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路,反正也忘了那裡來的。
東西文化的源起和差異
「即使你很有才華,也應該藏拙吧!」
只是一個也寫詩但不熟的文友在公開的線上相遇,隨手key-out的玩笑(真心?)話,原因是我貼了幾篇短篇,喊話叫大家來看。
這句話基本上是矛盾的。如果有才華,就不「拙」。拙了才要藏。有才華不能顯露嗎?那不叫謙虛,叫虛假。話又說回來,藏拙是為了什麼呢?
我有才華嗎?只是幾篇短篇小說而已,何況對方與我不相識,更不知道我有什麼底細。我也沒有大吹大擂說自己…很行?
寫了小說,既不是發洩,就是創作,希望與人分享的文字作品,在網路上無償主動推銷,這樣算不算炫耀?
這使我思考起更大的課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儒教要人謙遜,內歛。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是寛厚之人。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多話是敗筆,易招忌?)
「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言謙退致其恭敬,以存其位者也。言由恭德,保其祿位也。(謙遜才能明哲保身保地位?)
所以,有德者應自重,有才者應歛其光芒,才不會招來禍端…。
這使我想起「葉問」裡那個英國拳王說的話:這是什麼屁話…打贏的人要向打輸的人道歉?這就是你們可笑的傳統?…」
當然,戲裡是把外國人詮釋成不懂禮儀的野蠻殖民者,站在理虧的一方,但實際上西方文化的確是「勝者為王」,不同情弱者,群眾站在贏的那一方。
我學的是企管,西方的管理制度講的是效率,不計人情。公司是營利單位,誰行就用誰!對事不對人,如果你有通天本領,儘管大碗大碗地夾去配。如果你不行被取代?請拿著遣散費離開,自己沒能力?活該!
所以即使李小龍的「死亡遊戲」把白人打得鼻青臉腫,當時中國功夫還是成為歐美的風靡流行。怎沒人打著民族主義的大旗或「白種人的負擔」的口號去抵制這黃種人自瀆的影片?因為他們以為「中國功夫」真是厲害啊!
所以西方的精神是積極進取的,主動出擊以保持優勢。企業組織以自由競爭來汰換不良的保守和停滯,因此科學工商成績成果可觀。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是「中國崛起」的時代,中國人口眾多,不用多久,中國才是世界經濟文化的霸主…。?
記得台灣也有一段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的黃金十年歲月吧?大家也看到了日本也有「第一」的財經泡沫嗎?…中國是在堀起沒錯,但文化卻遠不如台灣;人民是在變富裕中沒錯(是兩極化還是均富?),工業、都市是在進步沒錯,那環保和污染呢?民主的進步有沒有跟進?
有人說儒家是君王之家,它的一切理論都是以君主治理為主,老百姓乖乖地國家才好治理。不止是儒家,理家法家道德家連合縱橫家那一家不是在為君主立言?
「管子」也說:管理百姓要像放牧牛羊,只要百姓衣食足了,就不會危及在上者的治權。(管子牧民篇)
其實這些學者的論述也是理所當然的文化產物。中國人口那麼多,社會秩序如何維持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因此才會有諸多行家著述和出來喊話。因此這些論述的視角都集中在有治權的君主,理所當然地尊王。「覆巢之下無完卵」,「犠牲小我完成大我」,「移笑作終」…這些不正是告訴我們:團體才是主角,必要時個人可以犠牲嗎?
但西方著重的是個人主義,人權和法人(政府)一樣大,如果不是要利益人民,每個人都有權出來反對並爭取!生存、免於恐懼、不妨害他人去享受自由和追求個人幸福,有誰能說不行呢?
話扯得遠了,我雖沒有才華,但我不是魯迅筆下的阿Q,只是個愛現的寫手,也不是個謙謙君子,那麼,貼幾篇小小說來娛樂大家,叫大家來瞧一瞧,總可以吧?呵呵…
延伸閱讀
阿Q正傳及其帶來的省思:http://mypaper.pchome.com.tw/lovefactor/post/1296997007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