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范丹伯,1914年生於荷蘭,1946年畢業於Utrech University,專攻精神醫學-神經病學,博士論文談的是有關精神病學裡自體移植方法及對精神分裂症的運用。
自1951年起,陸續擔任荷蘭Utrech University、美國Duquesne University和南非大學等學府的客座教授,並於1975年起,於美國、加拿大和南非等地巡迴演講。
譯者簡介
石世明,台大心理系畢,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臨終病房志公,並從事相關研究。合譯作品:(自由與命運)(立緒出版社)
作品簡介
這本書主要是在探討病人在生病時,對心理、生理,社會等等的微妙心態,可以分成五大類部份來解析一切,線再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1生病是什麼?○2訪客箴言○3躺的型態和意義○4復原中病的病床○5病人和醫生。別急,深呼吸一下,繼續往下看吧!
第一部分生病是什麼意思呢?一開始作者(范丹伯)就很巧妙的用一位父親的活來描寫從健康到病態的一切經歷,對一位健康的人來說,生病就像是一位終結者,你永遠都不知道這種無形的打擊會何時來臨。生病對一位健康的人是正常的生活的終點也是另一個生態的起點,這位父親在他的常態生活上缺席,不能像以前往般,跟上生活的步伐,只能躺在那冰冷的床上,胡思亂想,生病使這位父親更能強烈的感受到平常自己不會去注意的事情,像是孩子要上學時要出門的腳步聲,以往這麼熟悉的聲音如今感覺卻如此的遙遠,因為他(父親)以從這聲音中缺席了,這麼敏感的時期,就連看到掛在衣架上的上班衣服,也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對不起”的感覺,雀躍的鞋子多麼熱烈邀請我(父親)恢復平常的腳步,走回美麗的人生,但可惜的是這全部已在我的範圍之外了,這樣的心情真的的是前所未有的複雜,就向庫柏勒(天使走過人間的作者)所說的一樣:『病人一開始是很難接受自己病了的消息』,可是病人是有權利知道這一切的主人,保持沉默是不對的,就像對一位患有癌症的病人,一開始聽到這樣的宣布,真得是有如晴天霹靂般,難以去承受,以為已碰觸到了死亡,其實死亡的真諦才不只這樣啊!!!
那種喪失信心的人生,醫生是更不可以去保持緘默的想法也只是不想去
給病人承受這樣大的打擊,更嚴重的就如「你(病人)生命已活不了多久之類的話」,這些雖聽起來很刺耳,但是病人是該去了解,承受的,去承受自己往後的日子,還有選擇自己之後的方向,作者(范丹伯)在此論文中有提到是誰錯過了比較多的生命?健康的人味了自己的理想,拼命的奔波在工作,精神上,假日就出個遠門度假,一直這樣的循環,他們(健康的人)把這些欲求在「生涯」這句字上,而病人就不同了,因為已不像之前以往的生活那樣辛勞,停下來的時間,是愈來愈多,發現新事物的那種感動也是越來越多,其實健康的人不一定有顆健康的心靈;而生了病了病人,心靈也不會是不健康的,其實真正健康的人,可能擁有一個脆弱的身體,了解自己身體的脆弱性,我想這才是重要的。
第二部份就是訪客箴言,其實在這個現代的社會中,進出醫院,探望親人,朋友等………,已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可是我們卻不知道有些行為從病人的角度和感覺上其實是很粗魯的。
我們常常把不必要的情緒帶給病人,像是探望病人卻只是天長地北的聊著自己的事,一點都不在乎病人的感受,這樣對病人來說,好像是在提醒自己已不能回到社會中去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我們該給病人的是:『縣在在醫院中所做的一切,是餵了以後在回到社會上』,應該病人充足的信心,而不適用這種消極的方式來打壓病人脆弱的心靈。當然給病人的心理不該是匆匆忙忙的,而是要真的坐下來,去傾聽病人心裡的聲音,不然會使病人產生信用到對方的時間,不好意思,尷尬等的感覺,和病人談天的時候,也不要刻意去怕傷害怕傷和到病人,其實病人要的,就是我們的坦承這樣病人反而會比較自在,也不用去想太多能不能給人們帶來些什麼樣的幫助或是用什什麼樣的言語較不會去重傷到病人,這些都不是我們該去設想的,我們只要戴柯輕鬆的心去探線病人,對病人來說這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第3部分是躺得型態和意義,作者在其中有提到:「躺這不動,造成作為物體的強烈印象,而依照躺著的位置,我們了解這個動作的目的,進而賦予意義」,其實成為病人就像是一位有「耐心」的受苦者,許多事情都是往他「病人」方向攻擊而來,除非病人可以「忘掉」生病的身體,氣絕躺著生病的方式,改用自然的態度來看待,安置週遭事物;就像前面我提到的要讓病人感覺:「每件事都是在等待我的,沒有什麼事情會催促我」,要使病人有希望,雖然目前依然躺在床上,但是不久的將來是有信心和快樂的活著。
