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07 18:37:08|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實驗性短篇科幻小說 《馬克之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紐約時報一則新聞報導刊登了一則聳動的廣告,從即日起訂購紐約時報兩年,就可以參加抽獎,而最大也是唯一的獎項便是長壽不死。因為科學研究下發現液態氮可以永久保存肉體不死,所以紐約時報投下資本提供一個名額,可以讓該讀者再得到現在醫學無法治療的絕症時,以液態氮保有不壞之身到醫學可以治療此疾病的時代,使該讀者得以繼續存活。
馬克是位愛滋病患者,雖然平時也不是一個會因為有什麼促銷方案就盲目消費的人;但是報紙平常都看,加上如果有機會可以抽到這個「大獎」,他倒是有點期望到未來的世界瞧瞧。或許因為平常就是個業餘作家,總也有許多的幻想來幫助創作。最近正在嘗試著描述未來的小說,能親自到未來去證實那就真是太好了,他想。
紐約時報在兩年後寄來了續訂意願單,然而馬克卻因愛滋病之故,住進了NASA太空總署科技醫療小組特為幸運訂戶準備的病房。雖然懷抱著對未來的好奇,然而面對此刻即將成為科技木乃伊的處理過程,仍是異常的感到惶恐,可能比知道自己要死了還要焦慮吧。然而醫生在馬克閉緊眼吞食了適量安眠藥而沉沉入睡後,與科技人員技術小組將馬克的肉體放入液態氮中,製成舉世第一具科技木乃伊。另一個實驗室中,科技人員數位小組也運用了新研發的技術製作了特別的儀器,在打開這個儀器的盒蓋後,就會有數位影像自動投射在盒蓋上。而動力來原則是太陽能,所以不用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這次投射的內容,把馬克的生平資料,為何被保存下來,愛滋病的病毒傳播形式,以及現代愛滋病能預防的科技程度做了詳細的說明。所有參與這項計劃的人都希望馬克能成功的存活下來,完成他們心中對於醫療科技的冀望。即便他們無法一起到未來參與或分享這個歷史見證。
公元3002年,馬克睜開了雙眼,四位身體是螢幕的機器人站在他的身邊。螢幕中的人臉看的出有兩個醫生兩個護士。女醫生張嘴,機器人發出她的聲音:「他醒了,我們的任務結束了。」隨後,四位機器人離開房間。他看了一下週遭的環境,一個似是電視的螢幕嵌入牆壁,日光燈嵌入天花板,房間就只是四面牆壁。一具機器人在敲過門後進入,是他的傭人,螢幕中是一位年約60歲的女人。庸人莎莉向他解釋了現在的時空,以及他需要的服務;他首先要了一些吃的東西,然而食物在十分鐘後即從原本空無一物的餐桌上突然出現。他的好奇,莎莉解釋說這是利用光子傳輸的,大部分有錢人家裡都會有光子傳輸設備,所以去一些人家裡拜訪時,也只需要光子傳輸就可以自由來去。馬克想起了變蠅人,覺得這項科技真是不可思議。
他出了門,發現人們的穿著沒太大風格上的轉變,但是有人想穿外套,突然外套就從穿上了,好像也是光子技術的運用,人們將喜歡的衣物樣式輸入記憶體,需要時就從記憶體中挑選,透過小機器的光線照射就能做改變。然而大部分在接上行走的還是身體為螢幕的機器人,因為在他事後的了解發現,3002年的人類已經懶得出門,很多人都有自己專屬的機器人來幫自己出公差,或從事購物,反正透過螢幕他們也可以進行溝通、交談等等行為。什麼事物,都可以透過冷冰冰的機器或先進的光子科技來代勞,漸漸地他感到厭煩。他在這個時代沒有親人甚至愛人;他想旅行卻只能用光子瞬間到達,享受不到做火車時沿路欣賞風景的樂趣;最簡單的,光是每天從早到晚遇到的「人」,都只是肚子有臉部表情的機器人,這種僵硬的冰冷的互動,他無法適應。
一個充滿生活熱情的人,怎麼可以忍受無情的機械充斥在生活當中?那些以為自己發現或發明一些了不起的技術的科學家,甚至是當初投入讓他的疾病得以在未來被治癒的科技人員,都是那麼自私的人,怎麼從來不曾考慮其他人被這些科技影響後的負面感受呢?他在3002年,沒有親人朋友,勉強只能說比活在無人島好上一些,因為還有傭人。但是,對於他這樣個性的人,活在這樣的沒有感情的空間,乾脆去死好了。站在紐約500摩天樓的樓頂,看著這個既先進又疏離的都市,他這麼想。隔天的紐約電子紙報頭條,馬克的死亡成為頭條,而3002年的現代人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在這樣物質無虞的環境下,這年頭還會有人跳樓自殺,因為他們根本不能體會馬克的感受〈而且在那個年代真的很少人自殺〉。
馬克因紐約時報再生,也透過紐約電子紙報宣告他的死亡。生命的延續,重要嗎?〈全文完〉

台長: 七月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