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國家風景區系列報導之伍 茂林國家風景區 陳 添 茂 民國九十年十月二日成立「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茂林國家風景區橫跨高雄縣桃源鄉、六龜鄉、茂林鄉及屏東縣三地門鄉、露臺鄉、馬家鄉六個鄉鎮之部分行政區域。總面積為五九、○○○公頃,風景區呈南北狹長狀,北部山區屬於阿里山山脈與玉山山脈,中、南部山區則屬中央山脈,為東高西低的地形,境內主要三大河川荖濃溪、濁口溪、隘遼溪,均為高屏溪之支流,由於河谷陡峭,形成曲流、環流丘、瀑布等自然風光,另有布農族、平埔、鄒、魯凱、排灣族五族特有的原住民文化,素為南部極為優越原住民文化特色豐富多采多樣性的踏青旅遊的好去處。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依自然、人文特性,妥善規劃區內多樣化之縱谷、瀑布、環丘等自然景觀資源,另結合人文的原住民的各種祭典、儀式、服飾、圖騰、編織、雕刻……等等,多樣性的民俗活動,豐富了茂林風景區的人文背景,值得您做賞景、登山、健行、溯溪、戲水、賞鳥、嘗蝶、觀察自然生態、研究人文歷史、及露營、溫泉浴、森林浴等休閒活動,值得您探古尋幽。 一、地形地質景觀 本地區系屬於中央山脈尾端西斜西山麓,屏東平原東側的丘陵地帶,海拔自230公尺上界至2700公尺,由西向北北東逐漸增高,濁口溪由東側貫穿全區。上流與各支流源於高山峻嶺,為縱谷地形多瀑布、峽谷,在茂林區內的濁口溪河床變廣,成為橫谷地形,形成我國曲流地形發育最發達的區域,在本區裡您可輕易的看出許多環流丘、曲流、圓形劇場段丘、新月形段丘等特殊的地形景觀。本地區地質屬於黏板地區,主要是由黏板岩組成,並夾雜黝黑色石英質砂岩或硬頁岩,地層則屬水長流層,出產的板岩一直被當地魯凱族用做建築材料。到處可以看到用這些石材蓋成的石板屋。 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本區多為陡峻的山坡地,開發不易,故有62.6%區域仍維持原始暖溫帶與亞熱帶山地闊葉林生態,本區發現的蝴蝶種類包括鳳蝶科、粉蝶科、斑蝶科、蛇目蝶科、蛺蝶科、小灰蝶科等,春夏時黃蝶、鳳蝶在林間、溪谷邊可看到她們成群起舞,冬天斑蝶到處越冬,在較深的山區成千上萬的蝶影遮蔽了整個天空。 鳥類方面,本區能看到的鳥類約有50種,多數為留鳥,但有些鳥類在冬天才從高海拔地區遷徙下來。難得是出雲山的藍腹鷴、多納村的林鵰、及在溪流石頭上擺尾的小剪尾、鉛色水鶇,都是稀奇保育類的珍貴鳥類,濁口溪及支流近年保育的觀念普及,溪裡的魚群也逐漸增多,其中不少為臺灣特有種。如馬口魚、曙首厚唇鯊。 三、情人谷瀑布(吐拔路) 位於茂林村南側之濁口溪畔,情人吊橋下的河床乾涸平坦,沙子柔細,是露營垂釣的好地方。由吊橋往南步行10分鐘到達情人瀑布,瀑布分五層沿著溪流而上,林相逐漸原始,濕度也漸高,空氣清涼舒服,藏在幽谷中絲帶般的瀑布讓你驚豔,走到瀑潭前,不自禁退去全身的裝備,沐浴在自然的洗禮中。 四、茂林谷(羅木斯) 茂林谷原名「羅木斯」,魯凱語為「美麗的山谷」。在濁口溪與支流木勝溪交會形成瀑布與藍水湖,循著木勝溪往上流行約60分鐘,可到茂林谷瀑布,沿途自然原始,溪流蜿蜒多姿,流水、鳥歌、蟲鳴,合奏一篇自然的交響樂章。茂林谷瀑布蓬勃壯景,瀑潭亦深不適合戲水,瀑布前有一座木造涼亭造型典雅,是觀賞瀑布休息的好處所。 五、多納村(撤谷塔忘) 多納村是茂林鄉處在最深山的村落,也是魯凱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部落。石板屋、石板雕刻,在此隨處可見,村民純樸和善是探訪魯凱文化最佳的地方。部落後下方在山間有一塊平坦的耕地,是村民種稻的田地,傳說中多納村是臺灣黑糯米的故鄉,黑糯米大概就是從這塊土地開始萌芽成長的。 六、多納溫泉(塔巴屋浪嗯) 從多納村前的叉路,行車約10分鐘可到達多納溫泉,多納溫泉為露天的天然浴地,水量豐富,泉質優良,遊客至此可享受輕鬆的泡湯之樂,此地的地形因地殼受到強烈的擠壓,而地層翻轉崩塌,形成了峽谷山崖景觀,是觀察地質很好的場所,同時也可在此露營。 七、龍頭山(巴魯嘟嘟) 龍頭山位於萬山村往多納村的途中,為典型的環流丘地形,濁口溪在此做了一個大轉彎,經歷長期的浸蝕,堆積作用,形成廣大平坦的沙地河床,是很好的露營地。河水在此因截流作用,把宛如龍脊的山丘分為兩段,狀似神龍吐珠,龍頭山因之得名。此處適合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 八、美雅谷(阿夏娜) 過了龍頭山不遠,你可以在路邊找到往美雅谷的路,美雅谷藏在濁口溪支流的美雅溪上,從停車場到美雅瀑布只需20分鐘,美雅瀑布為雙層的瀑布,上層細窄,下層寬廣,瀑布下面有一水潭,潭水清淨,景色怡人。 