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3 11:37:58| 人氣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有理想的大學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有理想的大學嗎?

最近輿論探討台灣年輕人的英文程度頗差,台灣2011多益平均分數落後南韓84分;2010年全球托福平均成績,台灣在亞洲30排名倒數第10,加上年輕人出國留學人數逐年遞減,未來國際人才的培養值得堪慮。

我在大學有時也教授英文,開學第一堂課以國中英文的文法考10題,全班幾乎全軍覆沒。大學生的英文程度普遍欠佳,主要在其小學到高中的階段,沒有打好基礎,怎能奢望大學每週兩小時的英文課,大學生英文就能學得好呢?同樣,國際觀也不遑多讓,去年,我放映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與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照片,99%的同學都不認識。年輕人進入大學之前的黃金階段,有許多原本可以奠定良好學習基礎的機會或培養⋯⋯渴望求知的態度,試問是否都虛度了?

想起,去年暑假,散步於某大學的校園裡,看見近百位中年男女,帶著眷屬,在草地上歡樂地開著Party,原來是某系某年班的校友,慶祝著畢業四十年的團聚。在此一溫馨的畫面或許可以得到一種微妙的啟示:大學的偉大即在此,何需要僵化與制式的大學評鑑或排名。同時,我們不禁要問,又有多少大學的畢業生,未曾想過要回到母校重溫舊夢,大學又給了他們甚麼回憶或情感?

台灣的大學如果過分功利化,不僅不是大學評鑑的項目,又如何期待學子能耳濡目染,將來成為才德兼備的人才呢?想起北大蔡元培校長曾說:「私德不修,禍及社會」,他於1918年創立「進德會」,全校師生紛紛響應與加入。今天,面對大學的校風不振、經營不善或追逐功利,不禁要問:台灣的大學,還有第二個蔡元培嗎?

理想的大學,應是追求知識與真理的殿堂,是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與浪漫主義,讓學生追求理想與築夢之地,學生有熱情與品德,教授有風範與尊嚴,然而,在台灣,這種理想的大學在哪裡?

高教工會九月公布,針對備受爭議的高教評鑑制度、進行問卷調查,而在受訪的700位大專教師當中,超過八成都認為目前的評鑑制度、對提升教學品質毫無幫助,而且評鑑委員不但主觀、也缺乏專業,他們給評鑑打的分數只有24分。大學評鑑與學校的招生、教授的升等、續聘與積點息息相關,已經到了畸形的地步。

每個大學為了應付大學評鑑,早在一兩年前全校就總動員,耗盡各種資源與經費,來準備與美化各種資料與簡報,甚至還有造假或灌水的傳聞;學生們要背誦各式標準答案,好回答評鑑委員的抽問。大學深層的問題或校風不彰,評鑑委員怎麼知道?就算知道了,委員又能如何?被評鑑大學的好與壞,評鑑結束之後,其實又與評鑑委員何干。對於評鑑的工作,大學教授疲於準備,怎麼還有餘力去熱心教學,與關懷學生呢?

對照公立學校老師的優遇,少子化造成私校老師因「責任制」或「配額制」,而有過勞之現象。一位私立高職的老師說,每一位老師要負責一所國中,責任配額一年要招20名學生,壓力很大,甚至關係到續聘與否。國中、高中與大學遂形成特殊的「供應鏈」關係,互為策略合作夥伴。為了生存發展,高中職對國中,大學對高中職,針對招生來源學校的老師,只要鼓勵應屆畢業生報考,就會獲得某種「獎勵」,成為一種誘因。

很多大學為評鑑或招生,紛紛祭出「積點」考核辦法,到高中職招生宣導一次,就獲得績點幾分,去拜訪高中職的老師可獲幾分,為拼招生,教授活像個超級業務員。教授平時輔導學生,每一次與學生見面談話,要填記錄表,記載時間、地點、姓名、約談內容等。上述所有「積點」的事證,還要有照相佐證。如果以後在大學的校園裡,看到教授們,人人胸前掛著一台照相機,隨時為了要拼業績、拼「積點」,隨時要照相存證,這種景象,算不算台灣的另類奇蹟。

 

文章作者:謝國榮教授

目前任職:高苑科技大學

(寫於2012.10)

台長: 天然新聞報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