第4部分是復原中,病人的病床,就像之前所說的不要去避談病人的病情,因為病人是有權利知道何分享這件事的主人,哪怕復原的機會多麼的渺小,也要在自己有限的範圍內去找回那失去的信心和感動,當然復原不只是身體上的復原,如果只是身理上的復原,而沒有顧及到心理,那這種種的治療只做了一半,所謂的復原,是要生理和心理上共同去克服那不必要的障礙,來達到一切原本的平衡,這些才是主要的因素。
第5部分是病人和醫生,其實醫生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對病人就更不用說了,但是在醫學的角度上來看,醫生和病人之間是「知識性」的接觸,而非「情感」上的碰觸,醫生和病人是一起對抗不好物質的盟友,而在這對抗的作用下就必須用知識性來見招猜招解決這些問題的所在,而非是觸碰到情感,以免這些長久的醫病關係,產生尷尬的氛圍,醫生不該對病人隱瞞病情的真相,而是要說出來,使病人能和自己的親人做決定,自己往後得道路要怎麼走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醫病關係的詭譎就在它兼具了最大的信任感和最小的熟悉感」這是作者(范丹伯)在這本書中所提到的。
我想對待病人要用最輕鬆的心還最大的愛去接受和包容他們,去用心的傾聽並想要表達究竟是什麼,傾聽中間再好好的去想像自己能協助他們(病人)些什麼,使他們能不要灰心,重回希望的感動,生命的質感究竟在哪裡?我想就是生命她所發揮的那種價值何內涵吧!
佳句摘要
○1 探索身體,追求智性,呼喊靈性,攀向更高遠的意義與價值,是幸福,是恩典,更是內在心靈的基本需求,企求穿越回歸真我的旅程。P目錄
○2「……未來何過去的輪廓忽然不見了,我從過去與未來之中退縮,活在病床受限的當下,我被圈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之外。」P9
○3「身體有病痛,心靈卻可以是健康的,身體健康的人總是很容易忽略這種心靈的健康。沒有生病的存在,生命就欠缺砥礪。」P10
○4「醫生的職責是要拯救病人的生命,如果生命的時間長短程為唯一的焦點,如果醫療照顧僅關住身體層面,那麼人的生命顯然是被錯認了。」P11
○5「有人說,死亡是成長的最後階段,面對死亡時有無限的發展潛能。從這個角度來看,病人真的是我們的老師。訪客如能抱著這樣的心情,相信探病將不再是痛苦的差事。」
○6「生病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原來健康的人多半都活在【事情之中】,事情只向計劃的未來;而生病的人,陷入【沒有事情】的狀態,於是人回到了當下。」P21
○7「人在還沒有進入社會之前,人的活,沉浸在【自然態度】之下。人用【本心】在活。因為在自然態度中,時間就是活著,就是生命。」P22
○8健康的人經常認為在社會自我建造起來的東西,是他的【依靠】。但是當【無常】來臨,或是重病的事實發生之後,原先認定的依靠就顯的虛假。」P23
○9「生病,像人們顯露著生命的實情,讓人回歸到生命的根本之處-其實,生命要的並不多。人和人之間的在一起,用本心的方式相依相伴,這就是一切,也是人根本的依靠。」P25
○10「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才要啟程。」P48
○11「他看見的是即將要走的路,去生活、去工作突然變成一個強烈的動力。確定自己即將死亡,反而讓日子更加鮮活起來。」P49
○12「我們都害怕死亡,也害怕生病。而且我們和週遭的人一樣,壓根兒不想談這些話題。我們逃避,假裝疾病和死亡好像不存在。」p53
○13「死亡不允許出現在讓人回復健康的地方。」p55
○14「死亡的的確確是一種生命的常態,醫生的緘默是不對的。」p59
○15「將生命比喻成漫長的行軍,最後一個里程碑就是對我們有重大影響的死亡。」p60
○16「什麼才是重要的: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內涵?」p63
○17「給病人機會說說心裡的話的感受,別必會去談病人以前習慣的生活方式,他在正常的生活中還是有自己的角色,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p79
○18「生命的成長不就是來自於生命中的困頓、悲傷和痛苦嗎?也只有當個人經歷了邁向成熟過程中的危機後,才能嘗到成熟的果實。」p93
