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常把「傾聽民意」掛在嘴邊,卻沒有放在心裡。
執政在野雖把「與民興利」當作要務,但往往選舉至上。
政府單位總說「為民服務」責無旁貸,為何多數人無感。
新聞媒體應該「公正客觀」有效監督,事實上確非如此。
那一般受薪階級民眾呢?
絕大多數只冀望能滿足基本的食衣住行的需求,平平安安的過日子!
多少人會在乎或關心,與自身利益無關的事情?
舉個例:大家都不喜歡垃圾、污水處理廠、變電廠、高壓電塔、基地臺之類的設施在自己生活區域的周遭設置,但確很歡迎捷運站、明星學校、公園、圖書館之類的建設。⋯⋯
Why?
其實不言而喻!
在國際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更是讓美國不敢等閒視之!
反觀臺灣!除了早已經不再是亞洲四小龍外,連東協等新興經濟體中的國家經濟成長,都狠狠的大幅超越我們;而且臺灣所需的資源與原物料90%以上仰賴進口。
在種種不利的因素下,開放自由貿易,減低過度的保護主義就變的理所當然。(理論上)
不管中不中聽,但這就是我們所面對的現實。所以,積極的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確是政府該作的事。
但既然有這麼強烈的正當性與迫切性,爲何會有這麼大的反彈,我想當政者或者是認同執政黨立場的人很難理解的吧!
臺灣真的是很棒的一個地方,還有一群認真樸實、熱情又熱心、肯安於現況、默默打拼的同胞,沒有人真的樂見臺灣變成鬼島;除非,不愛它。
民主的珍貴,就是可以讓不同的意見與立場,透過適當的機制來表達與陳述,以尋求一個符合最大利益的決策。代議制度,正是如此。而程序的正義,主要在強調程序的完整性、正當性與適法性,倘若有人破壞了其一,就失去了實質的意義。
當這樣的程序與原則被破壞了、踐踏了,理所當然,在乎的人就會感到憤怒。而且,當人民的不滿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宣洩的力道更是驚人。
顯而易見的,在這個議題上,政府與學運、民運團體與聲援民眾間有很大的鴻溝!
以上,純屬個人觀察與意見!若有偏頗,或者錯誤,歡迎討論。
最後,我要向在現場的每一位參與者(警察同仁、學運代表、志願醫護、公民記者,至於政客與蓄意挑性份子就免了)致意,你們都辛苦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