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類也是高普林食物,常被忽略。
什麼是痛風?首先請讀這首詩:
【痛風】
聽說痛像一陣風
來匆匆,去也會匆匆
所以我們不要一再去複習
逝去的痛
聽說風一吹,就會痛
所以叫痛風
痛的不在風裡
是在午夜夢回的時候
午夜夢回的時候不止有痛
也會有最難忘的快樂
因為痛所以讓我們記得
那些已經入骨的
愛
感謝我們有愛,所以才痛。
當然,這是我痛風發作後的自我調侃之作。但是痛風名稱的由來真的是因為發作時,連一陣風吹來都會痛得唉唉叫,如果急性痛風一來,站坐都痛更別說走路了,如果是晚上,足以讓你徹夜悔過無法入睡(後悔愛吃),可見有多痛。
其實痛風的正確名稱是「高尿酸血症」,為什麼痛風會那麼痛,原來是痛風是一種代謝不良的毛病,因為身體排放尿酸的機能不良,造成血液中累積的尿酸濃度過高,超過飽和度而形成「針狀」結晶(所以如刺在關節腔中),在血管末端如手指,腳趾,腳踝關節或膝關節處累積,造成疼痛。如果長期治標不治本(例如只吃止痛藥止痛),很可能因為針狀的尿酸結晶累積,長期在患處累積形成石膏狀,最後硬化附著在患處,造成關節活動機能障害。關節變形或無法去除的硬塊(痛風石)。
痛風一般分成兩種,急性和慢性痛風。不管是急性或慢性都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只是發作時的嚴重程度差異。尿酸大部份來自我們身體正常代謝,即使節制飲食最多也只不過控制五分之一的食物尿酸產生。所以,最根本的預防是平時多喝水,促進排尿(加快體內水循環),降低血液尿酸濃度。另一方面減少攝取會形成尿酸的食物,也就是一般常說的少吃高普林(嘌呤)的食物,因為食物中的普林就是尿酸的前身(經過消化作用代謝形成尿酸)。
高普林食物有那些:主要是海產類(尤其有殼海產如貝類、蝦蟹、蚵仔)、內臟類(尤其是肝、心、脾)、和長時間燉煮的湯醬(如雞精、雞湯、大骨湯)。但有些食物是痛風容易疏忽的易引發痛風食物:如竹筍、蘆筍、紫菜、菇類、黃豆及豆製品和酒精(啤酒)。
因為自己患了痛風,所以對於治療痛風有些經驗,就是所謂久病成良醫吧?(苦笑)
一般痛風去看病,醫生會開給你秋水仙鹼片和止痛藥。頂多再加一顆消炎藥。秋水仙鹹是一種劇毒,吃了會造成大腸無法正常吸水嚴重腹瀉。但卻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治療急性痛風最有效的用藥,而且在急性發作時最為有效,所以使用秋水仙錠,每日劑量必須要受限不可超量。它的主要作用是會阻止「嗜中性白血球」(我們體內有三種白血球)紡綞體的形成,也就是減少因白血球過敏引起的發炎反應,讓你的血液免疫機制中的白血球不致過度分裂往患部集結,來對付(包覆)血液中形成的針狀異物(尿酸結晶),以避免使結晶因而形成更大體積的石膏狀團塊。有機會能被流動的血液再度帶走排出體外。
另外有一種治療慢性痛風的藥Benzbromarone(治風錠),是以另一種酸「代位」阻止腎臟裡的尿酸被吸收進入血液的機會,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不致升高。對於慢性高尿酸血症有降低尿酸的功效。但長期服用這些預防的用藥要注意其副作用,例如肝功能異常或對腎造成結石的危害,所以必須定期抽血檢查,以防萬一。
我是個馬拉松跑者,曾聽過有人問:有痛風的人能運動嗎?運動會不會讓痛風更嚴重?
我也曾請教過醫生這個問題,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看法。依我的經驗,整理歸結出一個結論:
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多喝水,多排汗可以降低血液中尿酸濃度。但劇烈運動之後(例如馬拉松或長時間激烈運動)肌肉蛋白質代謝產生的乳酸會升高血液酸度,如果因為劇烈運動後饑餓,大量攝取蛋白質食物尤其是內臟、海鮮和肉類,更容易引發痛風。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運動中和運動後都要補充足夠水份,攝取澱粉類(醣類)補充熱量,否則易引起痛風。此外,改善血液的酸鹼值也有益預防痛風,一般來說,肉類是酸性食物,蔬果是鹼性食物,但也有例外。吃水果時,水果越甜,吃進去就越酸。如果是酸的水果吃下肚則變鹼性。但血液中太多的維生素C也會造成酸血,有痛風的人也不可吃太甜的食物,茶雖利尿,單寧對身體不好,過量的糖會提高血液濃稠度。咖啡和紅酒雖算鹼性食物,但茶單寧和咖啡因也會造成腎臟負擔,妨礙排尿運作,紅酒的酒精也容易誘發痛風。
以上是我的經驗和所知,也許有些訛誤,還望有識之士指正。希望對於同樣被痛風纏身的病友有一些幫助。
更詳細的痛風需知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