○19「學會生病指的是:當病人可以【忘掉】 生病的身體,棄絕躺著生病的方式,改用自然的態度來看待、安置週遭的事物。」p99
○20「等待的模樣來基那一個【病人】時,病人才有可能處在生病的狀態裡。【每件事情都將等待我,沒有什麼事情會催促我】。」p101
○21「從心理學觀點來看,無意識也是一種反應,是對一個已經消逝的世界所對的反應;沒有意識的人,依舊不是一個【物體】『往生者那不可解的笑容,同那美不可喻的沉默,是如此的和諧一致』此刻,任何對於往生者的談論,在她微笑的沉默之前,都是無理的冒犯。」p103
○22「離開病床的第一刻鐘,病人可能發現他長期渴望的健康不在那麼令人垂涎了。畢竟,病床大大降低了生活的繁複,有意味著某種欲望的滿足。」p105
○23「醫生是病人最好的盟友,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但是,即使和病人之間的障礙幾乎不存在,並不表示他跟病人是熟悉的。」p111
○24「醫療關係的詭譎就在,它兼具爐最大的信任與最小的熟悉感。」p121
○25「每一位病人都是依循自己的過去,想望未來,開展他獨特的病床生活。但在本書裡,我們只能用一般性敘述,取代逐一列出的單一情況。」p123
他人評價
○1護理部 林 鈴護士長(91年1月)
即使自己在臨床的護理場域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也頗自信於自己得能從容切近與理解患者之所思所想,然而這樣的自信卻經不起自己蛀牙發疼,終日眠不得、食不得、憩息不得之痛苦的考驗,在自己處於「患者」的位置而置身在尋求就醫、在不明確的疾病診斷中等待、以及每次治療時必須忍受電鑽器械的噪音在耳膜上肆虐,此時此刻才真正體悟「患者」心中所思所想的原來都是些什麼!
跨過這個由病痛築就的大鴻溝,再反身回想未曾受牙疼如此折磨之前,對於牙疼的「同理」,原來竟然是無以比擬的薄弱。生病的經驗,人人多多少少都曾體驗過,但是對病人世界之變化的理解,或許心靈工坊出版的這本石世明先生翻譯自荷蘭知名的現象精神醫學教授范丹伯醫師之著作--「病床邊的溫柔(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一書,作者以其現象學式的心理學專長所娓娓陳述的生病之狀態,可以幫助我們有一概要式的認識。
生活的脈絡中,死亡才真正是生活的質感,是每個人的生活質地,是人類存在價值的指標,作者如此陳述,並認為死亡隨時派遣疾病前來接管我們的身體,生了病的身體遂變成了難以居住的地方,是疾病要折磨的對象,曾經是可靠的同盟夥伴如今轉移陣線,成為必須去對抗的凶暴敵人。在真實的生活裡,我們遮藏、閃躲,假裝疾病和死亡好像不存在,把恐懼隱隱地潛抑在表面狀似快樂和健康的生活底下。而從心理學的範疇來做一檢視,作者認為若將人類最根本的真實--生命的毀敗性,變得隱而不顯,反而讓它更危險、更具威脅,也讓人誤認生病和死亡是件災禍,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準備如何面對死亡,就只能在驚嚇中看見生病、死亡的到來。
作者繼續闡述,生活的脈絡被重病介入時,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才要啟程。儘管病人焦慮地盤算即將面臨的哀傷和痛苦,可是他並不全然明白接下來的日子會怎樣。生病的人存活在另一個世界中,時間的視野縮小了,昨天的計劃不再有意義,也不再重要。未來和過去的輪廓忽然不見了,病人從未來和過去之中退縮,活在病床受限的當下,被圈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之外。他認為自己的生命是沒有價值的,甚至無法認出生活的形貌。
病人和健康者之間從此撂下了一道鴻溝,尤其當病人明白自己的病情逐漸步入不復之境時,鴻溝變成令人恐懼的萬丈深淵。無論是在發現病情的那一刻或是懷疑手術成功與否,病人有理由害怕自己得到癌症,不論健康的訪客和病人多麼親密,此刻,他再也接近不了病人。平時病人和訪客的接觸是種「情感性」接觸,是一種情緒的接觸。病人和醫師之間的接觸,是屬於「知識性」接觸,是一種認知上的接觸。醫師是個特別的角色,他與病人間的障礙幾乎不存在。在進到病房之前他就和病人「在一起」,和病人之間沒有隔閡。身為一個健康的人,醫師處於健康和生病的領域之外。是他的專業訓練,讓他在生病的領域中,在生命的敵人之前尋覓到他自己。病人身陷在疾病和死亡的縫隙裡,醫師是一位「受信任」的盟友。
