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04 16:46:10 | 人氣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初明集】士人之「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初明集】士人之「吹」 
 
  2009/12/4 | 作者:楊昌年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匡超人,一生可說是「前恭後倨」。早年他流落異鄉,擺個小小測字攤糊口,手裡卻拿著一本書在看,馬二先生發現他看的正是自己新選的「三科程墨持運」(相當於現在補習班所印的升學指導,便利應試的)。陋儒馬二先生一見心喜(不但是物以類聚,甚且是欣逢知己),掏出銀子助他返鄉。返家之後他的表現可圈可點,孝親勤讀,幸遇知縣李本瑛提拔,中了秀才。其後李知縣去職,失去庇蔭的匡超人進入江湖,結交了一批「假斯文」、惡棍,耳濡目染,性行改變。做假證件,替人代考……及至李本瑛入京任官,書函來召,匡超人步步青雲,棄糟糠於不顧,娶了李本瑛的甥女。考取了芝麻綠豆大的「教習」。返鄉取結,大顯威風。連恩公馬二先生在他口中也不算什麼:「這馬純兄理法有餘,才氣不足,所以他的選本也不甚行。選本總是銷售量為主,若是不行,書店就要賠本,惟有小弟的選本最行,連外國都有賣的。」(時代背景是清季乾隆,真不知那盛行科舉的外國是哪一國?)。

吹牛吹多了難免言多必失露餡,他說:「這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都是小弟,都在香案上香火蠟燭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座客牛布衣忍不住指出先儒是已經去世的儒者。這陷溺已深的劣儒匡超人還要紅著臉分辯:「不然!所謂先儒者,乃先生之謂也。」《外史》刻畫「士人精神之漂泊」,或許「謊話說過九十九次就成真話」,明心的讀者們無人不知是假,只有窮吹胡誇者仍然自以為是。

《外史》以士為四民之首,士人的言行對一時代影響鉅大,之所以盡寫文士之醜,用意在針貶糾正,希望能引起警惕,使士人性行復歸於正。總以為到了二百餘年之後的現代,士人們應該有所進步,不會再蹈覆轍了吧!而現代社會的士人實錄竟也多有大謬不然者,其中有的很像是匡超人的翻版,言談之際,千方百計找機會吹噓自己。吳敬梓所拈出的士人之吹,有沒有治病良方?總該不會是人類共業,永垂千古的宿命絕症吧?!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夜間列車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雲淡】風的輕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