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2 05:38:40| 人氣6,650|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Life in Belgium】歐洲人種族歧視問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雖然這問題地球上到處都是,不過若光是一般旅行,可能還沒有機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會。

之前雖然到處趴趴走,而且還特別喜歡往那冷門小巷裡鑽,但頂多遇到搞不清楚台灣在哪裡的朋友,雖然好奇但都挺友善的,還不至於有什麼惡言相向或是冷嘲熱諷的情形發生。不過幾乎每年都往歐洲跑的好友曾提醒我,歐洲人民族意識強烈,排外性也比較強,這種事多少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此行心理也早有準備。

先來看幾則報導:

【研究顯示 比利時人對外國移民態度保守】
(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2006.9.20專電)
一項研究顯示,一向以認同多元文化為傲的比利時人,對外國移民仍持極為保守的態度。根據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出版的新書「研析多元文化主義」中提供的研究數據,75%的比利時人認為,犯下重罪的外國移民應被驅逐出境。研究並指出,僅有46%的比利時人與移民朋友交往;51.1%的比利時人聲稱,工作場所沒有同僚是移民人士。此外,63%的比利時人住在只有比利時當地人居住的地區;即使要搬家,基本上也希望住在沒有移民居住的地區。如同其他歐盟國家的人民一樣,比利時人多半視移民對他們的社會安全制度有威脅,但並不認為對當地經濟有威脅。比利時荷語「標準報」今天報導了這項研究結果。

【歐洲每年湧入50萬非法移民 「移民威脅論」升溫】
(節錄自2006.6.14環球時報)
(前略)……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最新一期的報導,這位官員在倫敦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摧毀英國甚至歐洲的是蜂擁而至的外來移民。他將這股移民潮稱為「逆向殖民」 ,指的是原殖民地國家進入原宗主國的移民。 他描繪了一個令歐洲人十分恐懼的前景:這批數量巨大的移民很難被同化,因為「全球化已令同化變得多餘和不合時宜」,他們並不效忠新的居住國。在「逆向殖民潮」的衝擊下,歐洲人口迅速膨脹,西方的文明環境遭到破壞,「好像當年羅馬帝國面對哥特人這些野蠻人入侵的情況」。

......一位比利時朋友與本報記者談起移民問題時說,布魯塞爾每年新出生的嬰兒中有一半以上名叫穆罕默德。「摩洛哥人」在比利時甚至成為一句罵人話。從這些現象中不難體味出他們的反感心理。一位歐洲議員曾對本報記者說,歐洲大部分政客心裏也都對移民非常反感,但他們不敢直說,因為這與他們所堅持的「人人生而平等」理念背道而馳。義大利《共和國報》文章稱,「40%的義大利人認為移民對社會治安構成威脅。」

「有色人種球迷請別去德國的某些中小城鎮,因為你們有可能不能活著回來…」這是前德國政府發言人烏維•卡斯滕•海耶在2006世界盃開始前向那些準備來德國的外國球迷們發出的警告。它反映了一個事實:新納粹主義的興起在德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極端種族主義者非常反感外來有色人種。

……過去幾十年,荷蘭一直被視為一個比較成功的移民國家。但這兩年,荷蘭當地居民與外來移民之間的矛盾卻在不斷激化,一些荷蘭人甚至不得不選擇舉家移居國外。一位從事反恐戰略研究的歐洲智庫人士對本報記者說,荷蘭警方對移民問題非常擔憂,據阿姆斯特丹警方估計,該市在若干年之後外來移民人數有可能超過本土人群。

……「外來移民來得太多太快,同化得卻太慢。」一位歐洲的學者告訴記者。這種擔心在歐洲越來越普遍。20年前,希臘是歐洲種族最單一的國家之一,98%的人口是希臘族。如今,希臘1/10人口、雅典中心城區1/5人口出生於外國。 英國總人口約為5700萬,其中移民為430萬,占人口總數的7.53%。而德國和法國的移民數量已經佔到人口總數的10%左右。移民問題專家安娜‧特裏安達菲利杜說:「一些人認為,移民比例的極限大約為10%。」

……歐洲的移民問題既是現實的問題,也是歷史積淀的問題。歐洲沒有解決好第一代移民的融入問題,使問題延續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同時,歐洲又面臨著新一輪的移民潮,這就加重了歐洲的社會危機。