沒有生病的存在,生命就欠缺砥礪。被迫躺在床上的病人,總想要討論有關生病的事情,因為討論有助於釐清想法。但是病人常常發現: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即使是醫師也不例外。倒是那些陷入絕望的不安、種種不確定的挑戰,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的領悟,能用更人性、更敏銳的方式來經驗屬於自己生命中的各種迷惑和困頓,因此,作者肯定地指出,只有在經過激烈痛苦的糾纏扭打之後,死亡才會變成朋友,而試圖用人為的方式,將生命的難處和悲傷減到最少,並不是正確的做法。
當病人可以「忘掉」生病的身體,而以自然的態度來看待和安置週遭的事物時,病中生活的脈絡至此方探得其境界,所以作者便強調在生活中以具體的表現來陪伴病人,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撫慰!而所謂具體的表現,例如,誠懇作寫這精簡的筆記,約略亦是!(http://
www.kmu.edu.tw/~kmcj/data/9101/4877.htm)
讀後心得
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覺其實對待病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其實是該用輕鬆的心和自然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位病人,可是現實社會中好像扭曲了這些方式,給病人最好的禮物,坦白說就是:「一顆不做作的心」,凡事不要去設想太多,把病人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去關懷,去分享事物,對彼此雙方才是最美妙的福音阿! 說真的我已深深的被這本書給吸引著,我想只要是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們應該都會被作者(范丹伯)那溫柔的態度和那細膩處處位病人著想的心思感動著,人生就像里程碑,而每個人不管怎麼走,走麼繞自己的人生,最後也都會觸碰到這里程碑,里程碑的意義可以說是人生精采的終點,但卻不是結束的終點,因為每個所走過的步伐,亦深深的繞映在跑道上(人生這一條路),痕跡是不會被隱瞞的,在這麼多采多姿的道路上,難免也會受到一些挫折,但快樂的時光總會比憂傷的時間多,這些種種的汗水和那激動的心靈,用哩程杯來冠冕這一切的榮耀逝確切的,是真的。 死亡真的可怕嗎?說真的我沒有去經歷過,所以也說不上來這真相的面目,可是我想只要是碰觸到死亡的事,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去遠離或去避談它…但在我的觀念裡比起死亡我更覺得人生的步態才是重要的,該如何去走過它(人生),如何去證明它(人生),和拿到里程碑的那種激動,那種心理感覺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一點也不複雜,這一生也經歷過許多的畢業典禮,我想死亡就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最後的畢業典禮,這重要的過程,對每個人都是重要和深刻的。
現在就讀醫專的我,不難想像病人們所經歷的那種微妙的心態,每位病人都是很勇敢的挑戰者,盡管和自己的生活和心態上有所衝擊,但病人們卻選擇了勇敢的活下去,這種勇氣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人好想活在痛苦中才能更深刻體會自己存在得事實,病人們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真的使我心疼,我想人生就像是一道彩虹,出現的快,消失的也快,那道光芒雖然只是一瞬間,但那光輝卻是永久的。 雖然現在的我想法還不是很成熟,但心裡有一股暖流提醒著我要努力,有一股衝動想對病人們說;「再給我一點時間,再給我一點時間,我想用我的最大的心力來照顧你們,想去了解你們,等我,等等我,一定…….,我們說好的了」這些聲音一直存在我的心中,想用愛去溶化病人的心房,使病人不只是在生理上復原,心靈上也能獲得很大的慰藉。 每一天都要活在自己的極限裡,沒有突破性的人生,時間就好相定格住了,衝吧!跟隨著自己的呼衝刺著,不要去害怕自己未知的事物,只有找尋方向才是真正的方向,用心傾聽生命的感動,才是死亡美麗的境界。
珍惜現在所有的一切,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棋會怎麼下,會發生什麼新鮮的事物,但請別害怕帶著樂觀積極的心,勇敢的去面對,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