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很好奇,
那些天真的孩子,一直以為世界可以滿足他所有願望的孩子,
是如何,學會,各種界線?
和情緒的界線?
和欲望的界線?
和人的界線?
他們如何學會,在人我之間,欲望與愛之間,協調?
昨夜,女兒教會了我一些些。
♡♡
大概半年了。
以「只剩一年可以活」的精神原則,
我會在晚上,盡量陪孩子。
對於需要早起的兒子,在傍晚盡量陪他,然後時間到了,讓他能早早入睡,
對於能自然醒的女兒,則鬆一些,
儘管隔日自己要5點多就起床,也有陪她狂歡到深夜11點多的紀錄。
然而,這幾週,我的生命動力轉了,
從:珍惜與盡情,轉到:呵護與精神。
因此,昨夜,對於明早需早起工作,
我的心願,就是早睡了。
9點30,我發現,
外在情勢是:孩子們因為週五而興奮著,
而展爸,也精神很好地,玩著陪孩子玩著。
10點了,我收拾把明日工作坊要用的東西,
孩子們還各自在看書畫畫。
於是,我宣告:
今天我一個人去睡哥哥房間,你們在這裡繼續玩!
有任何人有意見嗎?
我特別用能量碰碰女兒,看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就到兒子房間睡了。
孩子們沒人有反應,就是展爸,跑來房間,摸摸我,道晚安。
我看幾頁書,很快就睡著了,
正要睡入沈睡時,女兒跑來了,
多年來當媽媽的本能,她一靠近產生對我的需求,我就醒來了。
即使睡意正沉,都能感受到,她都快哭了。
我明白她要什麼,
這女兒,在睡前,就是媽媽控,要有媽媽才行的。
我有一點睡得正熟,被冒犯的小不爽,
然而,當母親的慈愛,很快湧上來。
還湧上一小點害怕,那是感覺到女兒的表情,
有一些,在以前,會執拗大哭解離的徵兆。
慈愛與愛睏還是佔了上風,沒有被害怕叫醒。
我說:「旦旦,妳想念媽媽對不對? 來,上來,給我抱抱。」
其實,心中的下半句話是:「等妳夠了,就回爸爸那邊,才睡得舒服。」
可是,因為太睏了,下半句話沒說出口,就又睡著了。
於是,女兒窩在我手臂上,小小身體彎曲著,窩在我身體中,
兩人擠在單人床上,她的柔軟與芬芳,依然讓我很舒服。
窩了一會兒,展爸來了,他跟女兒做幾個確認,碰到她的執拗,就擱下她了。
我又入睡了,然而心中有聲音:
兩人擠在這裡好嗎? 上次擠成這樣,醒來後,手臂還扭到呢!
要不要我回去大房間陪她?
愛睏還是佔上風,我沒有行動,又睡著了。
所有的腦袋運作都無法行動,
我整個人,只剩下想睡和慈愛本能。
用慈愛來感觸女兒的身體,抱著她,
而我的想睡,讓我整個人,柔順到不行。
這時女兒翻身躺平,我感覺到,她也很想睡了。
於是,我說:「妳既然要睡,就睡到牆邊吧!免得半夜滾下床。」
她沒反應,我繼續睡。
一會兒,她發出小小痛苦的哀號,
這聲音,讓我又醒來一點點:
「旦旦,你想要跟媽媽在一起,可是又想要回到原來的床,是嗎?」
她悶哼了一聲,又安靜不動。
過一會兒,她說:「其實.....我也可以,回到那邊睡啦!」
我感覺到,她有一種,下定決心的安然。
於是,我說:「謝謝妳來。」摸她一下,就感覺到,她回到房間了。
在入睡前,我感受到愛。
♡♡
由於早睡,清晨,我很有精神醒來了,
在靜坐時,不禁回憶起女兒的樣子,心中暗自佩服。
想她昨夜,不也在各種慾望和愛之間,流轉嗎?
「想要睡在媽媽身邊,可是這裡不是自己要的?」
「想要睡在原來舒服的床,可是那裡沒有媽媽?」
「感受到媽媽的需要,要怎麼回應呢?」
在這三種驅力下,女兒如何做出決定呢?
「其實,....」是女兒願意為內在真實負責的發語詞。
她也許沒有覺察,然而,在我的理解裡,
她在那悶哼一聲的哀號裡,把痛苦釋放出來了。
與幼年的她不同的是,
她現在,擁有一個統整內在的班長,
這內在人格的班長,管理了內在各種聲音,好好地排出次序。
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是要到愛?
是安全感?
是熟悉?
是舒適?
是給出愛?
我想,這些項目,很難用理性排列出次序,
我比較會說,在我以慈愛等候,
又沒有平日清醒時,太快逼迫女兒思考的習性,
我一次次入睡,依然輕輕擁抱著她,
於是,她有個機會,在愛的環繞下,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就是,「轉化為一個愛的存有」
我會說,她在那段時間裡,
從一個有衝突慾望的小孩,感受到平靜與愛環繞了,
於是,她逐漸轉化為一個愛的存有。
這愛的存有,無分自己和媽媽了。
體貼媽媽雨愛自己,逐漸合一。
這愛的存有,不在意身體的距離,
因為,媽媽與她,在她意識擴展後,沒有太大分別。
而她意識到,這夜晚的外在現實,她有能力承受。
另一個房間,有熟悉的枕頭,棉被,還有爸爸和哥哥呢!
於是,她做了選擇。
那個「其實,我也可以.....」說的就是這個,
她覺察到自己的能力,或是,承受的寬度夠。
小女孩離開時,留給我許多愛,
那愛,不是她透過犧牲自己給我的體貼,
而是,她成為自己之後,自然散發的存在氛圍。
於是我自然地說了聲:「謝謝妳來。」
♡♡
透過一次又一次,這樣的小經驗,
我們的孩子,學會長成一個成熟的個體,
學會成為自己,從一個有慾望需求的小孩,轉化為一個愛的存有。
孩子,原來就是愛的存有,
只是,這愛的存有的能量質地,在身處於複雜的外在情境下,
如何有一個人格來呈現出來,則是成熟與長大的歷程。
而我的愛睏,不經意支持到她,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做出抉擇。
不禁讓我回想,過去的我,陪伴孩子,是否太積極或太急切了?
由於我愛睏,腦袋與行動之間,無法連結。
我能出去的行動,都是出乎本能了,
而我的本能,所連結到的,也是更內在的存有。
平時,那些頭腦裡會動來動去的,帶有控制意味的小小管教策略,都無法成形了。
只剩下,最本能的,我愛你,我想要輕輕擁抱妳,
妳過來也好,妳不過來也好。
太擠?
明天睡不好?
這些擔憂,都是未來的陰影,而不是當下的真實呀。
原來,一個更臨在的我,就能支持女兒,更臨在呢!
文章定位: