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26 01:10:11| 人氣3,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病床邊的溫柔》讀書報告-5R207詹雅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簡介

范丹伯(J. H. van den Berg)

1914年生於荷蘭,1946年畢業於Utrech University,專攻精神醫學-神經病學,博士論文談的是有關精神病學裡自體移植方法及對精神分裂症的運用。自1951年起,陸續擔任Utrech University、Duquesne University和南非大學等學府的客座教授,並於1975年起,於美國、加拿大和南非等地巡迴演講。

著作如下:
*The Changing Nature of Man: Introduction to a Historical Psychology, 1961. *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 1966.
*A Different Existence: Principles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pathology, 1972. *Dubious Maternal Affection, 1972.
*Divided Existence and Complex Society: An Historical Approach, 1974.
*Medical Power and Medical Ethics, 1978.
*Things: Four Metabletic Reflections, 1970.

轉引自:心靈工坊 http://www.psygarden.com.tw/index.jsp
作品簡介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不僅在於輕薄短小,也在於作者的樸實文字,用最簡單的話說最深刻的心理。內容誠如作者在序言裡所提:
  「本書講的是一個生病的人遭遇到的種種問題,但是我並不是從醫療的角度著眼,如生理或解剖的觀點來討論,而是從病人受到病痛的打擊、生命必須面臨的改變來談。不管是醫生的建議或親友的說服,當一個人必須躺在病床上等著康復,我們就得好好瞭解生病到底是怎麼樣的處境;換句話說,生病的心理到底是什麼,值得我們細細描述。尤其是當病人懷疑、害怕甚或知道自己復原的可能性很渺茫,這場病可能是椎心刺骨的憾事。因此本書把重點放在長期的病患,因為他們可能從此一病不起,病床終成壽寢。

  要把生病的心理學說得完滿,就不能不談到訪客,病人與訪客之間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可想而知,長期臥床的病人如何看待自己,有很大的成分來自於訪客的舉止:訪客如何進門、如何坐在病人身邊、如何說話。所以本書提出一些訪客箴言,以免好心探病反而出了差錯。雖然訪客多少以為自己知所行止,不會全然莽撞行事,但我們還是需要從生病的心理學學習一些實際的行事要領。
  最後,因為醫生的來到病床,與探病截然不同,我們也要對醫生如何照料病人提出一些要領說明。』
轉引自: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0682
佳句摘錄

生病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原來健康的人多半活在〝事情之中〞事情指向計劃的未來,而生病的人陷入〝沒有事情〞的狀態,於是人回到了當下。(9頁)

現代人因為營生的追求,往往遺忘了人曾經擁有的自然態度,在社會態度中,健康的人總是有下一件事要做,等待去經營、去完成。    (22頁)

每個重病的開始都是一個句點,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才要啟程。                      (48頁)

將人類最根本的真實,生命的毀敗性變得隱而不顯,反而讓他更危險更具威脅,也讓人誤認生病和死亡是件災禍,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準備死亡,就只能在驚嚇中看見生病,死亡的到來。             (52頁)

不管我們如何堅定地把死亡關在生活的門外,事實上我們從來不曾停止和他的牽扯,死亡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康德過著鐵一般紀律的生活,有著一刻不容懈怠的責任感,那是因為死亡從來不曾在他的心理消失。   (60頁)

訪客要試著從病人的世界去理解他,訪客所談的主題,必須是病人的生病狀態下有意義的。                      (69頁)

身體有病痛,心靈卻可以是健康的,身體健康的人總是很容易忽略這種心靈的健康沒有生病的存在,生命就欠缺砥礪。如同沒有精神問題的存在,存在會淪為完全的無意義。比起完美的健康,或許不健康的生命沒有比較好的保障,但是這僅僅意味著,健康和沒有衝突的生命是不同的兩回事。  (77頁)

給病人一個短暫的探望,平靜而自然的坐在病床邊,靜靜的和病人講講話,讓病人知道你付出的時間是真實專注的。           (81頁)

給病人有機會去說說心理的感受,訪客要有勇氣去聽病人的埋怨,即使心裡有譜,知道病人要說什麼。                 (88頁)

只有經過激烈痛苦的糾纏扭打之後,死亡才會變成朋友,因此試圖用人為的方式,將生命的難處和悲傷檢捯最少,並不是正確的做法,當生命呈現出黑暗面時,才顯得出光明面的明亮。               (94頁)

生病是需要學習的,但不是一個人學會接受活在病床狹小的空間裡,也不意味著病人要接受生活裡的巨大傷害,沒有人能夠做到。     (112頁)
他人評價

簡單說心坎  余德慧(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研究所教授)

  病人臥病,世界變得很不一樣,有時候會很想與人親近,有時候又希望孤獨,甚至有些病人會顯得很焦躁,有些病人會因疾病拖累家人而有罪咎感,可說是不一而足。我們在醫院裡陪伴病人的經驗是,慈悲與溫柔是不二法門,可惜在那悲苦的環境之下,人往往容易失去耐性;或者陪病久了,變得只盡責任心情卻麻木。後來發現,由志工來陪伴家屬,再由家屬來陪伴病人,可以把慈悲與溫柔重新撿回來。

本篇評價節錄自:《床邊的溫柔》書序

體貼的佳作  賴其萬(慈濟大學副校長)

書中對人們生病以後的心路歷程有相當深入的刻劃。的確,病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一種「我被排除在外」的孤獨感,話說回來,當發覺自己已經不能像
以前一樣,忙著檢討過去、策劃將來時,這種「被排除在外」的機會讓生病的人有機會清晰地覺察到身體的存在。

  總之,毫無疑問地,這是一本可以幫助一般大眾瞭解生了病的人的好書,也是一本值得向醫生,尤其是醫學生與年輕醫生們推薦的好書。我雖然不認識譯者,但透過他的指導老師余德慧教授,也曾經讀過好幾篇石先生有關生死學方面的著述,而對這位年輕學者的文章見地頗為折服,也非常高興「有緣」來為他的譯作寫序。

本篇評價節錄自:《床邊的溫柔》書序
讀後心得

曾經我也是待在病床旁的那個人,躺在病床上的是我的媽媽,當時只知道要給媽媽按時吃藥,按時吃三餐,扶她下床上廁所,總覺得只要表面一切安好就等於盡到自己的責任,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原來躺在病床上的人最需要的是身旁的人給予心理的安慰及鼓勵,這是我從未注意到的。當我們在安慰或者開導別人時,也別忘了給她們一點時間及空間,每個人要從跌到谷底的心情中恢復其實都很不容易的,幫助別人時,不要操之過急的想看見成果,你急,他何嘗不比你更急!「耐心」很重要。
原來,對病床上的人來說,病床旁的人無論是言語、行為、態度、甚至是小小的舉動,對他們來說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一個人在生病的時候,不只是生理很脆弱,心理也很容易舉喪、受挫的。我想這世上絕沒有人不畏懼「老、病、死」,不同的是自己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它們,有人視而不見、有人逃避、有人看的很開、有人等待著它們到來。對於生命有人很珍惜、有人很浪費﹔有人樂觀、有人悲觀﹔其實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都有權利跟義務好好的過日子。
擁有健康的人一定無法體會失去健康的人的心理,但看到受困於疾病中的人時,一定可以體會擁有健康是多麼可貴的事,這時應該擁有兩種心態,一種是關懷,另一種是警惕。

2年後,順利的話,我也即將踏入醫院致力學習,如同書中說的我必須懂得如何體會病人的感覺,給予他們需要的,不管有形無形的幫助。專業技術和關懷病人的心,是一個醫護人員都要兼具的條件。

台長: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