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8 12:29:25| 人氣5,0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長紀錄)妞妞的成長痛@病毒感染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妞比的好朋友都知道
妞妞在上個月因病毒感染而生病了
這次妞的病讓妞爸媽第一次在半夜2點到彰基的兒童醫院掛急診~~
由於這次病徵不同於以往的感冒或是其他過敏、病毒感染
妞媽想藉由這次妞的經驗
和大家分享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
順便也讓大家認識一下"川崎氏症"~~~
(備註:妞妞這次不是得到川崎氏症.....)
 
晚上睡前還在跟比比活蹦亂跳
絲毫沒有不舒服的症狀
到了晚上半夜1點多~~
妞媽發現妞妞睡得不安穩
翻來覆去似乎無法熟睡~~
後來漸漸發現妞妞的體溫逐漸升高~~
妞媽幫妞妞稍微鬆開衣領試圖散熱
但已經開始發覺妞的體溫已經異常的升高中~~
 
妞媽不放心、無法入睡
決定觀察個半個小時!!
妞妞開始有身體癢以及微燒的狀況
經過一個小時候~~
體溫迅速攀升~~
 
妞妞既沒有咳嗽也沒有流鼻水的徵兆
身體出現的"花花"的紅疹子~
既不像是過敏也不像是感冒!
妞爸媽決定~~~~在低溫的凌晨2點多....送妞妞掛急診
 

 
 

 到了急診室
醫生看完之後診斷是"蕁麻疹",加上有點喉嚨紅紅的~~
判定是有點病毒感染~~
給了藥之後~~
出了診間,妞妞便在妞爸身上吐了一大口~~
妞媽研判應該是發燒的原因~
回到家,塞了一顆退燒塞劑
妞媽不放心,想說等到妞妞燒退之後才入睡~~
還好這堅持,因為過了將近半個多小時
妞妞遲遲未出汗(正常曾該會約20分鐘左右開始流汗)
妞媽幫妞妞換尿布時驚覺
那塞劑~~完好如初的被"推"了出來~~
只好再將"它"送回去囉~
妞媽繼續等~~終於等到妞妞退燒
時間也即將5點了~~
 
天亮之後
妞妞的身上疹子似乎沒有好轉
妞媽繼續轉診另外一家熟悉的兒科
但是醫生給的答覆卻是因為妞妞穿得太多、洗澡水太熱~~
妞媽自己真的無法放心就這麼讓妞妞服藥
單純的皮膚癢、或是食物過敏應該不會發燒才對~~
但是~~要是病毒感染,全身佈滿疹子還會發癢
這真的是妞媽第一次遇到~~
 
原本打算要前往皮膚科看診
但是在跟妞爸討論之後
決定南下回高雄一趟
找我們的好朋友~~國軍802醫院的劉道遠醫師
 
 
 

 
 
 
 
劉醫師細心的為妞妞診斷之後
因為妞妞的症狀似乎不那麼典型
需要時間的觀察
初步先做症狀治療
給予肌肉針先讓皮膚癢的症狀緩和下來~
再給予針對發燒的部份給予口服藥和塞劑~~
除此之後
妞妞之後的輕微嘔吐現象
可能是因為發燒的原因
所以在服藥的技巧方面
劉醫師建議"飯前"服藥較為恰當~~
 
果真這一針含有抗組織胺和抗生素"成分的肌肉針一打
妞妞便不再像猴子抓癢了~~
塞劑的效用發揮
燒退了~~人也輕鬆多了!!
只是~~真正的病因、病名卻無法確定
(可以看得出來臉紅的症狀還在)
 
 
 
 
 
妞媽定時讓妞妞服藥,也持續紀錄妞的體溫和病症
也不斷的利用電話和劉醫師保持聯繫、請教
因為妞妞的發燒情況還是持續起伏著
塞劑的使用頻率,也是從妞妞出生以來
第一次這麼多次的~~
所以劉醫師也向妞媽提起另外一種對一般人或許較為陌生的病名"川崎氏症"
(文末有詳細的介紹)
因為妞妞的幾項徵狀有點類似~~
劉醫師提及這種病需要5天的觀察時間
(這5天,妞媽可以說是"挫著等")
也必須符合5種的病兆:
 
 
1.手腳常出現紅腫的現象,仔細觀察常可以看到手腳的末稍有變紅且發脹。
2.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和軀幹部位會出現如:蕁麻疹、紅疹、丘疹、多形性紅斑)。
3.兩眼的結膜會充血,但是沒有分泌物。
4.嘴唇乾裂、泛紅、草莓舌;咽喉的黏膜也有泛紅現象。
5.頸部的淋巴腺腫大(約1.5公分大小)。
 
