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14 19:22:10 |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奇聯妙對】四季入聯平添妙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奇聯妙對】四季入聯平添妙趣 
 
  2009/5/14 | 作者:展華
 
  對聯是中國的國粹,古往今來,一些文人墨客喜歡把「春夏秋冬」四季,恰到好處地嵌入對聯中,增添趣味性和藝術性。

聯壇曾流傳一副深度相當的妙聯: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

此聯用複姓「夏侯」、書名《春秋》、地名「南京」、劇目《西廂(記)》與四季、四方巧妙結合,令人拍手叫絕!

清代大才子紀曉嵐入翰林院時,太監總管見他身穿皮袍,手拿摺扇,覺得好笑,便問: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能讀否?

出句嵌春夏秋冬四季。「春秋」一詞,既表季節,又指孔子所著《春秋》。紀曉嵐聽出老太監是南方人,便以對聯形式回答:

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對句嵌東南西北四方,「東西」一詞既表方位,又隱指太監下身,對得絕妙!

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歎也工對句,有位聯友出聯求對: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

金聖歎巧妙運用「春夏秋冬」四季嵌入聯中與四個方位相對:

少老頭,坐睡椅,由冬至夏讀春秋。

上聯的「東西」是化方位詞為名詞,下聯的「春秋」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化季節詞為古籍名,這樣精妙的對聯並不多見。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調元也善於對句,有一年他與夫人久別天涯,夫妻重聚時,夫人情不自禁吟出上聯:

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黑夜盡頭方見日。

李調元聽罷,也以同樣心情吟對: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暑暑涼涼,嚴冬過後始逢春。

聯中嵌入「春夏秋冬」,並用反復、重疊手法表達悲歡離合的真愛摯情,至今膾炙人口。

清乾隆年間,江西萍鄉才子劉鳳誥進京趕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揚,乾隆皇帝親自出對試其才: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才華橫溢的劉鳳誥應對: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為探花郎。

一個以四方星宿巧出奇題,天子天象,氣勢不凡。一個用四季名花應對,尤其後三字的「探花郎」一語雙關,令人擊掌讚歎!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