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13 16:35:34| 人氣19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防博物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打算去青山古寺,看到資料海防正展出福建船政,改道先去海防^_^
  呵,睡到自然醒,令人懶洋洋的天氣,臨行前在圖書館找個東西時,看到有海事博物館的宣傳@@,門票要二十塊,阿不是十塊嗎一一a
  從我家去海防那真是有夠遠的,地鐵也要坐上五十分鐘,最遠的距離阿,終於到了=..=
  沿著筲箕灣地鐵b出口一直向海岸走去,約五分鐘,途中會經過兩個紅綠燈,轉個彎就到嘿^_^經過停車場來到入口,買票時看到是十塊咧@@不解問了售票員,她說海防跟海事是不同滴,海事是私人的,經這一說才發現,呵
  要進去時,那個職員一直在說英文,怪,身後沒人阿,忽然意識到她是對我講耶@@a我當時到底在發甚麼呆阿一一”跟她說我不是外地人,她有點不好意思說看上去有點像韓國人,是嗎學姐說兩者未免差太遠了
  坐電梯到八樓開始參觀嘿嘿,出了電梯一邁步,我暈= =a
  毫無準備下看到這高度,兩眼昏花天地搖動,馬上跳著退進去= =
  戰戰兢兢走完了五米多的「天橋」,我…半條命快沒了= =
  嗚哇~嚇死~

  先簡介一下海防博物館
  這裡以前是英軍的砲台,負責守衛香港,在二戰日軍入侵時,曾發生激戰,很多守軍都死在那。
  堡壘式的主展館,建於1887年,是英軍在遠東的防禦軍事基地,作為新加坡的前線跟跳板。裡面十八間的地下室,是營房、彈藥庫、砲彈裝備室跟煤倉,中間的大廣場則是士兵集散的地方喔。
  古蹪徑有著多座砲台,從東到西分佈著,都是建在岬角上喔,射程把整個鯉魚門海峽都覆蓋著,在當時是無懈可擊嘿。
  整個砲台的防禦線經整修後,變成了今天的海防博物館

  進入主題,來到堡壘式的展覽館。
  有十一個常設展喔,介紹香港在明清、英治時期、抗日戰爭跟回歸後的海防史。記得要照著指示參觀喔,才能逐步瞭解嘿,入內後若拍照要把閃光燈關了嘿
  中國的海岸線有一萬八千公里,可歷來只防北方不防海上。明代開始,因倭寇時常擾民,當時明政府感於不能鬆懈,開始在沿海地區重置海防,而香港也搭上了這條海防之船。明代的香港是以生產莞香為主,外傾東南亞嘿,香港之名亦是由這來喔^_^
  一到三號展廳介紹了明清兩代香港的海防,峰台的位置、信號、編制都很詳細介紹喔。踏入一號廳時,一幅很大的「靖海澄疆」海報喔,真是有點振奮。
  原來是以旗的三種顏色來發出入侵位置的信號,南方的烽火信號是用柴草喔,而白天用煙夜裡用火。可以留意明清衣服不同之處喔,我們常在電視看到蟒袍,可不是全身都釘滿釘子喔,只是在外面釘一些,裡面是棉喔。
  四號則介紹了鴉片戰爭,還有耆英寫給英國公使的信,林則徐銷毀鴉片後上奏給道光的奏摺,道光還批閱「大快人心」,只是都逃不過簽約城下之約的命運=..=
  五到七號介紹了英國在香港怎樣設置海防,可說是香港海防的重大轉捩點,所有的編制跟防禦都是跟從英國,至到二戰的飛機出現為止,都屬上等的海防。
  八、九號介紹了日軍的入侵,香港的保衛跟淪陷,真是可悲阿。因為沒在新界設防,被日軍從後包抄了,1941年的聖誕節亦是淪陷日。當時一些敗走的英軍,進入大陸再組成防衛隊抗敵,而東江游擊隊亦不斷在抗日。
  十號展廳介紹了義勇軍從組成到解散的歷史。十一號則介紹中國解放軍駐進香港,沒啥好看滴。