……非法移民對歐盟本已不太景氣的就業市場帶來新的壓力。眾多非法移民的擁入直接影響到歐洲人的就業,加上有關部門對「黑工」現象缺乏有效管理,干擾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在極右勢力的利用下,普通百姓往往容易將移民視為「問題的源泉」。 由於很多移民在歐洲不能獲得完全平等的待遇,在教育、工作機會等方面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因此雖然他們生活在歐洲,卻存在著仇視社會的心態。這為恐怖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歐洲每年都有大量刑事案件和少數族裔有關。

……最令歐洲人擔心的還是外來移民數量的增加會改變歐洲國家的人口結構,使之失去原有的特性。英國政府一直以多元文化而驕傲,而今年年初的一次全國性調查就發現,英國曾經引以為榮的紳士精神不復存在,甚至英國普通百姓的生活習慣都被外來文化所同化。英國廣播公司曾對依賴外國勞動力的英國農業做過一次深入報導。報道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如果英國消費者在超級市場買一包芹菜,這包芹菜很可能是由奈及利亞的勞工種植、波蘭工人收割再經過中國人清洗的。

目前,歐洲多國都面臨老齡化和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問題。據媒體報導,2010到2030年的就業人口前景是,歐洲25個成員國當中16-24歲年齡層的人數減少700萬人,25-54歲年齡層減少2500萬人,而55-64歲年齡層的人口將增加近900萬。如果沒有每年數十萬的外來移民,歐洲發展將難以為繼。

「歐洲需要外來移民,過去需要,今天仍然需要。」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孫恪勤告訴記者。他說英、法、德等歐洲老牌殖民國家,對很多已經獨立的前殖民地負有一定的責任,依然給這些國家一些傾斜的特殊政策,這自然造成了一些殖民地有不少人移民到了宗主國,這就是所謂的「逆向殖民」。像法國就有很多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移民。 孫恪勤表示,移民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國家間的貧富差距,發達國家只想透過移民政策選擇別國的優秀人才,也算是一種掠奪。

(詳全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6/14/content_4694071_1.htm


======偶爾也要用一下分隔線========

比利時人個性中保守的那部份此時發揮了些影響力,他們對於外來文化的衝擊似乎無法如鄰國荷蘭般迅速接受,他們認為,外來移民不融入這個社會(這部份我比較存疑是否只有單方面問題),還造成許多社會不公及問題。這樣的話題出現在一般人打屁聊天的頻率跟足球可能差不多高。外來移民如果努力工作,人們就抱怨他們搶了本國人的工作機會,賺走歐洲人的錢。相反的,如果外來移民收入低下,甚至一些以難民身份進入歐洲的移民沒有工作,人們則抱怨他們只會好吃懶作,坐享社會福利,於是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耳邊 :

1. 開車時前輛車子開得稍慢,比利時人超車時不忘看駕駛一眼,然後咒罵一句: 「果然是土耳其人,開車技術比女人還爛!」

2. 電視報導有關伊拉克新聞,某比利時佬說了一句: 「They look like animals, and live like animals, too.」

3. 前幾天,電視新聞講到穆斯林慶祝新年儀式,房子主人看了對我發脾氣: 「他們宰羊說要獻給真神,結果還不是自己把羊肉給吃了!真是不可理喻!這什麼怪宗教!」(我…我又不是穆斯林幹嘛對我吼?而且我們台灣人去廟裡拜拜完, 祭品也都是自己吃掉的耶,難道我們也信邪教了嗎?)

4. 在跟比利時人討論一個穆斯林女教師在英國為了面紗而遭停職的新聞時,該比利時人的看法是: 「她如果想保有她們傳統文化,那就滾回她國家去啊!」

5. 在這裡,台灣很多時候是跟其他東南亞貧窮國家一樣等級的,當我提到我想在歐洲找工作時,有些比利時人對我說: 「很容易啊,妳就跟那些菲律賓妹一樣去幫人打掃洗碗賺黑錢(指那種領現金,不用繳稅的黑工),說不定還比你在台灣有錢呢!」他們印象中,亞洲人為了賺錢,什麼辛苦低下的工作都願意做。

6. 我的荷文班上有個來自俄羅斯中部Vladimir的女生,因為她的外表就是標準俄國妹的樣子,她說當她一個人在歐洲旅行時,常被歐洲男性調戲,以為她是來歐洲賣春的,就連現在搬到比利時來,仍常被視作為了錢跟身份而來的俄羅斯新娘,在俄國負責教德文跟俄文的她說: 「我有學歷也有能力,因為我愛我男友而來到歐洲,這樣的理由難道不夠我在這裡找一份decent的工作嗎?」

7. 不要說比利時人對外國人不友善,他們連自家人也不放過,我住的是荷語區,這裡人就不斷抱怨法語區拖累比國經濟,而且還很自豪說: 「現在法語區的人要學荷語喔!可是我不屑去學法文。」(當然,這跟他們長期被法語區人壓迫有些關連,但我不解的是,既然你們這麼辛苦爭取到荷文的同等重要性,阿為什麼我打開電視看的是CSI Miami跟辛普森家庭,收音機打開更嚴重,全都是Paris Hilton, Pussycat Dolls跟Justin Timberlake?荷文歌哩?荷文影集哩?)

