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5 17:09:00 |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難下決定 低自尊 恐罹慢性憂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難下決定 低自尊 恐罹慢性憂鬱
甲狀腺低下 腦瘤易混淆
2010年01月25日蘋果日報
慢性憂鬱症會持續2年以上的低潮情緒,佔所有憂鬱症的1/3,比例很高,但診斷不易,經常與其他疾病搞混。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門診中近日有位65歲罹患憂鬱症15年的男性,但吃了15年的藥都不見好轉,後來做了抽血等內分泌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甲狀腺低下所導致的憂鬱。提醒若發現親友出現憂鬱情況,不要諱疾忌醫,盡早診斷可找出明確病因而治療。報導╱楊琇雯 攝影╱高大鈞


造成慢性憂鬱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原本的憂鬱症經治療後留下殘餘症狀,也可能是躁鬱症第二型,或是小血管梗塞、腦瘤出現後造成神經物質分泌不足,而有憂鬱情況。賴德仁醫師提醒,有些憂鬱症患者排斥用藥,怕造成依賴或沒效而白白吃藥,但其實治療的黃金時期是症狀開始的90天內,盡早開始治療可有較好的成效,甚至可用換藥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組合。


先了解

2症狀以上速就醫
以下數種症狀中,若至少出現2項以上,且持續2年憂鬱的天數比非憂鬱的天數多,就可算是低落性的情感疾病,有可能是慢性憂鬱,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找出明確病因接受治療。

 

 
吃過少或過多

 
活力低易疲累

 
感覺生活無望


 
易失眠或嗜睡

 
低自尊

 
很難做出決定

18到44歲感受強

 
 
賴德仁醫師表示,近幾年來門診觀察發現,患者一出現憂鬱症狀時,就醫意願明顯比過去強烈,例如2005年的門診統計罹患慢性憂鬱症人數是1998年的3.2倍,其中又以18到44歲的族群成長最多,表示在面對生活、工作、家庭壓力的此一年齡層,最容易感到憂鬱,而男女性的成長比例則相同。


這樣做

親友不要亂給建議

 
 
當患者有明顯的憂鬱情緒時,親友不一定要極力勸說、給建議,因為勸導的方式若不對,或用詞不當,例如只是要患者「想開點」,那麼只會讓患者心情更加低落。親友能做的就是聆聽、表達支持立場、陪伴,適當的時機轉介給專業醫療機構。


個別狀況搭配藥物

 
 
憂鬱症治療效果愈來愈好,通常會給予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若無效、效果不好,可能會轉成使用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SNRI),若還是沒有太大成效,可再加上多巴胺相關藥物(NDR)或是抗精神病藥物。雖然可藉著換藥的各種組合模式找到最適合個體患者的藥物,但在剛轉換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暈眩、噁心等不適狀況。


無法控制再做檢查

 
 
因慢性憂鬱症經常與其他疾病混淆,像是第二型躁鬱症、甲狀腺低下、腦梗塞、腦瘤等疾病,所以若是經過換藥等各種治療方式都無法改善憂鬱情況時,最好再做詳細檢查,例如抽血驗甲狀腺素或做斷層掃描等,看是否為其他原因所引起。


陪同就醫要有技巧

 
 
親友陪同就醫時,若可以與患者一起待在診間內,可事先將患者平常的狀況做紀錄,像是什麼情況下會哭、會心情不好,或是接觸什麼人事物時最容易感傷,以及這種狀況持續多久了?低落情緒如影響生活或工作能力。可讓醫師較能掌握患者情況,但如果患者不喜歡當場被揭發隱私,那麼就不建議親友主動把患者的情況做詳細告知。


醫師說
後期經常出現失智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賴德仁
許多慢性憂鬱症患者最後都會出現失智疾病,尤其是65歲以上的銀髮族,本來就同時是憂鬱和失智的高危險群。因為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憂鬱情況會導致腦中海馬迴萎縮,而海馬迴是記憶中樞,所以慢性憂鬱症患者要注意可能罹患失智症。


引用: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256085/IssueID/20100125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生活健康你我他 |
此分類下一篇:【生活健康你我他】吃火鍋 他滿眼膽固醇
此分類上一篇:【生活健康你我他】戴眼鏡 度數其實不會加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