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23 19:39:56| 人氣20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西方圓頂到內心壇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聽傅朝卿「圓頂的故事:從空間剖析西方宗教建築」演講有感(發表於《有緣人月刊》)

這次世界宗教博物館「神的國度」系列演講,其中一場九月十三日由成大建築系傅朝卿教授開講的主題:「圓頂的故事──從空間剖析西方宗教建築」,是以「圓頂」為主題,就空間剖析西方宗教建築,說明了圓頂在建築上的基本定義,以及從古典、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以後的宗教圓頂建築等,十分豐富精彩。

傅教授為這場講演下了結論,就是:「不管在古典異教或是基督教中,圓頂空間都是一種理想且完美的呈現。在圓頂空間的天堂象徵當中,神界明自我顯現,一代又一代。換句話說,圓頂是以天空為意象的帳蓬,圓頂之下,就是世界的中心;每個圓頂都象徵一個天堂,天堂之下所覆蓋的,就是最極致的聖地,是神祇降世救世之所。」

傅教授就西方宗教圓頂建築當中,極具代表性的羅馬萬神殿為例:「萬神殿可以說是圓頂空間成熟的表現,更是興建當時西方第一個大型的圓頂空間。除了政治上的宣示與建築上的成就外,它還藉由圓頂空間傳達了羅馬人的宇宙觀。圓頂穹窿中心有一個天眼,每天陽光從天眼射入室內,隨著時間轉動,光束便會照在不同的神像上面,強調了祂們的存在。」

圓頂象徵天堂,對人們來說,那就是聖地。翻開西方建築史,不難發現,西方的宗教建築當中,無論是歌德建築使人們感覺到與上帝接近尖拱、陽光穿透彩色玻璃窗所營造的天堂幻覺;還是走進富麗、具戲劇性的巴洛克式教堂,讓人們走進去時相信天堂就般富庶美好,讓人暫時會忘去現實的貧苦及生命的憂傷,寄託未來……宗教神聖空間形式的營造,總是因應著當時的時代背景,人們的心靈需求而創造出不同的型式。

其實,無論是東西方,任何的宗教對於神聖空間的營造總是不遺餘力。以現代人的說法,這是屬於「空間心理學」的部分,運用空間帶給人們的感受而創造設計。
舉例來說,只要是有參加過靈鷲山水陸法會,進過水陸內壇的人,無不被其中莊嚴攝受的氛圍感動而心生法喜;心道師父是有名的「拆除大隊隊長」,前期布置時要是有一點點不對,就算只是些微的色差,即使明天水陸法會就要開始,一聲「拆!」全部都要重來,足以見之「宗教神聖空間」的氛圍營造,是多麼的重要。

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當自己有信仰的神祇,自己的內心就已經有了一方小小的聖地;就算只是一方小小壇城,也是心靈所在的依托。而踏入刻意營造的宗教神聖空間時,無論它是圓頂、尖拱、還是狂熱的變形,往往會覺得與自己的信仰神祇最為接近,是被庇佑而且安全的。

台長: 清夏
人氣(20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公開發表 |
此分類下一篇:悠悠龜山島
此分類上一篇:跳躍花鼓大部情:全國文藝季的成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