了十幾個兄弟上山,由此可知呼延灼的舉足輕重。

呼延灼前往梁山圍剿時,有兩位先鋒隨行,韓滔與彭←。第一回合呼延灼雖以連環馬大勝宋家軍,彭←卻為一丈青鉤下馬來,很快降了宋江。接著再由砲手凌振上場,以飛天火砲直轟梁山泊寨柵。此時吳用建議派出水軍先捉凌振,而湯隆亦獻計請出徐寧的鉤鎌鎗法破連環馬。

果然此二法一出,不僅凌振於水底被捉,先鋒韓滔亦馬失前蹄,為鉤鎌鎗所敗,呼延灼只得一人轉投青州。故事發展至此,算算已有三位軍官(彭←、凌振、韓滔)同時入了梁山,這不是拜呼延灼所賜嗎?

呼延灼往青州後,慕容知府請其先代為掃蕩桃花山的強盜李忠、周通,再剪除二龍山的魯智深、楊志、武松(此時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亦入夥),以及白虎山的孔明、孔亮兄弟檔賊人。結果反使三山合做一處,再由宋江相助,殺了慕容知府全家,已成孤軍的呼延灼也只有上山一途。這第二批藉呼延灼上梁山的,則有十一人之多。若再加上第一批的軍官三人以及呼延灼本人,從五十五回發展到五十八回的《水滸》故事,竟一口氣將十五人送上梁山,實在不可思議。

呼延灼上梁山後,排名右軍寨內第一。宋江打北京時,成為左軍頭領。後收攬關勝上山,居功厥偉,迅速升為梁山五虎將(另四人為關勝、林沖、秦明、董平)的地位。明顯看出入夥後深受宋江器重。

梁山軍受招安後,第一戰前往北方征遼(契丹),呼延灼因力擒兀顏小將軍,使遼兵大敗。此後無論打田虎、剿王慶、討方臘,呼延灼都一路神勇,直至受封為御營兵馬指揮使後,還再度於一百二十回領軍出戰大金,破了兀←四太子,殺至淮西才陣亡。

看《水滸》作者如此慎重安排呼延灼的一生,應是以宋太祖時期的大將呼延贊為標的,描述當時北宋屢為契丹所敗,而呼延贊因奮勇殺敵,復仇雪恥,成為史實中的真英雄。《水滸》作者藉此引發出一段靈感,創造了呼延灼這個小說中的英雄。

無論是呼延贊或呼延灼也好,畫家筆下雖按「開國功臣」將其描繪成「先朝良將」,可是他的「家傳鞭法」(鐵鞭或雙鞭)卻不見了,代之以佩劍,不知是何道理?不過整體來看,從頭盔、落腮鬍、戰袍、佩劍到內搭的繁複軍服,不僅疏密有致,還讓人有一種威風凜凜之感。和之前楊志與索超的圖相較,陳洪綬抓住了這些軍官的神韻,也賦予了該有的尊重。

當然最難得的是,呼延灼的圖檔經過四百年的傳遞,表情、帽飾與劍穗的紋路竟然還如此地清晰,可以想像,當時的木刻家將平面繪畫轉換成立體版畫的心情是多麼的慎重,而如此繁複的雕刻過程亦使一刀一筆之間成為永恆。

看陳洪綬的《水滸葉子》圖,也讓我們再次向當時的鐫刻家黃一中先生致敬。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