======再來一條分隔線======

當然,我住的是比利時鄉下,這裡許多人所謂的出國不過就是開個車去馬斯垂克吃頓義大利菜,或是開到科隆去看看聖誕市集,年假飛到瑞士划個雪,或是到西班牙Mallorca島躺沙灘,最遠飛去土耳其就算是愛旅遊很懂享受的人了。(BTW,某次房子主人問我:「你們年假這麼少,幹嘛還要這麼千辛萬苦做一堆功課坐十幾小時飛機,自助旅行飛去歐洲南美非洲?放假就是什麼都不要煩惱,交給旅行社通通搞定才叫度假啊!」我完全不想回答他的問題。)

而且我肯定,比利時人也絕對不是最嚴重的一群種族主義者(德國法國等地一定也是層出不窮),但是這些沒有離開過歐盟的人們沒有真正接觸歐盟外的世界,對外國人的誤解顯然也不是努力一年兩年就可以輕易改變的。

(咱們台灣不也是分得亂清楚一把?什麼外省本省客家原住民,現在還有外勞、外籍新娘跟新台灣之子,越分越像在搞小圈圈)

我只是覺得,所有的偏見與歧視,說穿了只不過是無知與自傲(用來掩飾自卑?!)的包裝罷了,每個人都有,只是強烈與堅持的程度不同,如此而已。





--

延伸閱讀:
英政治家“使穆斯林形象魔妖化”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050000/newsid_6053700/6053792.stm
德國一州禁教師戴宗教頭巾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3590000/newsid_3591700/3591787.stm
你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嗎?
http://www.wretch.cc/blog/ubyfamily&article_id=2254316
比利時語族文化共同體與行政自治區之演變與現況
http://mail.tku.edu.tw/cfshih/ln/paper16.htm


台長: 馬機
人氣(6,650)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趴趴走 |
此分類下一篇:【Live in Belgium】Vlees voor dieren!
此分類上一篇:【Life in Belgium】比利時人的保守純樸

中途島
有夠可怕,不過,在下去德國玩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得那麼誇張的情況.(會被新納粹活埋??)

反而,發現原來自己就是種族主義者,這種發現非常可怕,因為有些東西是不知不覺的,我想歐洲人只是被迫發現自己陰暗的一面,而要消除這一面,就真要不斷努力教育自己了.

台灣人裏面也有很多人是沒有自覺的種族主義者,我想只是因為外國人太少的緣故,如果也有歐洲那麼多的話,那極右派會出現,我也不意外.
2007-02-03 02:04:30
馬機
旅行跟住是兩回事, 當你是客人時, 大家都對你很好很客氣, 但如果發現你是住跟他一樣的地區, 小孩跟他小孩念同樣學校時, 態度就不一樣了.
2007-02-03 03:46:00
魚尾獅貝勒爺
所以說我一開始就想說還是住在華人區好了
免得被歧視
才會選新加坡

結果有一次我在吉隆坡雙子星塔採購
一個經理專門跑來服務我
原因是 他以為我是日本人...

我心裡想說
是我購物太大手筆讓他誤解
還是我英文太爛...
但基本上我並沒有講英文阿

後來他說
因為長相輪廓很像
讓我更火...我哪裡像日本人阿

但也真的會發現
其實每個人對國家都有刻板印象
真的是沒辦法改變的
2007-05-05 14:08:20
mag
沒想到這篇文章已經是半年多前發的了
可惜今天才看到
我人就正在德國
旅歐這幾年來真的是遇到太多瘋子和沒有教養的人
歐洲人是這樣
看你一個人好欺負就會在眾人面前顯顯威風
不過等你用力反擊 他們就會充滿驚恐跟畏懼
也因為他們對於亞洲人的刻版印象就是軟弱
才導致他們無知
2007-08-04 07:37:08
馬機
歐洲人的種族歧視像亞洲人的性一樣, 是屬於會做不會拿來說的.

我覺得比較累的是, 他們習慣先以否定態度看人, 要等到你很努力去證明你是對的, 他們才會閉嘴.
2007-08-15 13:37:23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