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因為是口頭傳誦,因此經歷了秦始皇的文字浩劫之後乃能經魯(魯人申培)、齊(齊人轅固生)、韓(燕人韓嬰)、毛(趙人毛公),四家整理而成為最早的詩文集出現在漢代,即四家詩。四家詩可能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詩文集,但後來只有毛詩版的詩集得傳下來,毛詩序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詠歌之」。開宗明義就把詩的精神說得清清楚楚。
商周之時,詩經便是收錄當時十五國的詩歌,並經孔子修訂,分為風(里巷歌謠),雅,頌(朝廷郊廟樂歌之辭)三大部分,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詩歌集成經典之作。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也產生了一部經典之作〔楚辭〕。它是由後人(漢,劉向)整理,並雜以漢代民間仿作而成。
北詩到南楚辭,四言到長短句;由俚俗情感的隨口傳唱記錄,到神話,修辭和叶韻的進步(賦比興),是詩在內容上和修詞上的初次變革。
後來到了兩漢,音樂加入了,詩成為配樂的歌詞,樂府是詞和曲的結合,從此格外注重詩的聲韻之美,開始設立平仄的規則和要求,因此古詩和樂府最簡單的說就是古詩無法入樂歌唱,樂府則有專用的配曲。漢雖以賦為主流,但詩自此也打開了視和聽結合的藝術創作之路。
到了唐朝,更進一步把律詩定型,絕句則是由古詩時期傳下,也在唐朝被以半律的型式定調。由於定出了詩的遊戲規則,文人有了制式的律調可循,古詩轉變成為以律詩和絕句為主流的近體詩時代,在唐朝發揚光大。
宋詞和元曲其實都是起源於「曲子詞」只是為了區別才有了宋詞和元曲之分。詞又稱為「詩餘」,意思就是詩之餘的作品,其實是從隋朝就有流傳下來的,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可見詞的叶韻和規則是比較鬆散不嚴格的,但因為有樂曲配合而易流傳和動人。
一直到了民國西風東漸,「五四運動」興起,由胡適主導的白話文運動寫出了第一本白話詩《嚐試集》,終於才肇始了新詩的紀元。
由於白話文運動是由一群國外留學的文人主導,白話詩字裡行間頗多引入了西洋文學的元素和習氣、也使用了倒裝句甚至文法,因此引起了傳統詩學者的不滿,後來才會有了紀弦領導起始的現代派和藍星詩社為主的「橫的移植」和「縱的繼承」之詩論爭。往後現代派又傳續到了迄今仍屹立追求現代詩藝術和技巧的追求,如創世紀詩社…等諸詩家,縱的繼承則仍有葡萄園、乾坤詩社…等的續航。
新詩隨著國民政府帶進了台灣,但其時台灣本土其實也有一股日治時期明清傳承下來的漢學詩社和受日治教育而用日語創作或擅日本俳句創作的文人雅士持續結社從事詩創作,但這些人由於受到了語言和後來國民政府強勢政治因素的干擾,除少數加入現代派之外,多半因使用語言的障礙或不被新政權接受而中途放棄,但也有許多努力不懈的前輩,如桓夫、詹冰、巫永福、張彥勳、陳秀喜、黃騰輝、杜潘芳格、李篤恭、何瑞雄、葉笛、羅浪、黃靈芝等橫跨語言的障礙重新投入詩的耕耘,最後形成了以本土為主體的笠詩社和台灣現代詩社諸詩家。
自此台灣的詩社集結成了三個大山頭,以創世紀為首學院派為輔的以現代派精神為詩追求的純文學藝術詩寫;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學,主張明朗的葡萄園系;統合台灣在地以本土主義為旗幟的笠詩社系。此外各地都有因文學共同理念或興趣或共同意旨或地域關係而結社創作的詩社。
台灣的詩壇,不管是主張橫的移植以紀弦的現代派為源頭;或是主張縱的繼承的從覃子豪等起始,從龍族到如今五十多年的詩傳承和創新;詩創作社群由紙本詩刊為主的詩社而到部落格文化到推特和臉書的詩社團集結,順應文藝形態革命而顯得更快捷但短暫脆弱,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也直接影響了部份寫作的習性和文章篇幅,長篇文學最後極有可能通通會被收進圖書館和科技時代雲端的抽屜裡,幸好詩創作一直是以三四十行以內為大宗,在速食的資訊時代仍有其便利性和媒體傳播的方便優勢,因此在日新月異的通訊時代能否繼續開展或會隨之萎縮尚很難下定論?但愛好文學和詩的一群人永遠不會因科技而消失,所以一定也會有人乘著科技的翅膀,把詩的月光灑向多彩繽紛的4G傳播文化世界。
註:本文刊於野薑花詩集季刊第14期104年六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