 
因為這種"川崎氏症"會直接攻擊心臟~~
所以妞媽一整個就是心慌意亂囉~~
妞媽親戚正好有位是美麗的小兒科醫師"何醫師"(妞姨丈的親姊姊)
妞媽寄了幾張妞妞照片給何醫師
 
(何醫師和比比)
 


 
 
 
從照片中發現,妞妞並沒有所謂的"草莓舌、兔子眼"~~
但是這時候才進入第4天~~

 
 
 
 
 
 
身上的紅疹有緩慢消退中~
 
 
 
 
 
 
四肢末梢並沒有腫大~~

 
 
 
 
 但是皮膚的顏色還是明顯的不正常~~

 
 
 
再加上妞媽在電話上口述的細節
何醫師初步排除"川崎氏症"的可能性~~
但是,仍然有機會是"非典型性"的川崎氏症
這還是需要時間觀察
尤其是發燒的情況是否舒緩~~
川崎氏症唯有透過心臟超音波才能確診
但是礙於需得5天的持續發燒
所以也無法急於一時做診療
 
當然,
在這段時間除了乖乖的服藥之外
妞妞的活動力和進食的狀況是最佳的指標~~
只要是活動力好
何醫師和劉醫師都表示不用太過於擔心~~
 
 
矮油~~
當媽的怎麼會不擔心
這一周妞妞生病
妞媽的體重再度創新低(生妞之前的體重ㄋㄟ~~)
當然
妞妞就在這一周內逐漸康復囉~
排除川崎氏症的可能性
也就是單純病毒感所引發的皮膚過敏現象
 
從這次經驗中,
妞媽也就多認識了這"川崎氏症"~~~
 
 
 
 
 
等待妞妞的皮膚恢復健康之後
妞媽發現妞妞身上好多抓痕
可見當下身體發癢得難受程度~~~好心疼
 

 
 
 
 
 
 
妞媽也再度謝謝劉道遠醫師
對於妞妞、比比和家人的照顧
細心、專業的視病如親態度
真的很難得也很少見~~
 
 
 
 
其次,更要謝謝美魔女何醫師
透過照片遠距離看診
還可以提供妞媽專業的諮詢服務
當天還是何醫師的生日
妞媽不斷的用電話叨擾卻忘記給予生日祝福~~
真的很拍寫!!!
 
妞媽只能說,
只要醫生多給病人一些同理心的建議
便是病人或是家人最佳的強心良藥
 
也謝謝妞外公、外婆臨危受命幫忙照顧比比
好讓妞爸媽專心照顧妞妞~~
這一次的經驗可算是孩子的必經成長痛
妞媽希望透過這篇文章
提供給身為爸媽的大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小新知~
育兒路上,大家辛苦也加油~~
 
 
 
 
 
 
延伸閱讀~
 

 
<<與感冒相似的川崎氏症>>      http://www.enfamama.com.tw/main/newtec/newtec225.htm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紀鑫

川崎氏症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尤其兩歲以下幼兒最多,佔全部病例一半。由於初期時和一般感冒症狀非常相像,很難區別診斷,所以若發現小孩發燒五天以上,全身或四肢出現皮膚疹,結膜充血、發紅、草莓舌、嘴唇紅腫乾裂等,就應做進一步檢查。

小杰今年兩歲,一個月前隨媽媽回越南探親,七天前回國後就一直發高燒,起初有輕微流鼻涕,陸陸續續去看了幾次醫生都沒有好轉。今天早晨小杰起床後就不能走路了,而且脖子因會痛而無法轉動,媽媽心急地趕緊帶小杰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小杰右邊脖子有個約2公分大小的腫塊,身上出現蕁麻疹樣的紅斑,腳指紅腫,媽媽以為是醫生給他吃藥過敏,經詢問發現,小杰一開始時,眼睛曾出現類似兔子的紅眼睛,嘴唇則像塗了口紅一樣的紅,醫師告訴媽媽小杰應是得了川崎氏症,需要住院治療……。

好發五歲以下幼兒

川崎氏症又叫做川崎病,或是「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是由日本川崎富作醫師於1961年首先報告一位特殊嬰兒的病例,患者持續高燒、眼結膜充血、嘴唇泛紅、乾裂、舌頭呈草莓狀、頸部淋巴腺腫大、手腳掌紅腫,到了1967年,共提出了50餘病例報告,此後各國學者也陸續有病例提出,遂將此病稱之為川崎氏症。