  常展廳看完了,繼續看專題展。這專題不常設,幾個月換一種,通常都是跟其它地方合作,不過我認為藝術館跟沙田文化中心的那些專題最精采。
  海防這次是跟福州合作,因為今年是福建船政成立140週年。展品只是一些複製品,數量少到可憐,而較多算是船政學生的照片,說真的,看完後跟看書沒分別,才逛了十分鐘就沒看頭了=..=
  臨逛古蹪徑前看了「靖海澄疆」的短片,十二分鐘,略介了近代中西海武器的發展演變。算是把常設展廳的東西重溫一。

  古蹪徑正如前述,都嘛砲台滴,因著空戰發展形成海防落後,英國亦重新佈防香港海防,守軍在日軍侵入時還重創了他們。
  最特別的是隱形式大砲,利用發射時的反動力,把大砲隱藏起來,令敵人只能在短時間回擊。二戰後大砲才移走,現在那個是複製滴。
  整條徑就是回味當時的防禦工事,以南溝堡為起點,經過壕溝到達北溝。哦!哦!如果想攻入堡壘,一定要從經過壕溝,可是咧,溝堡裡有很多射孔,沒攻入都變「蜜蜂人」了咧。沿著北溝堡的壕溝向前走,到供電樓時會有西溝堡或展覽廳入口的指示,記得上樓梯向入口走去嘿嘿,不然等下就後悔,爬回來腿都快沒了=..=
  堡壘依著山勢建有南、北、西三個溝堡,壕溝真是很高阿一一
  重回到入口處就往下山方向走嘿,先看一下中央砲台的身程測驗器。現在雜草橫行,圍牆又高,看不到海,雖有介紹測量距離,哈哈~看不懂@@
  繼續下山來到中央砲台,這是建於1887年3月喔。砲身可以旋轉耶,射程亦有3,600米@@旁邊有一個很小的彈藥庫,兩小房一通道,只放了四個清理砲身的工具,呵
  向下衝阿,來到當時的軍營咧,只有殘蹟。這本來是駐守砲隊官兵的營房,在1941年12月18日晚與入侵的日軍發生激烈的戰鬥,牆上都還留著彈孔耶。最特別是有一棵樹正好長在火爐上,還放著一個地對空坦克在那,嘻
  沿路向下來到了西溝堡,嘿嘿,所以說在北溝堡時不要殺去西溝堡,上山的路可真是要命阿。看完西溝堡拐個彎到了西砲台,這是建於1916年喔,射程竟有7,600米耶,建有鋼製保護盾保護砲兵的安全,厲害@@
  繼續移步到儲水庫跟油庫,全都已荒廢了。油庫有兩口小油井用來放潤滑油供發射魚雷之用滴,我還以為是水井呢,哈哈。順著石級向海岸走,來到了魚雷發射站,裡面的魚雷是複製品嘿。這時會留意到軍營、油庫跟魚雷站都是用紅磚建造喔
  當時這魚雷站雖先進,但從沒發射過魚雷嘿嘿,現在站外那條把魚雷從小碼頭運到魚雷站的鐵軌也看到蹤影,只餘下殘點。旁邊有一個燈塔,晚上會點亮以防日軍偷襲。
  這裡風真的很大,人都要吹起來了,頭髮吹到亂成雜草=..=
  繼續向前進會看到鯉魚門渡口砲台,要來防衛海港滴。專門對付體小速快的魚雷驅逐艦攻擊,每分鐘可以發20枚喔,射程亦有4,100米耶。
  靠著樓梯走上去下山嚕,來到了火藥庫。這本來是彈藥的加工場,現在放著三座砲兵紀念碑跟十門小型火砲。嘿。來到這,古蹟遊逛亦要結束了,臨走前逛一下軍車跟大砲展覽場,位於火庫旁上邊,亦可以選擇一入場逛喔。有三輛英軍曾用過的軍車喔,坦克、運兵車跟巡邏車,旁邊還有兩門重型大砲,真的很大@@z

  哈哈~~逛海防花了差不多四個半小時耶,真讚
  坐完地鐵回家前晃一下三聯書局,竟買到一本大劈價滴古墓書,阿)))))))))))))讚

台長: 無姓名者
人氣(19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愛在此.樂在此*香港話你之.... |
此分類下一篇:行山樂之青山綠悠遊
此分類上一篇:絲路珍寶展

補充
看到海防才知道,葡萄牙人一開始的目標是香港,且幾次佔據屯門挾此要求與明政府通商,被打敗後才轉向澳門。
2006-11-15 23:39: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