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痛苦中度過。原因是痛風發作。
昨天早上就覺得右腳阿基里斯腱下面有「緊實感」,些微疼痛。知道可能是痛風前兆,所以就一直喝水,吃了一顆秋水仙鹹。(到下班前喝了二千cc以上。)
誰知道過了中午痛風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痛。所以下午又吃了一顆關節炎的止痛藥。
但回到家後,尤其吃完晚飯之後,每況愈下,越痛越厲害...只好又吃了一顆秋水仙且吃了一顆長效性止痛藥。(早上那顆怎麼沒效用呢?)
到了晚上十二點,我還在床上痛得手足無措...已經不太能走路了...一直賴到快凌晨一點多,實在無法睡,只好又起床跛著腳撐去書房,找到另一種關節炎用藥吃。一直到凌晨兩點才慢慢緩解疼痛。
每次痛風大都是自己貪吃,控制不住吃了不該吃的東西,例如雞湯、內臟,海產...但這回痛風是在做完大腸鏡的隔日,做大腸鏡前需斷食兩天,且大量喝水...不可能吃了高普林的食物呀!到底痛從何來?我百思不得其解!
會不會是挨了兩天餓做完大腸鏡那天下午,吃了一盤鱔魚麵、四塊臭豆腐、三塊炸雞造成?
於是上網查了鱔魚的普林含量,竟然才90左右,何況我才吃了四小塊。雞肉普林比牛肉和豬肉高些,但也只是中普林食物,大約130至140?更別說臭豆腐了。只是這些食物就引起痛風嗎?不可能!那我豈不是要從年頭要痛到年尾了?
會不會是瀉藥造成的?但吃瀉藥後不是大量灌水嗎?怎麼會缺水?吃完第一次瀉藥要在四小時內喝下二千cc水,第二天早上還灌了一千cc,然後就滴水不進等到做鏡檢...腸子裡什麼都沒有,絕不會是吃了高普林食物造成。可是真是想不通呀!會不會是因為瀉藥造成了大腸失去吸水功能,讓血液缺水份,血液濃度快速升高,造成尿酸快速累積結晶?或是做完大腸鏡後一下吃太快太多食物,急速吸收造成普林無法代謝...
痛風其實是一種代謝和免疫失調的疾病,正確的名稱叫「高尿酸血症」。是由於腎臟無法及時把消化進入血液中的普林(嘌呤)形成的尿酸有效地藉由尿液排出體外,以至血液濃度提升,血中的尿酸形成針狀結晶在關節(手腳)附近的血管中滯留累積和產生刺痛感,嚴重時會形成石膏狀的固體(結石)。而這些結晶會被我們的免疫系統誤判為侵入血液中的「微生物」,所以驅動「噬中性白血球」的免疫反應,大量細胞分裂釋放入血液中,聚集在患處對其攻擊。進一步變成發炎現象...
據說國人有大約三成都有高血脂問題,只是沒發作過痛風的人不知道自己血液的尿酸值已接近臨界點?痛風真的太痛苦了!那痛嚴重時只有腳骨折的當下可比,就是那種呼爹喊娘也沒用,生不如死無可逃避的折磨。
根據聯合國公布最有效的痛風預防藥是秋水仙鹼。秋水仙鹹其實是劇毒,它的作用是會阻斷我們的白血球細胞分裂的過程(紡綞體的有絲分裂),使白血球不會大量產生,所以就能緩解自體免疫的傷害,減輕患處的發炎和疼痛。但秋水仙會造成大腸無法正常吸收水份,所以會有腹瀉的副作用,服用的劑量必須控制在不傷害人體的範圍內。所以在痛風發作前服用秋水仙鹹效果較好,等發作了才服用也只能阻止其惡化,還是要忍受當下已經發生的疼痛。
秋水仙並無法止痛,止痛還是要靠止痛藥。以前的人不知道痛風的作用和根源,只知用止痛藥強壓住疼痛,結果就是患處的尿酸結晶不斷累積,最後結成「痛風石」,積累在關節處,造成關節變形或活動受阻,嚴重時關節變形硬化形成永久性傷害,最後甚至被卡死...
其實血管就像水管一樣,如果水裡有砂石,特別容易在水管轉彎處洎澱或停滯,這就是痛風好發在關節的原因,因為關節就是血管的轉彎處。
其實高尿酸血症最厲害和最危險的不是關節痛風的痛苦,其潛在更大的危險是會造成心臟或腦血管的病變,比如造成中風或和血管有關的心臟病...如果長期處在高尿酸血的狀態,等於是埋下了不知道何時會爆發的定時炸彈...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無論如何,我雖然被痛風折磨到了半夜二點多,也許是秋水仙减終於發生作用,今早醒來總算症狀緩解不那麼痛了。現在只能大量喝水,快把血液「稀釋」,快快把多餘的尿酸排出體外(讓尿酸被尿液帶走)。希望不必再吃第三顆秋水仙鹼,因為我可不想被秋水仙害得跑去廁所抱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