川崎氏症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其發生率每年每十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人口中約有50例左右,發生季節不一定,但夏天最多,男孩發生的機會比女孩多1.5倍,兩歲以下的寶寶占全部病例的一半,所以這是嬰幼兒相當重要的一個疾病。

引起川崎氏症的真正原因目前雖尚未被證實,有人認為川崎氏症的致病源,很可能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比較傾向是由一種病毒或細菌感染具有特定體質的病童,而由超抗原所引發的免疫發炎反應。所謂超級抗原是微生物的蛋白質或外毒素,直接作用於淋巴球或抗原呈現細胞,而引起過度激發的免疫反應。

常見的診斷依據

如果病童有突發性的高燒,持續五天以上,加上下列五項中,至少其中四項符合才可診斷:
1.手腳常出現紅腫的現象,仔細觀察常可以看到手腳的末稍有變紅且發脹。
2.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和軀幹部位會出現如:蕁麻疹、紅疹、丘疹、多形性紅斑)。
3.兩眼的結膜會充血,但是沒有分泌物。
4.嘴唇乾裂、泛紅、草莓舌;咽喉的黏膜也有泛紅現象。
5.頸部的淋巴腺腫大(約1.5公分大小)。
川崎氏症臨床上出現的先後依序為發燒、口腔黏膜變化、多形性皮膚紅疹、淋巴結病變、結膜炎及四肢變化,另外也要排除已知的類似疾病,例如猩紅熱、腺病毒感染等。

川崎氏症之所以可怕,在於它會侵犯全身的中小型血管,而引起血管炎的病變,在全身各器官組織造成明顯的臨床症狀,例如關節炎、無菌性腦膜炎、膿尿、膽囊水腫、腸道假性阻塞,BCG 接種部位紅腫及肛門部位脫皮(台灣地區尤其常見)。其中BCG 接種部位的反應,在一些新生兒常規必須接種卡介苗(BCG)的國家中,川崎氏症也會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接種部位的紅腫。

易引起心臟血管併發症

川崎氏症在急性期的所有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黏膜、皮膚、淋巴腺病變,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可怕的是其所引起的心臟血管併發症。台灣自民國67年以來,目前已累計超過5,000例,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點八。心臟血管系統侵犯,常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導致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

發病一至三週時(平均約十天)15~20%的川崎病患者,可能產生冠狀動脈瘤,危險因子包括男性、小於兩歲、貧血、白血球大於3萬、發炎指數較高、發燒超過二週、低白蛋白、心包膜積水等。冠狀動脈瘤約有八成會在一~二年內消失,特別是常見的直徑小於8mm的中小型冠狀動脈瘤。

至於直徑超過8mm以上的巨大冠狀動脈瘤,日後追蹤經常無法完全消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瘤破裂 。然而,本症被發現僅約四十年,這些病人長大成人後,有何長期的後遺症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靜脈注射合併阿斯匹靈治療

雖然川崎氏症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但在治療方面,自從靜脈免疫球蛋白引用之後,效果卻相當的突出,目前認同的治療方式,是高劑量單次注射靜脈免疫球蛋白(2 gm/Kg),合併阿斯匹靈(Aspirin)於急性期發燒時使用,用以退燒及減輕發炎反應,通常於急性期給予高劑量阿斯匹靈(80~100 mg/Kg/day),用以抗發炎與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而退燒後改以低劑量阿斯匹靈(3~5 mg/Kg/day)長期使用,持續到血小板及紅血球沉降速率回復正常。

在三個月內確定冠狀動脈正常,則考慮停藥,在發病十天內使用免疫球蛋白,可將冠狀動脈瘤之發生率降至2~5%,並將巨大冠狀動脈瘤之發生率降至1%,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若冠狀動脈瘤一直存在,則需持續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

患童需注意預防接種

因川崎氏症在初期時和一般的感冒症狀非常相像,很難加以區別診斷。川崎氏症並無專一的實驗室檢查,若小朋友已發燒五天以上,全身或四肢出現皮膚疹。結膜充血、發紅、草莓舌、嘴唇紅腫乾裂,常規血液檢查多有貧血、白血球增多及血小板增多現象,就應做進一步檢查。

因川崎氏症曾經接受高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孩子,之後的預防接種,對於活性疫苗(如水痘或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應於十一個月後方可接種。其他的不活性疫苗則不受影響。反過來說,如果接種了這四種疫苗以後,在兩星期之內,因川崎氏症注射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就需要再補打疫苗,超過兩星期以上的話就不需要補打。

(詳文請見2007年八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台長: 妞比的媽~妞比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