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9 00:43:49 | 人氣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有所感懷】喝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有所感懷】喝粥 
 
  2010/2/18 | 作者:張放
 
 

若是沒有文學作品、小說、詩或戲曲,後輩人難以瞭解前輩人的實際生活。特別對於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只靠推測、摸索、瞎猜,那是靠不住的。

十幾年前,台北一位長官,率員南下視察地方建設,午間齊聚小鎮一家飯館,每人吃簡單的便當飯盒。看了電視鏡頭,頗為感奮,這種勤儉建國的精神,值得留在史冊,傳給後代學習榜樣。但是記者介紹每盒便當的價錢,卻又嚇了一跳!每盒價值新台幣五百元,我的天!從我十七歲扺達台灣,我還沒吃過、見過、聽過這麼昂貴的便當呢。

蘇東坡在〈大風留金山兩日〉詩稿中有「夜半不眠聽粥鼓」之句,不解。通過請益,方瞭解過去佛寺和尚不吃晚餐,要誦經拜佛熬到次日凌晨,敲起粥鐘,小和尚才能排隊端起飯碗,吃上那碗熱燙的稀粥。蘇東坡這句詩,反映了詩人在失眠的長夜中忍受挨餓的滋味。台北那些吃五百元一盒便當的新官僚,是難以理解的。

鄭板橋在山濰縣當縣令時,給他江蘇的親屬寫信,冬天寒冷季節,務必煮一大鍋熱粥,凡有乞討者登門,「務餉以熱粥,並佐以腌薑。」這位詩人若在台灣當部長,他大概不會率隨員吃五百元的便當。

袁枚在《隨園食譜》作過解釋 :「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在靠天吃飯農業社會的中國,災患頻連,因此形成農民「忙時吃乾,閑時吃稀」的現象。稀,即是粥。因為遇到自然災害,沒米下鍋,只得喝粥填飯肚皮了。

湖南是魚米之鄉,有個習慣,早餐也是吃乾飯,辣椒菜。曾國藩早餐邀幕友進飯,時常等待李鴻章姍姍來遲。我是北方人,早晨喝粥成了習慣,看見乾飯簡直難以下嚥。因此,我同情李鴻章這個安徽老頭兒,大抵他也跟我一樣,不願去吃乾飯吧。

早餐吃乾飯,並不舒服。幸虧我沒有生在湖南,否則痛苦一輩子。外國人的早餐,牛奶、咖啡,最多一塊三明治。若是硬朝肚裡塞乾飯,怎吃得消?宋朝費袞《梁溪漫誌》記述:「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飯食之良。妙齊和尚說,山中僧將旦,一粥甚係利害,如或不食,則終日覺臟腑燥渴。蓋能暢胃氣,生津液也。今勸人每日食粥,以為養生之要,必大笑。大抵養生命,求安樂,亦無深遠難知之事,正在寢食之間耳。」

文人喝粥,喝出一個淡泊的精神世界,這是值得自豪的事。台灣文人,聚在一起,喝咖啡、喝酒,飲食男女,酒肉之交,蔚成一片胡吹亂捧、自我陶醉的風氣。二十年前,筆者參加電視連續劇編寫,竟然應邀住進旅館趕稿,真乃文壇怪事。「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種風氣,能出現鄭板橋「半饑半飽清閑客,無鎖無枷自在囚」的胸襟嗎?

幼時,在鄉間住了兩年,喝地瓜稀粥成癮。如今到了晚年,每日中午,煮地瓜粥,佐以花生米、煎蛋,既能咀嚼,又能營養,甚樂無窮。但願上蒼庇佑,讓我清粥小菜,活到九十歲,寫出一點掏心話,才不辜負這塊用血汗換取的民主聖地。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