九、萬山岩雕 1978年,在高雄縣茂林鄉萬山舊部落發現的史前岩雕,相傳為魯凱族先民所留傳下來的生活紀錄。發現的三座岩雕中,以編列為「一號岩雕」最有藝術研究價值,鑿刻在上的圖像與符號最多,魯凱族後裔稱它為「孤巴察娥」,「二號岩雕」稱它為「周布里力」,「三號 岩雕」稱它為「沙勒奇勒峨」。這三座岩雕位在離茂林村約有九十公里遠的原始森林裡,從萬山村進去,距離並不遠,原住民只需半天的時間即可抵達,但因路程險峻,一般人約需三天才能到達,岩雕的刻紋流傳著浪漫的傳說,加上位處深山野林之中,更保留神秘莊嚴的景象。 十、魯凱文化 自清朝以來,魯凱族便和排灣族的拉瓦族及布曹爾亞族合稱「傀儡番」,茂林鄉的魯凱族歸為「下三社魯凱族」。目前魯凱族總人數約在八千人左右,分別分布在高雄縣茂林鄉、屏東縣露臺鄉與臺東縣大南鄉等三鄉境內山區。 傳說與神話 魯凱族的由來,流傳著許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又可愛的小姑娘。有一天,小姑娘的爸媽到田裡工作去,只留下小姑娘看家,屋後滿山遍野的百合花開得好漂亮,小姑娘想摘一朵花插在美麗的秀髮上。這時,花叢裡跑出一條百步蛇,開口說道:「跟我結婚吧,不然,我就把你咬死。」「我回家問爸媽好嗎?」小姑娘害怕轉就跑,一路上邊跑邊想:「怎麼辦」?人可以跟百步蛇結婚嗎?我該跟牠結婚呢?還是就讓牠把我咬死?百步蛇從屋後進到屋子裡來,竟變成了人!小姑娘和百步蛇結婚了,原以為牠是條百步蛇,結果是一個美男子。 天黑了,美男子又變回百步蛇,後來小姑娘生了許多小孩,每一個小孩都是細長的身材,任何樹都能爬上去,這便是百步蛇的後代,魯凱族人的祖先。 魯凱工藝 魯凱族的工藝,大多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目前在部落所看到的如陶壺、木碗、匏瓢、皮囊和編藍等都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用月桃的編織品,在沒有彈簧床的時代,月桃編織的月桃蓆,是家裡必備的日用品,也是魯凱族人一項獨特的手工藝品。而一般所看到的工藝木雕及木刻,則為魯凱男子見長,所雕之圖樣,以人物、百步蛇圖案,間雜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或浮雕於石板、石卓或石凳,是一項相當有特色的傳統工藝。 百步蛇圖騰,對魯凱族人而言,是一種祖靈的象徵,據傳魯凱族是百步蛇的後裔,因此對祖先懷抱著崇敬。 魯凱族的傳統服飾 魯凱族的服飾可分為日常及盛裝,而織布、珠工、刺繡是魯凱族最擅長的衣飾工藝,而其花紋圖案代表了階級的不同,如幾何圖形、蛇形、人形等圖案,只有頭目才有資格繡上,一般平民若要繡上圖形,須給頭目看過允許了才可,可惜現在受到平地的影響,只有在慶典時才看到美麗的服飾。 傳統住屋 魯凱族的傳統住屋是相當具有山地文化的「石板屋」,其所用的石材,係以當地出產之黑灰板岩和頁岩,先經簡易加工後成為趨於規則片狀之石板,然後堆砌而成具有民族特色之住屋。 豐年祭 每年國曆八月十五日所舉行的豐年祭是魯凱族最重要的農耕禮儀祭典,其主要的意義為每年農作物收成後,山中各部落的居民會舉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來祈求感謝上天帶來農作物豐收,並順道祈求上天賜與平安,是屬於一種綜合性的祭典。如果你有興趣參加原住民慶典,趕快撥電話洽詢茂林鄉公所:(07)680-1104。 魯凱文物館 茂林國小魯凱族文物館,是全國第一座魯凱族文物館,其外形為石板屋,內部陳列有刺繡、針織作品、甕、百步蛇相關飾物,立意在傳承魯凱文化。到茂林旅遊,別忘了先到文物館參觀,瞭解一下魯凱族的文化,可增加一點旅遊的趣味。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早上8:00~下午4:00,機關團體學校參觀,請先行文至茂林國小,電話:(07)680-1043。 ※交通資料 從高速公路下楠梓交流道,循188縣道東行可抵茂林。 高雄客運公司週休二日開闢休閒旅遊專車,有意參加請洽高雄縣政府觀光局:(07)747-7611~~200 高雄客運業務課:(07)746-2141~~36 ※旅遊諮詢 高雄縣政府網址:http://w.w.w.ksog.gow.tw. 茂林風景區管理所:(07)680-1488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07)626-2620 鳳山市農會茂林分會:(07)680-1115 註:情人谷瀑布等後面括弧內為原住民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