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酸甘油脂偏高,多見有動脈硬化問題。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常見血管糜樣病變,包括糖尿病患、肥胖等族群都是高危險群,應經由定期檢查了解血管健康狀況。中醫針對降血脂調理,可從化痰袪瘀著手,同時患者應配合飲食習慣的調整。
中醫師林高士表示,有些高血脂患者不一定會有症狀,經過檢查三酸甘油脂偏高,但膽固醇可能呈現標準狀況,但不表示血管健康就沒問題;有時會兩者都偏高,有時會一高一低狀態,都是屬於血管健康不佳的表現。
除了遺傳,長期日常飲食影響如喜歡吃高熱量、高油脂等食物,都是常見的影響因素。中醫認為,高血脂患者多見有「痰」、「瘀」現象。所謂痰是指異常分泌物在組織停留的狀態,也就是中醫常說的「痰飲」。而瘀多指動脈硬化,造成血流量不暢的現象。
林醫師表示,中醫辨證治療上,針對「痰阻型」患者,多見伴隨腸胃功能差,肚子易脹氣,舌質白,脈沉,可用香砂六君子湯調理。若屬「血瘀型」患者,常見血管通透力較差,舌偏紫,有紫斑,脈沉,治療可用桃紅四物湯調理。此外,常應用於降血脂作用的藥物,還有如澤瀉、山楂、合首烏、女貞子等。
醫師建議高危險群患者,日常保健最好每3~4個月就進行檢查,了解相關數值變化,針對高血脂的問題進行良好的控制;同時多運動、飲食節制,避免吃肥肉、內臟類食物,糖類食物也應控制。可選擇多吃些如木耳、洋蔥、柿子、綠色蔬果等,控制膽固醇也有助血清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